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蜀漢地處長江上游,對東吳有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水路極大的便利了糧草的運輸,戰國時期司馬錯伐楚即是從巴蜀順流直下的。在東吳無法滅亡蜀漢,且曹魏強、吳蜀弱的戰略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之前,東吳和蜀漢的“唇亡齒寒”是始終存在的。

    但是這種聯盟關係並不穩固,早期劉備和孫權湘水劃界,再到東吳襲取荊州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正是聯盟不穩固的體現。所以,東吳對於蜀漢的滅亡,並不一定有救援義務。只不過一旦蜀漢滅亡,曹魏即可水路並進襲取荊、揚,這對於東吳是十分不利的。從這個層面考慮,在蜀漢存亡之際,東吳採取的應對措施首先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

    第一,戰略性救援。在公元263年接到魏國伐蜀的訊息後,東吳做出了一些戰略上的牽制,如派老將丁奉統率各路援軍進軍壽春,透過增加對曹魏江淮一帶的軍事壓力,間接迫使曹魏的伐蜀大軍退軍,但效果十分有限,蜀漢滅亡後,丁奉即退軍。

    第二,搶佔要衝。前文已述,東吳對蜀漢並無救援的義務,更多的是擔心蜀漢滅亡後,曹魏透過蜀地來發動對東吳的戰爭。所以,在蜀漢滅亡時,東吳先後於263年、264年打著救援的名義攻打永安,但均被原蜀漢將領羅憲擊敗。東吳的這一舉動完全是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目的就是希望在曹魏完全平定蜀地前,搶先佔據水路要衝,以防將來曹魏從巴蜀一帶東出攻吳。

    綜上,東吳對蜀漢滅亡在某種程度上的“坐視不管”也就可以理解了。

  • 2 # 微史春秋

    蜀漢滅亡前後,吳國的態度是有變化的,先是出兵救援,後想趁機兼併蜀國

    一、出兵救蜀,但沒想到蜀漢敗亡太快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鄧艾等開始攻蜀國。

    秋,八月,軍發洛陽,大賚將士,陳師誓眾。

    面對曹魏大兵,蜀漢立刻開始軍事行動進行抵禦。

    漢人聞魏兵且至,乃遣廖化將兵詣沓中,為姜維繼援,張翼、董厥等詣陽安關口,為諸圍外助。

    此時吳國自然知道兩國發生大戰,但蜀漢沒有前來求援,也不好貿然出兵。

    直到十月份,蜀漢軍事行動不利,才向吳國求援。

    冬,十月,漢人告急於吳。甲申,吳主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壽春;將軍留平就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以救漢。

    吳國立刻進行部署,其中大將軍丁奉率大軍攻壽春,以分擔蜀國的壓力。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鄧艾搞奇襲,成都被圍,後主劉禪沒有選擇堅守而是很快投降。

    蜀漢滅亡,吳國只能退兵。

    吳人聞蜀已亡,乃罷丁奉等兵。

    《三國志·丁奉傳》也記載道:

    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為救蜀之勢。蜀亡,軍還。

    可見東吳是出兵救援的,但是沒有想到劉禪太不爭氣,很快投降。

    對於劉禪開城投降便是後人也是多是批評的。

    二、蜀國亡後,加之魏將鄧艾鍾會敗亡,吳國想兼併蜀國

    唇亡齒寒的道理吳國是知道的,但是蜀漢已亡,吳國能做的就是進行乘機奪取一些地盤,建立對魏的緩衝地帶。

    這其中重要的行動是攻打蜀漢巴東太守羅憲鎮守的永安。

    初,劉禪使巴東太守襄陽羅憲將兵二千人守永安,聞成都敗,吏民驚擾,憲斬稱成都亂者一人,百姓乃定……吳聞蜀敗,起兵西上,外託救援,內欲襲憲。

    羅憲怒罵吳國:“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背盟徼利,不義甚矣。且漢已亡,吳何得久?我寧能為吳降虜乎!”羅憲保城繕甲,準備抵抗。

    鄧艾鍾會滅蜀漢不久,兩人相繼敗亡,吳國更認為有可乘之機,想兼併蜀國。

    吳人聞鍾、鄧敗,百城無主,有兼蜀之志,而巴東固守,兵不得過,乃使撫軍步協率眾而西。

    羅憲受劉禪詔已經也降魏,在魏軍的支援下,打敗吳軍。

    吳主怒,復遣鎮軍陸抗等帥眾三萬人增憲之圍。

    最終羅憲被圍六個月,也司馬昭再度派人支援,“遣荊州刺史胡烈將步騎二萬攻西陵以救憲”,到了景元五年(264年),吳國才退兵。

    可見魏國攻蜀漢,吳國曾是派丁奉出兵壽春來圍魏救趙的,但是沒有想到蜀漢敗亡過速,救之不及。蜀國滅亡後吳國便想為自己打算,搶些地盤。魏國主將鄧艾鍾會相繼死後,吳國更以為有機可乘,大軍西進入蜀想趁機兼併,可是被蜀國大將羅憲給抵抗住了。

  • 3 # 聽海夜讀

    自三國鼎立以來,因魏國太強大,共同的利益使吳蜀走到一起,定下攻守同盟,以便共同應對強敵魏國。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63年,曹魏大舉攻蜀,蜀國危在旦夕。吳國是坐視不管嗎?不是,肯定要管的。因為吳國懂得“唇亡齒寒”這個道理!

    魏蜀吳三國自220年起成三國鼎立之勢

    當時吳國立即採取了對策:派丁奉進攻壽春,派施績增兵南郡,以圍魏救趙之計迫使魏軍回援。同時,派遣丁村、孫異率軍從水路增援蜀國。但由於山高路遠,又逆流而上,所以行動遲緩。而劉禪又是個軟骨頭,吳國援軍還在半路上時,劉禪只支撐了三個月就早早地投降了。

    不是吳國救援不給力,實在是蜀國這個豬隊友太不爭氣了。

    後主劉嬋

  • 4 # 阿呆夢話

    三國鼎立的局面,其實對於吳和蜀都是好事。維持這個局面,吳和蜀共同對抗曹魏,是個理想的狀態。只有在吳蜀聯盟的情況下,曹魏才無機可趁。

    但是,清楚這個戰略意義的人不多。

    孫權知道,劉備知道,諸葛亮知道。

    所以,他們一直竭力維持著吳蜀聯盟。這是個平衡點,是個基石,一但破壞,則吳、蜀皆亡。

    所以,孫權會將妹妹嫁給劉備,又想娶關羽的女兒為兒媳。

    但是,關羽等人不理解,呂蒙、陸遜不理解。他們的眼光只是一時之利,一時之痛快。

    關羽主動發起襄樊之戰,而不是聯盟互動,已經是個錯誤。由於前期太順利了,水淹七軍,達到了空前高潮,更是忘乎所以。居然忘記了,或者故意忽略了孫劉聯盟的重要性,縱容士兵搶了東吳的軍糧湘關米。

    孫權是無奈的。他為了孫劉聯盟,承受了很大壓力。允許劉備強佔半個荊州不還,嫁妹給劉備,被關羽罵成"犬父”…這一切他都忍了,為了大局利益,必須忍。

    但是,關羽搶了湘關米,這太打臉了。這是主權問題,是挑戰底線,無法忍受了。在東吳上下巨大壓力下,孫權也無法忍了。

    其實,陸遜的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對於東吳來說,並不是好事。表面上是一時痛快,後果卻是極端痛苦。事實也證明,這一舉動,徹底撕裂了孫劉聯盟,導致後來夷陵之戰的兩敗俱傷,讓曹魏集團漁翁得利。也直接導致後面蜀吳兩國的滅亡。

    總之,戰略大局利益很重要。一時的榮辱和痛快,破壞打局,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無論是關羽還是陸遜,其實都是罪人。

    如果孫劉聯盟穩固,三國曆史可能要改寫。中國歷史也會改寫。

  • 5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唇亡齒寒的道理,不用多講,在三國鼎立時期,東吳和蜀漢一直都是同盟,中間因關羽事件、劉備伐吳短暫沒有結盟。自諸葛亮主政時期一直到蜀漢滅亡,東吳和蜀漢的結盟從未斷過,期間諸葛亮和姜維多次北伐曹魏,東吳還配合一起出兵。在蜀國滅亡之際,東吳是坐視不理,還是出兵救援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從時間來看,公元263年8月,曹魏實際掌權者司馬昭派鄧艾、鍾會、諸葛緒三路滅蜀,共計十八萬兵力。在公元263年11月,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江油,在綿竹破諸葛瞻,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放棄抵抗,投降。歷時短短三個月,蜀漢滅亡,實出所有人的意料,隨著劉禪投降,其他地方的守軍也投降了。

    二、東吳在幹嘛。

    《三國志》記載“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別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後罷。”

    這裡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到公元263年10月,蜀國向東吳求援,而東吳也確實出兵救援了,只是劉禪降得太快,人家東吳還在路上,根本來不及救援。其實如果劉禪敢於抵抗,等到周邊的姜維和霍戈等回援,蜀漢不可能那麼滅亡(這是後話)。

    給我的感覺,公元263年司馬昭八月伐蜀之時,東吳肯定知曉,那為何到公元263年10月,才安排出兵救援,中間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東吳在幹嘛。可能覺得蜀漢滅亡不會那麼快,加上自己有長江天險和強大的水師可以自保,所以未能積極準備。至於蜀漢,能救之最好,救不了也無可奈何,這或許是吳國當時的真實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寧大腿復出無球可踢,靠預備隊比賽保持狀態,奧拉羅尤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