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34326997784

    明清時期,隨著城市的擴大,人口的增多,適合市民生活的說唱藝術在宋元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種類之多,影響之大,都是空前的。較有影響的種類有以下幾種:

    鼓詞——鼓詞是明清時期流行於中國北方的說唱形式。鼓詞的演出形式是表演者邊演唱邊擊鼓板,伴奏用大三絃,其前身是宋、元鼓子詞、詞話。鼓詞的唱詞以七字句為主,輔以十字句,唸白用詩詞格式,不論說或唱都很注重吐字行腔。常表演篇幅較大的歷史故事,比如現存最早的鼓詞傳本是明代後期刊印的《大 唐秦王詞話》、《楊家將》、《忠義水滸傳》、《封神演義》。

    子弟書——“子弟書”是從鼓詞派生出來的,大約興起於清 乾隆、嘉慶年間清閒的八旗子弟中。一些文人作家的創作促進了它的發展,並有西韻和東韻之分。代表作有:羅松窗的《紅拂私奔》、《杜麗娘尋夢》;韓小窗的《露淚緣》、《長坂坡》;石玉昆 的《三俠五義》等。因子弟書的詞語過於雅馴,音樂沉於和緩,流行的範圍極窄,故不到百年就衰亡了。 大鼓——清代中葉在山東、河北一帶興起了一種被稱為大鼓的說唱形式,至清末,在全國各地逐漸發展至十餘種。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的,道光、咸豐年間流行在 河北一帶。藝人馬三峰在對大鼓進行改革時,把戲曲、民歌中的 腔調和板式融進大鼓的唱腔中。伴奏樂器由小三絃改為大三絃,用鐵片代替木板,使西河大鼓日益走向成熟,並對其他鼓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梨花大鼓流行於山東城鄉,又名“山東大鼓”,演唱者的伴奏樂器除鼓之外,另用兩枚犁鏵的碎片擊拍,梨花是犁鏵的轉音。梨花大鼓的著名藝人有:“北口”流派的創始人郝老鳳,其風格渾厚質樸,咬字有力,富於鄉土氣息。“南口”流派的創始人王小玉,其風格剛健、明快,唱腔婉轉、華麗,長於抒情。京韻大鼓,又稱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礎上,與子弟書相結合,汲取京劇、梆子腔等發展而成。由於它在演唱上以京 音代替方言,並借鑑和吸收京劇及其他劇種的唱腔,故而得名。主要流行於北京、天津一帶。伴奏樂器有:三絃、四胡。曲調流 暢,跌宕起伏,字正腔圓是京韻大鼓的突出風格。著名藝人是劉寶全,他對發展、豐富京韻大鼓做出了卓絕的貢獻。

    彈詞——明、清中葉流行於中國南方几省的一種說唱形式,來 源於宋代“陶真”。現知最早的彈詞本是元末楊維楨的《四遊記彈詞》。此時還出現了一批有成就的彈詞藝術家,陳遇乾、俞秀山、馬如飛並稱陳調、俞調、馬調三調,陳調蒼涼豪放、俞調委婉動 人、馬調雄健質樸,他們對彈詞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明清時期的說唱除以上幾類外,還有“道情”、“琴書”等 種類。

  • 2 # 使用者9363880265214

    清時,鼓詞作為一種說唱藝術行書,主要流行於北方,比如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這些地區成為鼓詞的重心,南方則以溫州鼓詞為代表。但是鼓詞並非起源於清代,應追溯到更早時期。不過作為一類通俗藝術,鼓詞受到當時正統派文人的輕視,因而在後者主導的史籍記載中幾乎見不到鼓詞的相關記載,鼓詞具體起源時間也成為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清慶親王奕劻為什麼稱為“裸官”?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