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蔓莓愛插畫

    論語十二章及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並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從心裡感到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君子作風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很少有真誠的。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4、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5、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使老百姓忠厚老實了。”

    6、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7、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8、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10、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評析

    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有的解釋者說,這是孔子安貧樂道、不求名位的思想。這種解釋可能不妥。這不符合孔子一貫的主張。在孔子的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這裡的潛臺詞是:在瞭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瞭解自己。

    12、曾子(曾參,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自己還不精通熟練呢?”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命運;六十歲時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卻不逾越法度規矩。”

    1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 2 # 逆lu而行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知識通達為貴這是在學術方面達到的一種狀態,通可以理解為對所學東西更深層次的理解,可以達到觸類旁通,達可以理解為多廣。如果說是知識的通達其實並不是說知識,這是來形容人達到的一種境界,不為世俗所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態度,如何達到,需要不斷的修煉,一個長期的過程,愛跟善不可缺少。個人拙見

  • 3 # 依然故我17914745

    你來問,我來答。

    一、你問“為什麼學問以通達為貴?”,那麼我告訴你,中國古來有語曰:“學以致用”。學習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指導你為人、處事、養家、濟世。如果你空有才學,卻百無一用,既不能為社會作貢獻,甚至不能養身,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那豈不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紙上談兵,既不能殺敵,又不能護身,你那學問何用?顯然,學以致用才是我們學習的根本目的。那麼答案也就來了,“所謂的學問通達,就是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學問通達了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學問當然以通達為貴”。

    二、你問“怎樣達到通達?”,簡單說,有一句話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學問不僅僅是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才叫學問,你得把人情世故吃透了,看清楚,悟明白,這才是真正的學問。僅憑你書本上那點東西就目空天下,娃娃,早著那。什麼,你不信?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該知道李白吧,人家那才情真不是蓋的,為什麼“賜金還鄉”?中國歷史上有學問的人多老鼻子啦,無用武之地的學子汗牛充棟。為什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智商高,情商低麼,沒有悟透人情世故。老話說“學得文武技,貨與帝王家”,就是現在說的要學會推銷自己,讓自己有個施展發揮自己的平臺。做到這,就是學問通達。學問通達的過程,就是悟通人情世故的過程。你明白了沒有?

    三、哦,還沒明白,那咱舉例說明。直接說事,不論時間地點其他。說有一個人,目不識丁,但他作生意,並不缺斤短兩,跟合夥人呢,讓人家掙大頭,自己得小利。傻?他可不傻。如此以來,大家都願意跟他合夥作生意,反倒作得風生水起。足額納稅,作慈善,至今得意。你說他沒學問?說還有一個人,目不識丁,勉強能寫自己的名字,還寫個歪瓜裂棗,可他官做到處級。他就憑吃苦肯幹肯學,在井下什麼敲幫問頂,水情隱患,工作面接替,門兒清。這不是學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吆喝是一種什麼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