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華36
-
2 # 穿越再現彼岸
鄉試是中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一種形式,源自於隋唐,1905年慈禧太后下詔,自光緒32年(1906年)起停止科舉考試,科舉考試隨之消亡。鄉試類似於現在的高考,牽動了萬千民眾的心。“放榜”是科舉考試的最後環節,公佈被國家錄取的名單,放榜也被稱作“ 放牓 ”。鄉試參加人員最多,淘汰最多,競爭非常激烈。(參加鄉試的秀才雕像)
鄉試的變遷。鄉試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也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到明清時期基本固定了下來。
唐宋時期,鄉試在州、府所在地舉行,由當地的官員主持;與南宋對峙的金卻以縣作為鄉試的所在地,縣官負責;到元朝時期,鄉試就由行省的省會來負責;明清時期以各省省會為考試地,主考官為皇帝委派的相關人員負責,本地的學政等官員不能主持,他們只負責秀才等的選拔,考試更加公平公正了。
考試題目原來由地方官吏負責,到明清時期都是皇帝統一命題,統一時間考試,統一考試地點,監考人員也是抽調的相關人員。鄉試的考試題目一般在《四書》、《五經》的原句作為題目,以後又增加了策問和八股文。(四書五經圖)
考試時間一般都定在農曆八月,明清時期成為定製。三年一考,每逢子(鼠年)、卯(兔年)、午(馬年)、酉(雞年)的年份鄉試,也有臨時增加的考試,被稱作“恩科”。分三場,考試時間為農曆的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三天,八月底閱卷完畢公佈錄取名單,清朝時期又進一步細化放榜時間,大省最遲到九月十五,中等省份最遲九月初十,小省最遲九月初五,這是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康熙皇帝細化的規則,成為定製。此外每個省的鄉試錄取名額是有規定的,這個由中央政府確定名額,下級不能超過這個名額,超額錄取人員是要丟烏紗帽,甚至殺頭的。
到明清時期,統治者更注重選拔人才,公平公正性進一步加強,同時也對應考者進行更多的思想控制。
鄉試放榜的程式(以清朝為例)。鄉試考試的試卷是密封卷,並且有編號(和現在高考差不多),閱卷人員不知道是誰的試卷,給每份試卷打出名次,前五名是要主考官等主要官員討論定奪的,不是幾個普通閱卷老師能決定,萬一出現草包中大獎,主考官就攤上大事了。
在放榜的前一日,主考官召集所有考試負責官員準備拆封試卷登記考生名次和錄取人員名單。先由主考官親自謄寫錄取考生的編號和名次(只有編號和名次),在眾人的監督下拆封試卷,將這份名單上考生的資訊補充完畢,如考生姓名、籍貫等,這份名單就是錄取的草稿名單了。然後讓官員宣讀這份草稿名單中人員的名次、編號、姓名、籍貫等,與會人員注意是否出現紕漏,比如名次、姓名、籍貫等,再三稽核。即便如此也會出現錯誤的。(清代科舉制度流程圖)
根據《清碑類鈔》記載,詳細描述了放榜前的一幕:
自朝至夕畢,別自第五名倒寫至解元,每寫一名,易滿堂燈燭一次。至是時而人聲嘈雜,如鼎沸,如火警,如亂兵之入城,如夕鴉之歸林。
鄉試錄取的最後環節要持續一天的時間,到最後登記前五名,這時已經到了晚上了。從第五名寫起,每寫完一個名字要將房屋中的所有蠟燭熄滅,然後再點起,再熄滅,再點起。遠處圍觀的群眾和鄉試參加人員都知道這是錄取的最後時刻,人聲鼎沸,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榜單一般採用黃紙,被稱作“金榜”,名單一般要謄寫兩份,並加蓋巡撫的大印,如果巡撫不在或者缺失就加蓋總督的大印,是慣例。
次日,將鄉試的榜單貼在專門的用來張榜的牆上,一般在考試地點的正門外,並且派士兵看護,考生不能太靠近榜單。因為啥呢?811年,唐朝時期有一個監生,看完榜單後心理嚴重失衡,居然將榜單撕毀了,這種人不在少數的。這個榜單要公開三天,然後要入檔案庫的,為避免出現意外情況讓人看著,並且多弄一份備用。
在這一天,主考官要將考中的人員名單上報給皇帝,康熙年幼時期,這份名單要給皇后、皇太后共三份,康熙成年後就不給後宮人員看了;到慈禧、慈安垂簾聽政時期也是三份,主要看誰把控朝廷的實權的。
考試前所有考生都要將臨時住的地點登記在冊,中舉後的報喜人員是一大看點,一般都是朝廷考試院的門士帶頭,將中舉人員的資訊知道的一清二楚,內部分配好報喜名單後,各自奔向各自負責的中舉人員所住的地方報喜,到地點後會鳴鑼,大聲宣讀中舉人員的籍貫姓名名次,這是來討要賞錢的,富有的中舉人給的多一點,窮秀才中舉也是要給的,這時大把人願意借給中舉的人錢財,巴結可能飛黃騰達的舉人。這也是負責考試的主管官員都清楚的,為自己的手下謀點小福利,也是慣例。
放榜後的第二天要舉行中舉的新舉人的集體宴會,這也是唐朝時期傳承下來的,被稱作“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舉人們會朗誦《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因此而得名,後來也有增加其他篇章助興的。(鹿鳴宴繪畫)
為什麼鄉試放榜被稱作“龍虎榜”?鄉試榜單被稱作“龍虎榜”還是源自於唐朝,那個開創科舉先河的時代。唐朝歐陽詹的後人為紀念他曾經有這樣的詩句:
“文筆破天荒,名震貞元龍虎榜”
在《新唐書.歐陽詹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舉進士,與韓愈、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聯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
在進士及第的23人中,韓愈等名人共同中舉,被世人稱作“龍虎榜”。
後世主考人員根據規定在期限可以自由選擇放榜的日期,一般都選擇寅日和辰日放榜,希望自己主考的這一批學生將來都成為“龍虎”,主考就是他們的老師了!因此榜單也被稱作“龍虎榜”。也有稱鄉試榜單為“桂花榜”的,八月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
秀才和舉人的差別。秀才和舉人雖然只相差了一個等級,但卻是天壤之別了。
秀才一般分為三級,特別優秀的秀才稱為“廩生”,國家提供糧食,可以不用參加勞動了,專心讀書,這個國家有限額;第二等被稱作“增生”,是指比較優秀的秀才了,沒補助,但是國家有名額限制;第三等被稱作“附生”,基本是普通的秀才了。
舉人則不同了,已經是國家的候選幹部了,選中了一般就是副縣長級別的,大概是八品和九品,也有做到邊遠地方的縣長的;可以免除自身的徭役和賦稅,自己的土地也可以免稅的;另外一項重要的權利是可以上書朝廷言事。(海瑞劇照,舉人出身)
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明朝的海瑞就是舉人出身,不是進士,做到了右僉都御史,也是屬於二品大員了。
一張榜單帶著多少辛酸苦辣,也只有當事人清楚了。
回覆列表
鄉試一般以省為單位進行,也有數省聯合舉行的,組織者為皇帝的欽差大臣(含副大臣),地方總督、巡撫、學政協助,得中者為舉人,這個考試淘汰率最大。鄉試每三年一次(恩科除外),一個省錄取不超過150人,錄取者從此為舉人老命,官員候補。范進中舉後發瘋皆緣於此,中舉後田有了,房子有了,傭人有。中舉能實質性的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換了你也可能瘋!
明朝海瑞舉人出身,做到正部級,清左宗棠舉人出身幹到副國級,皆因有舉人平臺,至於比舉人高的進士,競爭力要小。各省舉人進京參加會試,舉子進京有差旅費,到驛站免費食宿,考中後統稱會員,然後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全部錄用,只是分三等,前三名進士及第,第二等進士出身,第三等同進士出身。大家都是天子門生了。舉人得中,從此虎從風,龍舞雲,龍虎榜,風雲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