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拙視界

    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及畫家情緒:1937年,畢加索接個大活兒,當年的世博會於法國巴黎舉辦,西班牙自然也是想搞點拿得出手的東西來鎮館,於是他們靈光一現想到了畢加索,他們邀請畢加索為祖國的展館臨時創作一幅壁畫出來。不過,剛一接到活兒的時候,畢加索還並沒有確定作品的創作主題。當時,西班牙正處於內戰時期,而就在1937年4月,德軍禿鷹軍團的轟炸機受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命,於光天化日之下,悍然空襲了西班牙共和黨控制之下的巴斯克地區重鎮格爾尼卡。身為共和黨支持者的畢加索在獲悉了這次對毫無防備的平民的屠殺之後,義憤填膺,於是西班牙館的壁畫主題便隨之產生了,恰逢其時的世博會正好讓畢加索有機會將格爾尼卡人民所遭受的暴行公諸於世,一代名作《格爾尼卡》便這樣誕生了。

  • 2 # 九品侍衛

    謝邀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畫的作者畢加索,他的全名是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是西班牙的畫家、雕塑家。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收藏於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該畫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暴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採用了寫實的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加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

    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拖著畸形的腿衝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隻斷了的手上握著斷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畫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馬為構圖中心。畫家把具象的手法與立體主義的手法相結合,並藉助幾何線的組合,使作品獲得嚴密的內在結構緊密聯絡的形式,以激動人心的形象藝術語言,控訴了法西斯戰爭慘無人道的暴行。

    順便說一下2014年,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紹拉導演拍攝了電影《33天》,該電影講述了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的過程,有時間的小夥伴們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

  • 3 # 黑龍江邊的沙子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畫的作者畢加索,他的全名是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是西班牙的畫家、雕塑家。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他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史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佔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

    《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收藏於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該畫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暴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採用了寫實的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加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

    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拖著畸形的腿衝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隻斷了的手上握著斷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畫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馬為構圖中心。畫家把具象的手法與立體主義的手法相結合,並藉助幾何線的組合,使作品獲得嚴密的內在結構緊密聯絡的形式,以激動人心的形象藝術語言,控訴了法西斯戰爭慘無人道的暴行。

    順便說一下2014年,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紹拉導演拍攝了電影《33天》,該電影講述了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的過程,有時間的小夥伴們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

  • 4 # 街機中國網

    《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最著名的作品,描繪西班牙內戰時期格爾尼卡被德軍轟炸機轟炸為平地的慘景。  前日,30名專家對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做了分析,其中有129處細節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格爾尼卡》如果再無限制地到處做展覽將被徹底損毀。  《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最著名的作品,描繪的是西班牙內戰時期。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這幅反戰名畫曾在世界各地展出,此後又在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待過一段時間,據專家說,大部分的損毀是在畫從牆壁上取下來,捲起打包搬運時造成的。  目前,在這幅畫是否要運往格爾尼卡的問題上,西班牙博物館界更是吵得不可開交,巴斯克地區堅持要求展出這幅畫,如果永久收藏不行,那就做短期展覽。  同病相憐  畢加索三名畫被劫後失蹤  相對《格爾尼卡》,另三幅畢加索的作品雖然也遭遇了不幸。上週巴西警方找到了上月在光天化日下劫走的畢加索名畫《畫家和模特》,不過,一同被劫的另三幅名畫依舊不知去向。  6月12日,三名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闖入巴西聖保羅博物館,搶走了畢加索的《畫家和模特》、《米諾陶洛斯、酒鬼和女人》以及另外兩名巴西知名畫家的作品,總價值約在63萬美元左右,另外三幅被盜油畫依舊不知去向。

    帕勃洛.畢加索(1881-1973)是立體派繪畫的旗手,然而,他的意義不僅在此,他是歐洲現代美術的大師,是本世紀的藝術偉人。他的藝術影響了各種流派的產生和發展,但他自己卻不侷限於某一流派。他不斷創新,從未滿足過,終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各種藝術形式。他一生創作的油畫、版畫、雕塑、素描、拼貼等各種形式的作品有六萬多件。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加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這幅被載入繪畫史冊的傑作《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這幅畫運用立體主義的繪畫形式,以變形、象徵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在法西斯獸行下,人民驚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慘情景。畫面左側,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懷抱因戰爭而死去的嬰兒仰天哭喊,她的身後立著一個恐怖的牛頭,牛臉上流露出殘忍的獰笑。根據畢加索曾在其他繪畫作品中以牛頭表示邪惡的習慣分析,這個牛頭代表了法西斯的殘暴和黑暗。畫的中間部分,一匹被刺傷的馬昂頭張著嘴,發出哀鳴,據畫家本人說,這匹馬象徵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難的西班牙。馬的身下躺著一名死去的戰士,他的右手握著被折斷的劍,劍旁有一朵鮮花,這朵花是對死去戰士的悼念。一個婦女從窗子裡探出身體,右手舉著一盞油燈,油燈的左上方有一盞像眼睛似的電燈,燈光像鋸齒一樣射向四周,這些象徵揭露,畫家要將這一切罪惡和黑暗置於光照之下,讓全世界都明瞭。畫面右側,表現了由於轟炸,一個女人從樓上跌下,她舉著雙手,抬頭向上呼救。整幅畫用黑白灰三色繪成,錯綜複雜的黑白灰色塊造成畫面陰鬱、恐怖,不規則的線條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和動亂的感覺,畫面沉重又壓抑,充滿了悲劇氣氛。這幅畫控訴了法西斯的罪惡,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了悲哀和同情。這幅畫曾到挪威、英國、美國各地展出,反響非常強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德蒂眼中的朱婷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