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淮北姐姐

    種植土豆的最佳間距,行距60至70釐米,株距20至25釐米,每畝栽植4000株,需要暑種300斤。

    1.選好田地:

    選擇一塊適合種土豆的田地,地勢要平坦,然後選有利於澆土豆的水源。不要用重茬的田地,重茬的田地,土壤裡有滋生的細菌,會給土豆帶來病害。

    2.準備肥料:

    準備好發酵好的有機肥,氮肥,磷肥,和鉀肥。

    3.整理土地:

    我們把準備好的肥料,均勻的撒在田地裡,然後進行深耕細作,細作過後,開始起壟,土豆的起壟有兩種,一種是65至70釐米的小壟,大壟是80至90釐米,株距是25至30釐米。

    4.準備種植:

    把準備種植的土豆,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催芽,等到土豆發芽後,我們把發芽的土豆切成塊,每塊切好的土豆上面,要保持有3顆嫩芽。然後準備種植土豆,把切好的土豆放在穴裡,適當的澆點水,等水入土後,然後封上土壤即可。

    5.進行管理:

    1.等到土豆的幼芽出土後,如果天旱,就要適當的澆水。澆水的時間,最好選在早晚進行。以免土豆被Sunny的傷害。

    2.澆水過後,等到田地不粘的時候,用鋤頭把土壤翻一遍,這樣既能清理田間,好多剛長出來的雜草,還能保持土壤裡的水分。

    6.收穫:

    到了六月份,就是土豆收穫的季節,人們就能吃到,新鮮可口的土豆了。

  • 2 # 晴格格在東北

    你好,我是晴格格,土豆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下面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國的南北氣候相差比較大,所以種植土豆的時間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最好是適時早播,不然會影響到土豆的生長和發育。在播種前半個月左右,要把選好的土豆种放在有一定光照的地方進行催芽,切忌Sunny直射,保持催芽地的溫度為15-20攝氏度左右,如果有地窖的話,可以直接放在地窖裡進行催芽,因為地窖裡的溫度是相對比較高的,催出的芽點最好是0.2釐米左右,不能超過0.5釐米,否則在切塊的時候很容易使芽點受到損壞。

    土豆的種植方法只要有以下幾點:

    1. 土壤:土豆喜歡微酸性沙性的土壤,要求土壤肥沃、疏鬆;

    2. 管理:土豆澆水的時候需要小水勤澆,保持溼潤;土豆進行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土豆苗高10-15釐米的時候,第二次在苗高25釐米的時候,第三次開花的時候。每中耕一次培壟一次,保持壟溝;

    3. 間苗:每窩土豆只保留一棵壯苗,其餘的幼苗需要及早清除。

    4. 追肥:土豆追肥的時候需要使用適量的氮肥,增加鉀肥。第一次出齊幼苗以後,每畝使用氮肥10千克,第二次苗高20釐米的時候,每畝實使用氮肥15千克,第三次開花時每畝使用氮肥25千克。

    5. 防治:土豆開花的時候噴施多效唑,五月上旬噴施吡蟲啉,連陰雨天噴施甲霜靈,土豆徒苗噴施硫酸鎂溶液,土豆苗發黃的時候噴施尿素溶液葉面肥。

    土豆在種植的過程中,最講究的就是行距和株距了,行距和株距過大過小都會影響土豆的單產水平。收穫塊莖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株行距決定的,比如間距越小,塊莖也越小。主莖在田間分佈越均勻,塊莖大小也越均勻。另外,只有當土豆的葉片儘快達到最大田間覆蓋率才有希望獲得高產,株距行距要是過大,達到最大田間覆蓋率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土豆的產量也會大受影響。

    到底多大的密植更科學更合理?現在,對土豆株行距都是用單位面積的主莖數來表示。通常來說,每平方米最佳的主莖數為15-22個,如果採用90釐米的行距的話,最佳的株距為15釐米左右。

  • 3 # 努力就好

    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對其商品性有很大影響,種植過稀,產量低,光能利用率低,過密,互相遮陰,薯多而小,產量同樣高不了,因此,馬鈴薯的合理密植,提高大薯率尤為重要。

    要想合理安排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得從土壤肥力,馬鈴薯的品種,生產目的,及栽培方式等方面來考慮。

    一,土壤條件

    土壤肥沃,水肥條件充足,可稀植,土壤貧瘠,乾旱少雨,可適當密植。

    二,品種條件

    馬鈴薯有很多品種,株高,分枝能力等都不盡相同。早熟品種株矮,分枝少,可適當密植,常用行距為60釐米,株距為20–25釐米,土肥水差時,可適當縮小株行距。中晚熟品種株高,分枝力強,可適當稀植,在水肥條件好的地塊,一般株行距為25x90~100釐米,旱薄地可適當密植,株行距為20~25x80釐米。

    三,生產目的

    馬鈴薯可以繁種,可以食用,可以加工等,用途不同,種植密度不一樣。種薯要求塊小,可密植,商品薯和加工用薯,要求個大,可稀播,加大株行距。

    四,栽培條件

    馬鈴薯可單壟單行種植,也可單壟雙行種植。單行種植可採用株行距為20x60釐米,雙行可採用25~25x90~100釐米。

    此外,有種薯切塊播種,也有整薯播種的,切塊的可稀一點,整薯的可密點。地膜覆蓋的,或者是套種的,可密一點。

    總之,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種植模式和種植目的,對馬鈴薯種植密度的要求差別很大,在生產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 4 # 農學博士教種植

    1、播種密度

    春季種植土豆,最佳的播種株距為30釐米、行距為60釐米,最適宜的播種密度為每畝土地4000株,如果是秋播土豆,需要採用的株距為25釐米、行距為55釐米,最佳的播種密度為每畝地5000株左右。

    2、播種方法

    在一般情況下,土豆的栽培,要進行地膜覆蓋。主要栽培方式為壟作式,壟高為30釐米。在春天栽培土豆時,要挖溝起壟,深度在4釐米為宜,然後開始開溝,在溝中,按照之前的株距擺放好薯塊,薯芽應該與溝底緊接,在完成播種之後,應該及時平壟覆土,最後做好地膜覆蓋工作。秋天種植的土豆,要先挖溝起壟,深度為3釐米最佳,完成播種後,需要及時進行覆土。

    3、肥水管理

    在土豆出苗前,就需要及時進行肥水管理,主要是為了提溫保墒,保持土表的溼度。在土豆出苗到團棵期的時候,要進行肥水管理,利於保墒生長。在團棵到開花的這一階段,主要是保墒。在結薯前到中期,土壤要保持溼潤的狀態。但為了收穫後貯藏方便,需要在最後的結薯期,減少澆水次數。

  • 5 # 寧寧說的話

    在我們甘肅農村老家種植洋芋的時候確定行距與間距,就是用既簡單又直接的“土方法”用腳丈量。

    1、 在我甘肅農村老家種植土豆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犁耕牛拉,方言就是(guang);第二種方法就是簡單的用鐵鍬挖一個坑直接種下去。

    2、 用犁耕種點種土豆的時候,這個行距就是簡單的一犁的寬度,至於這個株距也就是一隻腳的長度;那麼用鐵鍬簡單的挖種,行距是一隻半的腳,當然一隻腳的行距也是可以的,至於株距就是單純的一腳距離。

    3、 這個用腳丈量的距離就是成年人的腳部長度,一般就是在35至40釐米這個區間左右,這既是一個簡單的丈量,當然在農業種植生產中是比較簡略的,因此大家對於這個距離不必過多的計較。

    4、 洋芋種植的行距與株距就是一個整體的種植密度,咱們按照一畝來算,最佳的一個標準就是在13000至15000株左右,當然這個值是專門種植土豆的農民得出來的。當然在我甘肅老家裡面種一畝土豆的說實話,除過定西地區以外,還真是不好找出第二個了,我老家平涼地區一般種植一整畝的土豆還是比較少的,就拿我家來說吧,今年在3月份點種土豆的時候比較散,是在剛移栽的蘋果園裡面隨便點種了有100株左右,當然這個株距是在30釐米也就是一腳左右,至於行距,只有更寬,沒有更窄。

    總結

    土豆在種植的時候,株距和行距就是“一腳”的距離,其實這個對於規模化種植的要追求一個整體的密度,這個還是比較規範和標準的種植區間,至於像我家那樣散種只供自己家吃的朋友們,就隨便點種,不必過多過於精確的追求行距與株距,這也主要得益於土豆生長對於環境的要求沒有那麼的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董事長為什麼不是任正非而是孫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