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詞上仙

    老子的《道德經》分上下兩部,前三十七篇為上部《道經》,後面四十四篇為下部《德經》。所以第六十七章屬於《德經》內容。

    《道經》屬於哲學層次的世界觀人生觀內容,表現的是老子對“道”的理解和認知,而《德經》屬於哲學層次的方法論的內容,是對《道經》具體化的實際運用。

    明白這個總綱,就方便我們具體來理解第六十七篇的內容了,全文釋義如下:

    天下人都認為我所說的“道”廣博宏大,似乎與任何事物都不相似。正因為“道”的內涵廣博宏大,所以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來比擬的。若“道”真的可以用任何事物來“具象化”,那麼慢慢地“道”也就不是真正意義的“道”了,“道”的內涵會逐漸變得狹隘而“具象化”!

    我有三樣法寶,一直秉持擁有:一個是仁慈,一個是儉省,一個是不爭先(此處可引申為不爭第一,即不爭首領)。剛直如劍鋒容易折斷,而仁慈如鈍刀無刃,沒有刀刃,則不容易折斷,所以,仁慈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揮霍不吝惜,則容易失去,而儉省則蓄積的更多,所以只有儉省才能擁有的更加廣博;不與萬物爭強好勝搶第一,則與萬物無所衝突,則受萬物所擁戴,所以不爭第一,反而能成為萬物的第一(首領)。

    如今,世人捨棄仁慈而想追求勇武,捨棄儉省而想追求廣博,捨棄退讓之心而想爭做首領,這是必然走不通的!

    以仁慈之心施及萬物,則萬物感恩戴德,所以為之奮力而戰,仁義之師必然氣勢如虹容易勝利,為之防守城池,仁義之師必然齊心協力防禦,城池自然更加堅固。上天要救助的人,就會賦予他仁慈之心,他將仁慈之心惠及萬物,則萬物感其“仁德”,而願意為其全力守衛保護他。

    透過上述釋義,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充滿了老子辯證的思想,仁慈的,反而更加勇武;儉省的,反而更加廣博富足,退讓的反而爭先了。

    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為人處世上,不僅不與他人相爭,反而退讓、善待他人,則他人感念你的善意,反而會極力回饋你的善行。

    比如甲、乙、丙三人有資格競爭一個職位。丙平時與人為善,和甲乙同事關係都不錯,給上司的印象也很好,然而丙卻不願和大家爭,主動退出競爭職位,甲乙不擇手段競爭,最後僵持不下,都不願對方得逞,而這時丙卻成為甲乙都能接受,上司也滿意的最佳人選了。最後,不爭先的丙,反而眾人擁護地先上位了。

    所以,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2 # 愛上讀書寫作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是老子道家學說中,對“道”的最好詮釋,其中“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所謂三寶,更是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頂級智慧。

    關於人們對“道”難以理解的問題,老子三言兩語就詮釋清楚了: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意思是說,世人都認為我說的“道”很偉大,簡直難以想像道具體為何物。正是因為他偉大,所以才不具體像什麼。如果“道”真的具體像什麼,那“道”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可以執守並且保全“道”: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既然老子說,三件法寶可以執守並且保全“道”,那麼人生在世,若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讀懂堪稱人生寶典的“三寶”,所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頂級智慧。

    不兇狠殘暴,慈愛的人,反而更能變得勇敢,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大愛無疆,仁者無敵,慈愛是眾德之首。老子強調:慈是三寶中的重中之重,只要擁有慈愛之心,就會戰必勝,守必固,行必果。

    道是愛的源頭,而愛是獲得一切的前提和關鍵。慈,就是愛,這是“道”最根本的要求。

    一個人只要擁有慈愛之心,就會變得勇敢無畏,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在綿綿不絕的柔慈和愛意中,迸發出像水一樣摧枯拉朽的力量,最終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不奢侈享樂,儉樸的人,反而更能自律,變得富有。

    興於勤儉,亡於奢靡。古往今來,大凡功成名就之人,必都具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美德,他們知道貪圖奢侈享樂,必然導致衰敗和滅亡的道理。

    所以老子強調:儉樸才能擴增。

    儉樸的人,懂得節制和自律,能夠有效而又循序漸進地利用資源,不盲目擴大影響力和疆域,而是持續發展,累積財富,最終變得富有,甚至得到可參與管理道的產業——天下。

    不爭強好勝妄出風頭,不敢為天下先的人,反而更能謙遜,所以能成大器。

    先人後己,謀定後動。真正成大事者,都是藏其鋒芒,收其銳氣,謙遜收斂之人。他們不會為了彰顯自己,而在世人面前爭強好勝妄出風頭。而是順應環境,在低調的審時度勢中,潛移默化地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最終取得最大的成就。

    難怪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不敢為天下先的人,謙遜卑下,不作萬事萬物之首,因為不居前爭先,看似與世無爭,對別人沒有任何威脅,反而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擁護,所以才成為眾人擁戴的官長,成為大器之人。

    老子的“三寶”告誡我們: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慈愛只剩下勇敢,失去了儉樸只追求擴增,失去了謙卑只顧去搶先,那麼就離死亡不遠了!人生註定必敗無疑。

    所以,一個人要想在世上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深刻領會: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堪稱人生寶典的“三寶”,所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頂級智慧。

  • 3 # 布衣閒人10

    (67)《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如何解讀?給我們什麼啟示?

    先看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一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大意):

    天下人都說我的道太大了,大得好象什麼也不象。我的道正因為太大,所以才什麼也不象。如果它象什麼,它就變得渺小了,就不是道了。我有三件寶貝,應當持有和珍惜它:一是寬容(和善);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爭先於天下。能寬容(和善),所以就會變得勇敢;能節儉,所以就會變得寬裕;不敢與天下人爭先,所以就能成為萬物之首。如今,有的人舍掉寬容(和善),好勇鬥狠;舍掉節儉,奢侈無度;舍掉退讓,事事與人爭先。這走的就是一條死路啊。寬容(和善),打仗就能取勝,防守就能牢固,連老天也會來救助你,實際上寬容(和善)就能保護自己。

    簡要解讀:

    老子在這一章裡講了以下幾層意思。

    一是講“道”很大,大到什麼也不象,無形無狀。如果“道”有形有狀,象點什麼,那就趨於渺小而不是“道”了。大,是老子給“道”命的名字。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先天地生,大到涵蓋天、地、萬物,寂兮寥兮,有物混成,獨立不改。這就是“道”之大。

    二是講“道”雖然大到似乎什麼也不象,但是“道”有三寶,且持而保之。“道”持而保之的三寶,一是慈;二是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所謂慈,就是寬容和善。“道”“為天下母”,故慈。母親對子女向來是寬容和善的,無論子女有什麼缺點、錯誤和不足,母親統統能夠寬容,總是和善地勸導、教育,而不苛責。“道”做為“天下母”也是這一樣,對天下萬物總是採取寬容和善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就能明智、剛強、果敢。所謂儉,是說只要持儉,就能擴大展開,無所不為。具體來說,儉,就是含藏培蓄,就是節省、無求,就是剋制、不肆為、不放縱,這是“道”的重要特徵之一。只有按照“道”的要求,持儉,含藏培蓄,天下不匱,就能經常保持寬裕,就能長治久安,人民就能過上安寧、富足的日子。所謂不敢為天下先,就是不與天下人爭先,就是謙恭、卑下、不爭、退守。“不敢為天下先”,是“道”的又一重要特徵。“不敢為天下先”,與“道”的“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一致的。老子告誡人們,只要“不爭”、“不為天下先”,自然會成為天下萬物的首領。

    三是如果背離“道”,捨棄寬容和善,一味地好勇鬥狠,捨棄節儉,奢侈放縱,貪慾無度,捨棄“不敢為天下先”,不甘於卑下,處處爭名逐利,就是死路一條。

    最後,老子指出,戰勝敵人靠的是寬容和善,防守牢固靠的也是寬容和善。奉行寬容和善,就能保護好自己,老天也會來救助你。

    在這一章裡,老子強調的“三寶”,是從“道”中推演出來的,是對“道”與“德”的社會意義的總結。“道”之三寶,遵之則昌,舍之則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時明月中,如果沒有蓋聶的介入!衛莊帶領流沙能團滅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