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uixuezhaofeng
-
2 # Ilove343
印度總統,是印度的國家元首及第一公民,也是印度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理論上,總統擁有不少權力,不過實際上許多賦予總統的權力由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行使。總統由國會及各邦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的議員選出,每屆任期5年。現任總統可競逐連任一次。
印度憲法賦予總統對中央政府的所有行政權力。總統任命在國會下議院(人民院)最有可能取得多數支援的人為總理,通常是多數黨或多數聯盟的領導人。然後總統任命部長會議的其他成員,按照總理的建議去分配各人職務。
只要總統不反對,部長會議就可以一直掌權。實際上,部長會議必須取得國會下議院的支援。如果總統有意主動解散部長會議,就可能觸發憲政危機。所以實際上,只要部長會議能夠取得下院的多數支援,就不會被解散。
總統負責任命許多官員,包括:
各邦總督
首席法官及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其他法官
檢察總長
審計總長
總選舉專員及其他選舉專員
聯邦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及其他成員
駐外使節
此外,總統負責接收外國使節呈交的國書,是印度武裝部隊在法律上的總司令,有權赦免或減輕已定罪者的刑罰,特別是涉及死刑的案件。總統行使赦免或其它一些權力時,可以不考慮總理或下議院的意見。在大多數的其它情況,總統按照總理的意見行使權力。
總統在任期間如有違反憲法,可被彈劾罷免。
罷免程式可在國會兩院的任何一院展開。首先在院內提出對總統的指控事項,該等指控事項會載入一份通告,如聯署的議員不少於該院議員總數的四分之一,該通告就會被送交總統。14日後,彈劾案就會被考慮。
彈劾總統的議案需要取得發起該議案的議院內全體議員的三分之二多數支援,方可在該院透過。一院透過的彈劾案會送交另一院。另一院調查已作出的指控,期間總統可透過獲授權的律師為自己辯護。如果另一院同樣以三分之二多數透過彈劾,總統即被成功彈劾,在議決之日出缺。除彈劾以外,總統的違憲行為不受其它方式處罰。
至今未有任何一位總統經歷過彈劾程式,因此以上條款未曾被考驗。
接替
當總統職位因去世、辭職或罷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憲法第65條規定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務。當新總統被選出及就職後,副總統恢復原有職務。總統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副總統暫時代理總統職能直至總統返回辦公。
副總統擔任代總統或代理總統職能時,他擁有總統一切權力及豁免權,並可享有與總統相同的薪酬。
-
3 # 尋人參果者
印度有總統,現任總統是拉姆·納特·科溫德,總統是印度第一公民,總理權利雖大,但得由總統在形式上走任命程式。
印度由總理執政,總統只是個形式上的國家元首,和平時期總統起到個壓艙石的作用,也相當於有一個紀委書記在上,讓總理當舵手,戰時或動亂時期總統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這是為國家穩定採取的一種政治選擇,其政體可以稱為總理制。
同樣採用總理制的國家還有德國、以色列、新加坡、義大利等。
-
4 # 李厚何
印度是有總統的,認為“沒有總統,只有總理”是您的錯覺。
印度是1947年8月15日根據《蒙巴頓方案》獲得獨立的,當時印度的地位是類似加拿大的英聯邦內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印度聯邦,由尼赫魯出任印度聯邦總理,實際掌握行政權力,以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兼任印度皇帝,作為印度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第一公民”和武裝力量總司令。
但印度並不滿意這一安排,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佈成立印度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為代議制和內閣制,普選產生印度人民院(下院),在人民院中議席過半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優先組閣,原則上優先組閣政黨的黨領(需同時為人民院議員)出任總理,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首長,掌握最高行政權力——但於此同時,印度從這一天起一直是有總統的國家。
印度總統府就是獨立前的印度總督府
印度總統5年一任,可連任一屆,由印度聯邦院(上院)、人民院和各邦議會的所有議員組成一個特別選舉機構選出,理論上不應為任何政黨的成員(但實際上很多總統並未在就職後退黨,只是不再代表所屬政黨說話)。理論上印度總統作為國家象徵,是印度武裝力量總司令,有權任命總理、所有部長會議成員(需為人民院議員,由總理提名,且具體在內閣擔任什麼職務由總理說了算)、各邦“邦督”(為各邦名義上的領導人,但實際上的行政權力掌握在各邦首席部長手裡,類似於每個幫的“總統”和“總理”間關係)、檢察總長、審計總長、選舉機構負責人及官員、聯邦公共服務委員會負責人和駐外使節,但實際上除了“邦督”這個“縮微版總統”外,其它“任命”要麼實際上是普選間接選出來的,要麼實際上是總理任命自己蓋上橡皮圖章了事。
雖然沒有實權但享有崇高禮儀,這是印度的總統旗
自1950年1月26日起印度已經有過先後14位總統,第一位是普拉薩德(Rajendra Prasad),此後依次為拉達克裡希南(Sir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侯賽因(Dr Zakir Hussain)、吉里(V. V. Giri)、艾哈邁德(Fakhruddin Ali Ahmed)、雷迪(Neelam Sanjivareddy Reddy)、辛格(Giani Zail Singh)、文卡塔拉曼(Ramaswamy Venkataraman)、夏爾瑪(Shankar Dayal Sharma)、納拉亞南(Kocheril Raman Narayanan)、卡拉姆(Avul Pakir Jainulabdeen Abdul Kalam Maraikkayar)、帕蒂爾(Pratibha·Patil)、穆克吉(Pranab Kumar Mukherjee)、科溫德(Ram Nath Kovind),因為迄今只有首任總統普拉薩德連任過一屆,其餘都是5年一換,因此已經先後有了14位總統。
印度首任總統普拉薩德
因為總統沒有實權,因此印度出鏡率更高的是總理,但總統並非完全沒有出鏡率,比如在印度舉辦過的重大比賽(亞運會、英聯邦運動會),主持開幕式的都是總統,不是總理,另外大使履新,接受國書的也是總統,不是總理,外國國家元首如國王、總統、主席到訪,主持歡迎儀式的同樣是總統。
共和國有不同的形式。如果總統由普選產生,內閣成員由其指定,則總統實際掌握最高行政權力,這種形式稱為“總統制”,總統出鏡率會很高,而總理要麼缺乏存在感,要麼索性沒有,實行總統制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等;如果普選只負責選出議會,總理是議會最大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內閣由議會議員選出,總統則同樣由議會議員推舉,則為“內閣制”,這種體制下實際上的行政最高負責人為總理,總統只是個橡皮圖章,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實行同樣體制的還有德國、義大利等,這些國家同樣是總理大名鼎鼎、總統很多外華人都記不住;還有一些國家總統和總理都掌握一部分實權,形成一種政治分工,稱為“半總統制”,比如法國就是半總統制國家,習慣上“總統主外、總理主內”,因此法國的總統和總理通常都很有“存在感”。
現任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同樣是內閣制共和國,德國總統也遠不如總理有名,但同樣並非沒有總統。
回覆列表
印度國體為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政體為議會-內閣制,總統、總理俱全。總統為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更多執行禮儀活動。總理執掌行政大權,擔負國家內政外交安全職責。
印度總統有名“無實”(權力),由間接選舉產生印度政治制度來自宗主國英國,後者將一整套資本主義的政治法律制度留給南亞大國。印度一如英聯邦內各個國家,實行議會民主制,總統非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兩院及各邦議會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
現任印度總統為來自人民黨的拉姆·納特·科溫德,他於2017年7月起就職(為第14任),任期5年,可以競選連任一屆。
總理擁有實權,獨立至今全球只聞印度總理,沒有總統的印記從開國總理尼赫魯開始,到他女兒英甘地、外孫拉甘地,三人均來自印度國大黨。現任總理莫迪來自印度另一大政黨人民黨,此前率領印度跨越核門檻的瓦傑帕伊亦屬人民黨。
印度議會人民院議員由全民選舉產生,獲勝的多數派政黨擁有組閣權,其領袖出任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