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
2 # 泥濘中的海豹
著名的輕機槍有:M249,MG3,95式,斯通納63A,M60,M240。K5 ,ZB26,DP27
有些機槍可以在輕重機槍之間轉換增加支架和子彈量就變成重機槍,這些機槍就是通用機槍,比如MG42,M1919,MG34
重機槍有:哈奇開斯,馬克西姆,M1917,德什卡,M2馬杜斯,89式
著名的輕機槍有:M249,MG3,95式,斯通納63A,M60,M240。K5 ,ZB26,DP27
有些機槍可以在輕重機槍之間轉換增加支架和子彈量就變成重機槍,這些機槍就是通用機槍,比如MG42,M1919,MG34
重機槍有:哈奇開斯,馬克西姆,M1917,德什卡,M2馬杜斯,89式
兔哥回答:機槍也就是能夠連續射擊的自動武器,通常習慣性的定義把口徑20毫米以下的稱為槍,超過20毫米口徑的稱為炮。現在的機槍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工藝、製作技術等都有了本質的提高,但總體原理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到目前為止,機槍從一戰、二戰後期的技術和現在依然屬於萬變不離其宗的狀態。這個也不奇怪,現在的槍械依然是火藥能原理的熱兵器,本質沒變。二是武器裝備的發展非常難,週期很長,一款步槍用一百年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所以說啊,從機槍的誕生或者說是技術成熟到現在的機槍都屬於現代機槍的範疇。武器裝備能用、好用、管用是最基本的原則,好使的就是先進的,武器裝備其實真的就這麼樸實無華。不信你把馬克沁老爺子發明的水冷重機槍拉出來和現在最好的機槍比比,馬克沁重機槍打幾千發子彈彈道效能不會有太大改變,現在的機槍能打到500發子彈槍管就會變成燒紅的鐵棍棍,子彈噼裡啪啦的往不遠處掉,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機槍不但要管用,還要好用,要方便攜帶,減重是槍械最基本的要求,優與劣只能尋求一種平衡,世上萬物沒有絕對的優與劣,機槍也是一樣。⬇️加特林機槍
(一)加特林重機槍;目前人們通常把馬克沁機槍稱為是現代機槍的鼻祖,其實加特林機槍要早於馬克沁機槍問世(加特林1861年誕生,馬克沁1883年誕生)。這兩款機槍和現在的機槍原理都有很多的區別,加特林機槍採用的是多槍管轉動發射原理,每一個槍管都有一個獨立的送彈上膛和擊發退殼機構,採用手動搖轉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加特林機槍的射速高的原因,當時射速達到了1200發,現在也達不到這個射速。當然射速太高對於步兵也不是好事,合適最好。加特林機槍有一個缺點,戰場上打紅了眼計程車兵通常是拿出吃奶的勁使勁搖手柄,這樣雖然射速快了,但當時的技術並不夠嚴謹,所以很容易就卡殼、卡彈、甚至是炸膛,所以馬克沁機槍出現後加特林機槍就黯然離場。但過了近一個世紀加特林機槍再次出現,根據加特林機槍原理,結合現代電動技術,加特林機槍原理被廣泛使用,並且是口徑從小口徑的步兵武器到大口徑的速射炮,成為現代機槍和機炮的主流裝備。雖然這些武器型號繁雜,但人們仍然習慣的叫它加特林機槍或者是加特林機關炮。例如,美國A-10攻擊機,密集陣、俄羅斯的AK-630等等都是加特林機槍原理。⬇️早期加特林機槍
(二)馬克沁重機槍;這是現代機槍的代表作,首次利用火藥氣體壓力使槍管後座實現上膛、射擊和退殼,為了解決機槍射擊時產生的槍管容易受熱而膨脹,導致子彈因膛壓不足而無法射擊目標的缺點採取了水冷式,馬克沁機槍的射速並不高,約650發/分鐘,但優勢在於連續射擊時間很長。馬克沁機槍即便是現在也是連續射擊時間最長的記錄保持者,無法超越。馬克沁機槍也是參加一戰,二戰,以及二戰後多場戰爭。最出名的是一戰時期的索姆河戰鬥,一天的時間就打死了60000名英軍。只所以能有這樣的殺傷力主要是連續射擊能力,機槍通常連續打不了500發,其實連四百發都過不去就槍管變紅膨脹。而馬克沁機槍由於採用了水冷降溫,能夠連續射擊。另外一個優點是有水冷保護,對槍管的鋼材要求不高,無法形成高溫就延長了槍管的使用壽命。但馬克沁機槍和加特林機槍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它兩都太重了,雖然都進行了數次減肥措施,依然不能讓人滿意。⬇️馬克沁機槍
加特林、馬克沁機槍淘汰的原因;重量是兩者共同的缺點,加特林使用並不廣泛,馬克沁是隨著自動武器的誕生,機槍不再是唯一的能夠全自動射擊的武器,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的出現使馬克沁機槍在步兵武器中作用減少,太重,不方便攜帶。水冷重機槍型號並不多,原因很簡單,馬克沁老爺子註冊了專利,別人要用水冷兩字,掏錢!於是都繞開水冷式設計,走氣冷式的發展道路,結果,氣冷式機槍重量輕,攜帶方便,和步兵班組的其它自動武器配合,不需要連續射擊效能,因此,馬克沁機槍也退出歷史舞臺。
(三)勃朗寧重機槍;勃朗寧M2HB重機槍的研製始於一戰末期,1921年定型,口徑12.7毫米,屬於大口徑重機槍,這個口徑的重機槍主要是坦克,車輛攜帶,用來打擊作戰飛機和裝甲車輛。勃朗寧重機槍是一個系列型號,通稱M2系列。這款重機槍除了坦克裝甲車輛使用,艦船上也普遍裝備,二戰時期的美空軍各型戰鬥機上也都使用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美國後來的重機槍基本是它的後代。
(四)蘇聯德什卡重機槍;這款重機槍的口徑12.7毫米,第一批“德什卡”是1940年開始裝備蘇軍,主要是用來防空,反車輛使用,射速600發/分鐘,這款重機槍太重了,全槍重量達34公斤。最讓這款武器出鏡的是坦克上,就是現在的坦克也可以看到它的改進型的身影。另外,就是防空用的高射機槍,採用三腳架支撐的德什卡用當時的防空高射機槍,這款重機槍同樣被許多國家仿製,越南等國現在依然有裝備。
(五)SG43重機槍;這款重機槍是蘇聯二戰時期廣泛使用的一款重機槍,它是作為取代馬克沁水冷重機槍而研製的,7.62毫米口徑,槍身重13.8公斤,採用兩個鐵質的輪子拖曳行動,有一個防彈鋼板,整個體統包括機槍本身重40.4公斤,理論射速650發,實力射速250發。有效射程1000米,這款重機槍在二戰蘇德戰場,戰後越南戰場上都有所表,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它的身影,這款重機槍也用於對空射擊,但效果不好。
(六)納粹德國德國MG42型7.92毫米通用機槍。二戰前,德國屬於一戰的戰敗國,不允許發展重機槍,於是德國劍走偏鋒,研製出了即可以利用專用支架射擊的重機槍模式,又能單兵攜帶的輕機槍模式的輕機槍。這就是MG42通用機槍,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機槍,口徑7.92毫米,它的射速高達1000~1300發,這樣的射速人的耳朵已經無法分辨出單個的射擊聲音了,因此聽起來就像是電鋸聲音,因此該槍也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MG42機槍效能優秀,攜帶方便,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但其缺點也正是它的優點,射速太高了,戰場上彈藥的攜帶和補給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七)捷克式ZB-26輕機槍;捷克式輕機槍即ZB-26,口徑7·92毫米,採用了上部彈匣供彈,20發直彈匣。這樣導致瞄準基線移向彈匣左側,槍身左側有一個圓輪子,其實這是它的表尺調節器,用來調節表尺高低。捷克式的槍管可以快速更換,這也是它的一個特點,經過訓練的射手只需要十秒就可以完成更換槍管的動作。捷克式進攻中握持比較容易,缺點是彈匣裝彈數量太少,每分鐘500發的射速,20發子彈沒幾下就打完了。英國的布倫機槍,日本的99式機槍都是根據捷克式改進而來,也是一款名槍。
(八)蘇聯“轉盤槍”,即捷格加廖夫輕機槍;1928年裝備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軍廣泛使用,發揮了重要作用。理論射速600發/分鐘,戰鬥射速80~90發/分,彈盤供彈,容量47發、60發單層彈盤,101發雙層彈盤。口徑7.62毫米,這款機槍的射速並不高,和蘇聯二戰後期服役的RPD輕機槍同時開槍明顯感覺出轉盤槍的射速慢,射擊聲音也不清脆,有一種沙啞的感覺。
(九)RPD7.62毫米輕機槍;這款輕機槍可謂著名兩字,裝備非常廣泛,即便是現在也被廣泛使用,口徑7.62毫米,採用彈鼓供彈,彈容量100發,2~3發短點射手控非常容易,精度高,攜帶方便,這款機槍也是目前所有機槍中產量最高,使用國家多的一款班用輕機槍。
(十一)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世界上最差的機槍之一,日本二戰時期廣泛使用的一款班用輕機槍,口徑6.5毫米,該槍的彈匣是固定的“漏斗式”一次壓進5~6個橋夾,一個橋夾5發子彈,共25~30發子彈。裝彈時需要分兩次,並且後部的橋夾需要對齊。由於左側有裝彈漏斗的遮擋,瞄準線偏向右側,整個槍托也向右側歪,這是歪把子的由來。歪把子機槍的裝彈速度是所以機槍中最慢的,也是對副射手依賴最多的。歪把子的另外一個缺點是兩個支架,日本的這款輕機槍的支架高度40釐米,而其它國家的通常為30釐米。這樣導致瞄準使射手上身暴露非常明顯,容易被擊中。總之,日本的這款輕機槍各項效能是所有機槍中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