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玉大亨
-
2 #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明代沒有選美大賽,因為明代那個時期的女子,是不能公然拋頭露面的。
當然這也不是完全絕對的。
明代皇帝與皇子的配偶,多是從民間選秀選撥而來的。
尤其是皇帝與太子的正式配偶——皇后與太子妃選秀,聲勢非常浩大。
以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為例,他的皇后張氏,原本就是江蘇無錫一普通平民人家的女孩兒。
當時朝廷下詔讓天下秀女入京選秀,張皇后的爹媽實在太窮了,連去京城的盤纏也沒有,還是當地的基層官員資助了一些銀兩,才得以進京參加“太子妃選撥賽”。
張皇后進京之後,果然不負眾望,經過層層面試、考驗,過五關斬六將pk掉了眾多選手,一舉奪得太子妃桂冠。
明代的皇后皇太子妃王妃“選美”比賽,遠遠比現在嚴格繁瑣的多,聲勢也浩大得多,進京的美女,都是全國各地的美人尖子,競爭也尤為激烈。
-
3 # 聚焦直播
現代選美大賽與明代的選妃是不同時代不同審美標準!不可等同,但也有相似之處。
不能等同的是:
現代人和古代人的審美觀不一樣,不同時代的審美觀也不一樣,古有以胖為美,有小腳為美!有琴棋書畫大家閨秀為美!有鵝蛋臉為美!有豐滿為美!
現在人尤其是解放後,樸素的大方美,有大眼睛的美!有長髮辮子的美以及學習韓棒子的整容網紅美。
現在選美多數是跟商業的選美小姐大賽,或者是模特大賽。顏值第一外,更注重的是三圍符合不?氣質?身材比例協調不?以及文化素養是否有一定要求。
而明代選妃,除掉顏值有要求,更注重的是家庭出身,是否是大家閨秀,名門望族。是否懂的琴棋書畫,四書五經等等。又或者是跟皇親國戚有粘連的家族子女,有一定的政治需求。
選美,是以美為核心,屬於人類的共性,人都喜歡長的好看的,顏值高的女性。選美主要是針對女性而言。紅顏薄命,好看的女性都受異性的關注喜歡。這個詞語無論古今都是一個目的和作用。現代選美和古代遠妃都有以顏值標準為共同點,好看的女人總是社會進步的一個代表性,至於兩者最終目的是:紅顏花落誰家,那現代人來說自然跟商業有很大關係,而明代自然是皇家為主。
-
4 # 文謙書院
現代選美和古代選妃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就性質而言,現在選美多是商業娛樂活動,古代選妃是一種政治性行為。
其實,就參選過程而言,現在選美是自願報名的,古代選妃是強制性的。
再次,就選拔用途而言,現在選美是為商業品牌或個人樹立名望,已達到某種經濟追求。古代選妃是建立姻親關係。
另外,就選拔條件而言,現在選美具有普遍性、基礎性,報名門檻相對寬鬆,古代選妃限定嚴格,年齡、家庭背景、身體健康狀況、血統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再者,選拔標準不同,現在選美以容貌、才華為主。古代選妃以出身、德行、容貌、健康狀況、才華為主。古代選妃注重家境和品德以及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尤其對其生育潛能要求很嚴格。妃子要傳宗接代,教養子嗣。因此德行是不可或缺的。現在選美雖然也注重個人品德,但在閃光燈下,汙濁很難顯現。
再有,對美的標準認定不同,現在選美的美主要是迎合大眾的美,而古代選美是迎合帝王的美。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的各個時期的選美標準不盡相同。總的來說丹鳳眼、櫻桃口、削肩,看古代仕女圖就知道。但胖瘦就不一樣,如:
漢朝喜瘦、輕盈,趙飛燕就是。
唐代女子以豐腴的體態為美,加上高聳的髮髻,飄揚的披帛,顯得華麗大方,充分體現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她們的打扮是中國曆代女性中最為大膽和性感的。這在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中可得到印證。圖中所畫的女子,雲鬢蓬鬆,上戴碩大的折枝花朵,並簪上步搖釵,衣著輕薄的花紗外衣,另佩輕紗彩繪的披帛,內衣半露,上有大撮暈纈團花,袒胸露臂。這種性感的裝束在中國古代可謂空前絕後。
宋朝美女標準沒有,代表人物----徽宗最愛李師師:秦觀有一詩這樣寫她: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明朝喜歡小家碧玉型的(從皇后看)
清朝更看重女子的品德和家世,例如清朝宮廷選美,即所謂秀女,首先必須是血統純潔的官員的女子,以保持滿洲貴族的尊嚴和特權。在保證血緣和社會地位高尚的情況下,才講女子的美貌與素質。挑選秀女,是為皇帝做妃嬪或為親王、王子指婚,所以必須體形健美、品行端正。因此要經過層層挑選,保證無誤。
西夏和遼朝標準是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是哪兒多是少數民族,要看風俗怎樣了。
下面是古代常規的選美標準:
在古代中國男人的眼中,一個女人身體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臉蛋,也不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三圍,而是一雙蓮足,也就是小腳。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一個人氣很高的女性角色,潘金蓮。“三寸金蓮”,就是古代一個女人最美的地方。大家應該記得西門慶俯身拾筷的時候,趁機摸了摸潘金蓮的腳這件事吧?這一點,不就透漏出古代男子對女性的蓮足情有獨鍾的審美特點嗎?
所以,古人的選美,首先就是比腳。而比腳選美又有很多的稱謂,比如說“賽足會”、“曬足會”、“蓮足會”等。這種選美比賽出現在明代正德年間,而又以山西和直隸兩地最盛。當時每逢佳節廟會,集市之上士女雲集。這些女性或圍坐於空場,或坐於車中,蓋著蓋頭,不能讓人看到臉。但是她們在這時候會把自己的秀足露出來,當然,她們都穿著鞋襪。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腳論足後,依次定出狀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會因此遠近聞名。而那些待字閨中者,也會因一個好名次而使自己身價倍增,非常容易物色個好人家。
當然,一雙蓮足是選美中的重頭戲不假,不過古人的審美標準卻不是這麼簡單的。總體而言,除了要有一雙蓮足,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評測。
一、烏髮蟬鬢
“烏”就是說要有一頭烏黑的長髮,“蟬鬢”則是指面頰兩旁近耳頭的薄如蟬翼的頭髮。“烏”這個詞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現,至於“蟬鬢”一詞,則出現在三國時代的魏國,是魏國王宮中一名叫莫瓊樹的宮女所梳的髮型。顯而易見,髮質是古代男性對女性審美的一項標準。
二、雲髻霧鬟
“鬟”,就是環髻的意思,髻則是指束在頭頂的那個結。雲髻霧鬟,就是說女性梳出的髮髻要狀如雲霧。可見,髮式也是古代男子對女性審美很在意的一個方面。
三、娥眉青黛
“娥眉”這個詞被用來專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說把眉毛剃掉,然後用青黑色的顏料來繪畫眉毛。這種化妝手法,在西周時期就流行開來。這聽上去有些“毀容”的味道,但是也說明了眉黛素來是女性的一項審美指標。
四、明眸流盼
“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轉目光觀看之意。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大眼睛裡秋波蕩,這當然會被列為美女的一條標準。
五、朱唇皓齒
顧名思義,朱唇便是紅唇,皓齒便是雪白的牙齒。紅唇彰顯牙齒的潔白,雪白的牙齒又襯托櫻口朱唇,正是相得益彰
六、玉指素臂
古人對女性的手指與手臂非常重視。作為美女,則手指必須纖細而柔軟,手臂則必須白皙,而且還要圓潤而充滿彈性,此謂之“素臂”。其實就像現代人喜歡美腿美女一樣,“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種審美傾向。
七、細腰雪膚
細腰便是腰肢纖細,走起路來好似拂風的楊柳。雪膚則是肌膚雪白。細腰雪膚,這一點和現代人的審美倒是極為相似。
八、紅妝粉飾
紅妝指女子盛妝,粉飾便是在臉上塗抹白粉,也就是說會化妝也是評定一個女性美不美的標準。
九、肢體透香
如果一個女人天生不用噴香水就可以散發出迷人的香氣,想必能令所有的男人發狂。這種自然香的美女向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據說除了清代著名的香妃,西施也是渾身散發著香氣的美女。這是男人的極致幻想,在一個男權社會中被列為對女性的審美要求,也是不足為奇的了。
上述的九大標準配合著“蓮足至上”的審美觀念,基本上構成了古代人選美比賽的各項指標。
美女是男人永遠不會離嘴的話題。時代的進步使我們不會像古人那樣對“三寸金蓮”再生出近乎變態與偏執的喜愛。而東西方文化的融會貫通也使我們的審美逐漸趨向於“豐乳肥臀”的西方標準。其實,不同的人審美標準自然不同,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過,當我們知道古代的這些審美標準後,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如果穿越到現代,到底還是不是一個美女還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