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吳侃史

    吳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長伯,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奪得武科舉人,明末崇禎時,為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

    吳三桂在李自成未攻陷北京時,一直作為大明的門神一樣,鎮守山海關,手握大明精銳關寧鐵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國之棟樑,軍中翹楚。

    祖大壽降清,後寫信給吳三桂,讓吳跟隨一起降清,吳回信,大罵。李自成攻陷北京。為拉攏吳三桂的勢力,對吳家禮遇尤嘉。吳也有投降之意,答應議和,回京路上,遇到家奴,得知,大順軍將吳家全部鋃鐺入獄,侮辱愛妾陳圓圓,拷打其老父親。

    1644年,4月13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軍,近逼山海關,吳三桂向多爾袞,寫信求救,“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吳開出,以黃河為界, 南北分治為條件。 多爾袞要的不是黃河以北之地,要的是整個大明,入住中原。

    4月21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危局,逼迫吳三桂剃髮,讓聯清轉而降清。時夜 ,吳三桂,剃髮以向清明志。

    吳三桂,跟隨清軍,成為清軍的鷹犬,不但對農民起義軍殘部的鎮壓,對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後裔,也是斬盡殺絕。

    康熙元年(1661年),師出緬甸,擒殺桂王,南明最後一個朝廷永曆政權結束,之後十餘年,鎮守雲貴。

    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叛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6月初,衡州稱帝,也與當年病逝,時年六十七歲,當皇帝僅五月有餘。

    從以上幾個吳三桂人生歷史節點可以,看出吳三桂前期選擇權不在於他,夾在大順軍與清軍之間,腹背受敵,必須投靠一方,才有機會,活下去,站下去,至少前期是不願意降清的,先接觸李自成,後被李自成欺辱,帶著家國仇恨,求救清軍。

    但是求救信中,以封地作酬謝,以明朝將領的身份和多爾袞議談,而你面對是多爾袞,有著雄才大略,來自草原的一匹狼,他會著敏銳的直覺和嗅覺,會抓住一切機會,吳三桂你伸手就不可能讓你有縮回去的餘地。多爾袞,心中竊喜,“阿桂,你就別想走了,我們一起幹,名聲如浮雲”。

    一直喜歡一句話,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吳三桂一個可悲的梟雄!

  • 2 # 阿帥聊歷史

    歷史上有許多易主的大臣,但是其中最為人唾棄的莫過於明末清初的吳三桂了,那麼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國之棟樑成為人人皆罵的叛徒呢?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吳三桂的整體個人經歷,他是明朝人,父親與叔叔都在朝廷為官,也算是官宦子弟;而吳三桂個人也比較爭氣,成為了武舉人。被崇禎皇帝重用,將山海關交給他看守,官位也是很高的。

    但吳三桂卻在崇禎十七年看局勢不對,投降大清,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了平西王。

    而他被唾棄的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背叛漢民族,臣服滿人;清朝的皇室都是滿人,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而明朝是漢族的政權;吳三桂身為漢人卻背叛了自己的民族,怎麼能不被人唾罵。

    二、吳三桂過於向滿清獻媚;吳三桂當了民族的叛徒也就算了,他竟然還殺害了南明的永曆皇帝,向滿清表忠心表現的太過了,就算是滿人也覺得吳三桂此人過於陰險,連自己的同民族的帝王都如此對待,更不用說對待滿清了 。

    三、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作繭自縛。吳三桂後來怕滿清皇帝撤銷自己的平西王地位,甚至再次打出了“興明”的旗號,明朝的皇帝都被你殺了,你現在反倒為明朝討伐滿清,真是作繭自縛,兩邊不得好。

    由此可見,吳三桂有如此下場,也是罪有應得的。

  • 3 # 隨波探史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痛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對吳三桂叛國投清所寫的一首詩。其大意是: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了,吳三桂起兵收復了北京。軍隊為什麼都帶著孝痛哭呢?原來他憤怒起兵是為了一個女人!還有謝四新也這樣評價“丹心已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這些對吳三桂所標榜的報君父、妻妾之仇就片面的,歷史上真正的原因不是如此簡單。吳三桂為何遭受到後人的唾罵為叛徒呢?

    一、投清獻山海關 1644年(崇禎17年)三月十八日,李闖王農民起義軍攻入大明首都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而亡。第二天,李闖王乘馬從西直門進入北京。從此統治中國二百七十六年,相傳十六代的大明王朝徹底滅亡了。在入駐北京短短的四十二天裡,李自成在新政權的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有效的工作。這也是農民軍發展的重要轉折。但是在勝利的面前,起義軍的上層領導人物,經不起城市燈紅酒綠的誘惑,追求享受。軍紀表現為鬆弛,一些投入農民軍中的地主階級文士,往往結黨營私,瀆職納賄。加上形勢分析和政策的推行,都反映出缺少政治遠見。追贓助餉也缺乏策略思想。由此加劇了地主階級的對農民軍的反抗。而且滿漢封建主反動勢力常常結合起來共同向農民軍反攻。這樣,農民軍受腐蝕削弱已變得虛弱。

    滿洲貴族早就蓄意進據中原。為了達到目的,皇太極竭力蒐羅漢族地主分子,己所利用,充當進一步侵略中原的爪牙。早期李自成在陝西時,他就曾致書李自成說:“欲與諸公協謀同力,並取中原。”明將孔有德降清時,皇太極不顧眾貝勒的反對,同孔有德行抱腰接面大禮,以示優隆。但洪承疇被俘並投降。皇太極大喜說:“獲一引路者。”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皇太板覺得奪取中原的時機已成熟,便令其弟多爾袞率大軍,準備繞過山海關,奪取農民軍的勝利果實。清兵到達翁次時,接到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泣血求助”的投降。

    二、見風使舵,公報私仇 吳三桂原本是遼東大地主,也是明末軍閥勢力的代表人。他一貫心懷兩端,待價而潔。李自成農民軍進攻北京時,他卻延緩觀望,不肯及時發兵援救崇禎皇帝。等到農民軍佔領北京以後,李自成派人送去四萬兩犒師銀招降吳三桂。吳三桂本來決定歸附大順政權,企圖儲存自己的實力。後來聽說農民軍向官僚拷問追贓,強力鎮壓。而且拘禁了他的父親和愛妾陳圓圓等家人。便勃然大怒地退回山海關。他一方面聯合地主豪紳組織了幾萬人的地主武裝,準備與農民軍對抗到底,一方面向多爾袞乞師求降。他親自前往清軍駐地,在洪承疇的帶領下,向多爾袞俯首稱臣,獻出山海關。並“以白馬祭天,烏牛祭地,歃血斬衣,折箭為誓”。共同鎮壓農民起義軍,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前提下,同滿漢地主階級勾結起來,聯合對抗新生的大順政權。

    三、追擊義軍,招誘漢族地主投降 李自成得到吳三桂降清的訊息後,親自率數萬大軍向山海關進發。當時,義軍和吳三桂在一片石地發生戰鬥,滿清輕騎兵突然出現在陣前。在吳三桂和清軍聯合進攻下,起義軍敗退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第2天就撤離北京,向陝西方向轉移。吳三桂和多爾袞引兵追擊農民軍。五月初一至通州。五月二日明朝文武百官出城五里跪迎多爾袞。當天,多爾袞從朝陽門進城,在武英殿升座,吳帶領明朝官員拜呼萬歲。同時還採取歸還地主“故業”、“復官”等措施。吳三桂得到高官厚祿後,逐步招降漢族地主。

    就這樣,吳三桂從一個明來軍閥勢力的代表人物。走向叛國投敵之路,被後人所不齒!

  • 4 # 仁者厚德載物

    吳三桂是中國歷史上的頭號大漢奸,比秦檜李鴻章汪精衛等更加可惡,因為其他漢奸並沒有導致祖國滅亡,而吳三桂引狼入室為虎作倀,血腥屠殺漢族同胞,親手殺害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徹底滅亡了自己的祖國明朝。

    吳三桂從來也不是明朝的棟樑,他的舅舅祖大壽投降滿清以後,吳三桂居然寫信給祖大壽,早就有投降滿清的苗頭。

    有眼無珠的崇禎帝朱由檢冤殺了救援北京打退後金的民族英雄袁崇煥,後來卻對清軍入關救援北京延誤的吳三桂設宴款待並賜尚方寶劍。李自成進攻北京,崇禎帝給吳三桂加官進爵,吳三桂又用大半月時間才來到唐山附近,也沒有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交戰,最終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禎帝自殺。吳三桂又投降李自成,只是因為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霸佔而投降滿清。

    吳三桂投降滿清以後,帶領清軍長驅直入,為虎作倀,血腥屠殺李自成張獻忠義軍及南明抗清軍民,最後又親手殺害南明永曆帝全家幾百人,可以說吳三桂是幫助滿清滅亡南明的罪魁禍首。

    吳三桂這樣一個狼心狗肺的大漢奸,最終對他的主子滿清王朝也反咬一口,發動叛亂戰爭蔓延全國,導致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最終在大勢已去之前稱帝 過了幾個月的皇帝癮而壽終正寢。

    現在很多勢利小人拼命詆譭汙衊赤膽忠心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袁崇煥,卻為狼心狗肺不忠不義的大漢奸吳三桂塗脂抹粉,真是顛倒黑白喪盡天良。

  • 5 # 無肉不歡的胖子

    個人見解!投滿清最多說吳三桂良禽擇木而棲,殺南明也就算投名狀,但他為了表忠心,親手勒死南明皇帝永曆,表忠心表過了,所以不管滿人還是漢人都對他不感冒。降清的多如牛毛,但背黑鍋最多的就是吳三桂。

  • 6 # 一眼看臺灣

    首先,有個前提條件,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吳三桂放清軍進山海關(因為李自成兵臨城下),這是第一個大錯。

    在康熙年間,吳三桂造反(因為康熙撤藩削權),這是第二個大錯。

    站在漢人的角度,放滿清入關,千里江山盡入敵手,對吳三桂肯定是差評。

    站在滿人的角度,康熙已經給了吳三桂很大權力,結果敬酒不吃吃罰酒,居然起兵造反,肯定也是差評。

    綜上所述,無論滿漢,對吳三桂都是差評。

    而近代歷史的勝利者是誰?

    所以吳三桂的形象也就不言而喻了

  • 7 # 犀牛村夫

    吳三桂為何從國家之棟樑轉變為世人唾罵的漢奸,這其中的曲曲折折真是一言難盡。其實誰不想光宗耀祖,誰不想後世留芳。

    無奈,就是因為“無奈”兩字,才使許多人誤入了傍途,吳三桂也是因為“無奈”二字而成了後世唾罵的漢奸。

    想當初,吳三桂也曾是捍衛國門的將領,是關寧鐵騎後期最有實力的一員猛將,在隨洪承疇出兵解錦州之圍時,因明軍糧草被清軍燒燬而導致軍心不穩,形成了一些總兵領兵逃退陣地。當時吳三桂本想全力解錦州之圍,無奈,其部將見其它部隊都在脫逃,那還有心參戰,於是便硬抱吳三桂上馬逃回山海關。這是吳三桂第一次自損英名。

    解錦州之圍的戰役徹底失敗後,由於大明已無可用之將,因此也沒怪罪吳三桂等人臨陣脫逃,依然讓他留守山海關這個關係到大明存亡的要地。這時的吳三桂,也算得上是掉衛國門的棟樑之材。

    然而,在吳三桂牢牢守住東北大門之時,國內卻鎮不住李自成和張獻忠之亂,至使民軍攻入了北京而導致崇禎自縊於景山之上。

    當時大明最有實力的軍隊當數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可他是鎮守山海關不讓大清入侵,因此他不能擅自離開山海關回師解救京城之危,直到李自成攻進北京後,他吳三桂還是忠於職守沒讓大清越關半步,我們不得不承認,直到這時他還是個好樣的。

    在李自成佔領了北京之後,明朝的實際政權已經垮了,這時侯吳三桂擁兵自守山海關,已說不上是給誰而守了,若說是給大明朝鎮守,可那大明朝連皇帝都沒了,還守個啥守呀,若說是給我大漢民族而守,那也很不合實際,若是說給李自成的大順朝守著,那更是牛頭不對馬嘴。只能說當時他吳三桂依然據守著山海關,那是為自己而守著,目的是給自已留下一個立足之地和轉折之本。本來這時候李自成的大順朝,應該全力招納吳三桂歸附共治天下。無奈,目光短淺的大順眾臣們,認為打下北京就應該盡情地享樂,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更甚的是大將劉宗敏,竟以功高而自傲,開始了作威作福,硬是霸佔了留下京城的吳三桂之妾陳圓圓,最後李自成還下令殺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這不是把吳三桂推向對立面嗎?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對哪個有血性的男人都無法忍受,何況是手握重兵的吳三桂,因此這就形成了吳三桂對李自成的大順朝恨之入骨,所以在後來李自成帶兵與吳三桂大戰于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因寡不敵眾,寧願揹著當漢奸的臭名求清軍入關幫忙,也不願投降於李自成,這就是一個最大的無奈,若有一丁點其它的法子,他又何嘗願意去走這條不光彩的人生路。

    無奈的處境往往促成無奈的人生,多少貧民窮漢,因為處境的無奈而過著無奈的人生,多少英雄豪客,因為無奈的處境,而走上了無奈的結局。吳三桂從國家之棟樑轉成了民族的漢奸敗類,皆因情急之下的無奈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在雷歐奧特曼身上發生的最慘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