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耕牛堂主
-
2 # 翰墨書道
黃自元的書法,初看還可以,但如果你對書法藝術有了更深的認識理解以後,就會發現,黃自元的書法和在歷史的長河裡的那些經典書法比較,差得太遠,而且其書法文化內涵非常單薄,對於學習歐陽詢或柳公權等的書法,盡有一點的參考價值,但不可完全師法。因此,初學書法絕不可從黃自元書法入門。不客氣的說,有著專業和業餘的大區別。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全軍”、“寧要玉碎,不要瓦全”。師法物件的水平或藝術價值的高低,對於我們學習書法或藝術審美風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就是真的要去學習其書法,也可能走向館閣體的路子。
與其學習黃自元,還不如學習姚孟起的楷書。
我們的建議是初學書法還是以楷書四大家的作品,任選一家作為入門學習比較可靠,這是經典的至少數百年來的傳統的入門法帖,也是一致公認的學習書法的入門教材。。
-
3 # 麓風軒
我認為初學毛筆,學黃自元的楷書也未嘗不可,前提是你要喜歡!直接從源頭學是一種方法,由近及遠,上溯源頭,也是一種方法。
有一種觀點,說臨帖一定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也有人說“一本帖治一種病”,很有道理。訓練時候針對我們的目的進行取捨,形成一種科學的、目的性很強的臨帖方法。比如我臨這個帖,我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是要學他最大的優點。
黃自元最大的長處和貢獻在於,系統總結了自己幾十年書法心得,撰寫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一度洛陽紙貴,成為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黃自元繼承了歐陽詢用筆和風格,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構架結字的法則,編成通俗易懂的九十二條口訣,再附以字例說明,對於書法入門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蒙本,尤其是對於掌握楷書結構來說很有指導意義。
如果你喜歡黃自元的楷書,可以放手大膽去臨寫!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由此上溯他的源頭,深入學習歐陽詢楷書。
-
4 # 老路書法
學習黃自元的楷書應注意些什麼?它和歐體楷書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這是我今天的主要任務,下面我就深入的探討一下。
黃自元的楷書來自於歐體和顏體,臨摹古人的碑帖,最終的目的就是推陳出新,看來黃自元是做到了 。我們看上面的兩幅作品,主要的結構特徵是歐體的,主要體現在豎畫的相背,筆畫的清勁。
像文、位、變的首點用的是“顏體”,所以我們學習書法必須會讀帖,做到眼光獨到。結構均整安穩,不徐不急。但是失了歐體的險峻。臨習書法,有取法乎上的說法。
黃自元的書法可以作為我們初級階段學習的摹本,學有所成之後,再上溯到歐體,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我是京東千里行,願意和大家學習探討。
-
5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學書法當以崇尚古法為上,初學者,最好不學黃自元的楷書,為什麼呢?黃自元的楷書屬於現代字型,無論是技術性、藝術性,都與古代經典碑帖差距較大。
黃自元的楷書字型,主要繼承了唐楷的筆法、字法基本特點,而缺少魏碑和晉楷的元素。尤其是字形規範化程度及其書寫技法,遺傳了歐楷的缺憾,比如,字形過於規矩,與行書不相容,從書法藝術原理上講,這是致命的毛病,對日後創作與提高無疑是一種障礙。
如果不考慮日後還要學其它字型,單純練黃自元的楷書,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是,當練行書,或練別的書體時,就會發現,先前的筆性習慣與後續習練的範本,彼此很難貫通,過渡十分困難。這一點,與歐體、柳體是一樣的,應該說,這是副作用。
我本人研習書法幾十年,小楷、中楷、大楷、榜書都有所涉獵,各種各樣風格的字型書寫技法也都略懂一二。
我最初學《九成宮》,之後又學《玄秘塔》,也練過黃自元的楷書,最後,還是在趙孟頫《讀書樂》上找到了通往書法藝術之路的第一把金鑰。殊不知,轉眼之間,十幾年的風華匆匆流去……因此,我一直主張,建議初學者最好學趙孟頫的書法,楷書、行書可以任意轉換,沒有後遺症。
學趙體,走的是一條復古求新之路,可以順藤摸瓜,輕鬆的上溯魏晉,步入正宗的傳統書法正軌,少走許多彎路,避免誤入歧途。
-
6 # 翰墨今香
初學書法,學黃自元的楷書好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可能就是好與不好的問題,實則深究起來關乎書法學習的取法問題。古人說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那麼為什麼要取法乎上呢?什麼才是書法中的“上”呢?這是問題的關鍵。
下面用三個部分來說明這個問題:一,黃自元是誰?二,為何取法要乎上?三,不學黃自元學誰?
黃自元是誰?說句實在話,一般學習書法的可能就知道“楷書四大家”、“宋四家”、“二王”等等,知道黃自元的一般肯定是在書法環境中時間比較長的了。
黃自元清代的楷書名家,初學顏體,後來學柳體和歐體,並且學的很像。但是在當時並沒有被書林推重,因為他的楷書雖然法度嚴謹,但過於板滯,不能獨闢蹊徑。他的作品多被後世拿來作為蒙童的書法入門學習,刊刻了很多。
我們對黃自元的熟悉,可能跟多的是跟他的《楷書結構九十二法》這部著作有關,這部著作對很多人學習楷書的間架結構幫助很多,我本人也受益者。雖然黃自元寫字很好,也很有水平,但初學書法我們還是不建議學習他的字。
取法乎上?因為書法的學習千年來就是不斷的繼承創新,繼承創新的過程。那麼繼承的是什麼?繼承的是古法,古人的筆法,趙孟頫說過:“用筆千古不易”。書法從到今,一直被推崇的古法就是“魏晉之法”確切說就是以“鐘王”(鍾繇和王羲之)為宗,。兩千年來以“鐘王”為宗學習,誕生了中東優秀的書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宋四家”、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王鐸等等,大家都師法“鐘王”,為何?
如果我們把書法的古今書家按照師法的順序做個排列的話,你會發現這個表就像一個自然界食物鏈的金字塔一樣,“鐘王”是最頂尖的人。如果你師法最頂尖的人物,你未來的發展面就廣,你如果師法是金字塔最下面的人物,你的書法的未來之路就會越走越窄。這就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不對地方還望指正。
還有一點就是書法的終極目標講究的是一種氣韻,魏晉書風給人的感覺是高雅、古樸但又自然、天真,沒有任何多於的做作,這是古人一直追求的。如果大家多多瞭解一下什麼是“魏晉風流”的話,就能理解為什麼是魏晉人,為什麼是王羲之能寫出這樣的書法來了。
學誰?說了這麼多,你可能會說,那是不是不學黃自元,直接學習“鐘王”的書法啊?如果能這樣做,當然是好的了。當“鐘王”感覺好像離我們太遠,一開始學習他們的書法,確實不太利於初學者,畢竟“鐘王”的作品只留下少數的小楷作品,王羲之大部分是行書和草書作品。
初學書法更多地需要掌握書法中的“法度”。因此我們不妨把“楷書四大家”的作品,當作一個橋樑,先學“楷書四大家”的作品,掌握了書法中的基本法度之後,再去追求更高地目標。
以上拙見,在這裡與大家一起探討,還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回覆列表
黃自元是清末民初人,他學書法,主要是師法歐陽詢,而且學習刻苦,後又兼學其他書家的字。黃自元的字大氣,厚重,且神彩飛揚,基本上已自成一家。但是,我還建議題主先不要學,應取法乎上,先學古人的經典碑帖。
我曾經多次說過,學習書法,應從師法古人,萬不可先學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
欲學書法,建議先學鍾繇,王羲之和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在學習的時候,先選一帖,堅持臨寫,不宜隨便換帖。
為什麼不要先學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呢?因為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都是從古人那裡學來的,他們學古人的字,只得七八分像,就出帖了,如果我們學近代,現代,當代人字,又能學到古人的字的幾分像呢?
黃自元充其量只是個近代人,所以說,還是先不要學習他的字為好。
(上圖為黃自元的書法)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題主真心喜歡黃自元的字,而且又沒有長遠打算,只是想把字寫好,那學習黃自元的未嘗不可,因為你喜歡嘛!既然喜歡,那就學吧!民國將軍範石生說,一個人一生最快樂的,莫過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