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關說

    戰國時期各個國家打仗打的是什麼,是人口,是後勤保障。

    戰國的前中期,是魏、楚、齊爭霸的時候。各國拼命的增加人口,但如何增加呢,靠自然增長,肯定不現實,只能拼命的從其他國家吸引人口。最好的一個名片就是首都。

    魏國的貴族大部分都在安邑,講首都遷到大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貴族對國君的制約,加強中央集權。

    魏國的國策是經略東方,東方是富庶之地,有人口、有糧食,當然遷都大梁獲得的經濟收益更高。

    魏、齊、楚包圍的淮泗之地是經濟發達地區,糧食產量和人口規模更高,三方競爭激烈,首都在大梁,可以更快的將軍隊運到前線,而且後勤保障也容易、代價也低。

  • 2 # 絕對一刀

    梁惠王的遷都大梁徹底埋葬了魏國

    魏國遷都是由魏國高層決策圈的格局問題決定的。我們以當時最高決策執行者梁惠王的角度來看帶這個問題就會逐漸明朗了。在梁惠王接過大權初期,整個戰國形勢是魏國一家獨大。魏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導致梁惠王認為即使遷都到任何地方,別國在軍事上也不是魏軍魏武卒的對手。即使在軍事方面即使是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國可以說被魏國徹底打殘了,幾百裡河西之地被魏國強佔,秦國盡起全國之兵五十萬也打不過幾萬魏武卒!所以不存在什麼被秦國打怕了一說。當時的梁惠王以此認為近在咫尺的西部秦國已無法威脅魏國,自然可以放心遷都。

    在經濟方面呢,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問題。在古代一個國家朝代強盛時間超過三四代人便是很了不起的了,但往往會在這之後走向衰落。這往往是當時古代的落後生產力決定的,想來那魏國從魏文侯至梁惠王慘敗前強盛的這段時間。魏華人丁興旺,連戰連捷,且多是以少勝多的戰績,作為首都的安邑越來越要承載更多的人口,也就是古代版“城市病”嘍!安邑地區的農業發展條件哪裡比得上中原大平原上的大梁,也就現在的開封。開封地處平原交通便捷,水運灌溉漕運十分便利,糧食產量肯定遠高於安邑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當時中原各國眼中的肥肉就是中原地區的那些小國,如宋國等。他們這些國家人口多,土地肥沃但軍事實力很弱,沒有戰略縱深,只需一戰大勝幾乎就可達到滅國的效果。對中原小國的征伐可以說是獲利百倍不止! 更何況魏國已將秦國打殘,有威脅的大國就剩下齊楚了,以大梁為都城,直接處於中原核心地帶,更易於爭奪中原霸權!在魏國強盛,其餘六國弱小時,魏國對齊國和楚國採取攻勢戰略的情況下出兵進軍距離更近,耗時也短!

    簡單點就類似於明朝的“天子守國門”,都城擁有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核心部分。魏國將大梁作為新都,戰略態勢很明顯:魏國的尖刀將盡全力刺向中原,奪取中原的土地、人口壯大自己!自古“涿鹿中原”可不是空穴來風哦!

    但是這些遷都理由都建立在魏國強盛的基礎條件上的!

    最終魏國敗於自身的發展戰略上,在優勢局沒有痛打落水狗,徹底消滅秦國,若得以僅據秦國之地,魏國將最有可能統一六國。梁惠王拘泥於春秋時期的爭霸模式,沒有全力進行滅國大戰,糾結於眼前之利。為了爭奪所謂的中原膏腴之地,相繼觸怒了齊楚,還有之前的三晉盟友,韓,趙。當實力不如魏國時,各國忍氣吞聲,埋頭進行變法革新積攢實力,待到魏國經歷了馬陵桂陵慘敗後,大梁城此前距離周邊大國近的優勢,變為劣勢,四面受敵遠離了自身戰略縱深,無險可守,坐待圍城。此為攻守異形也!

  • 3 # 醉愛侃足球

    安邑,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都城,它坐落於黃河北岸,地處黃河與汾水的交匯處,城池堅固,易守難攻,而且農耕非常發達。雖然沒有大梁富庶繁華,但在老安邑人看來,這裡有天然的優越感,因為當時的安邑是大魏國的權勢中心,是國都,是王城!

    (安邑古城遺址)

    公元前361年,魏國從安邑遷都大梁。安邑易守難攻,可為什麼魏惠王要決意遷都無險可守的大梁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安邑地處陷阱,被秦、趙、韓三國包圍。

    在多次征戰中,魏國的國都安邑屢次遭受威脅,一旦秦國、趙國和南韓聯合起來攻打魏國,安邑是隨時可能被攻破的。圍魏救趙,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吧?無論魏國如何強大,無論魏國的戰線拉多遠,只要有一國軍力把安邑圍起來,那魏國的都城就岌岌可危。雖然安邑易守難攻,但臥榻之側豈容有他人鼾睡?

    (春秋戰國地圖)

    二、大梁是魏國第一大城,地處平原,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自李悝變法以後,大梁成了魏國最大的城市,地處黃河南岸,和北岸的安邑遙相望,雖然不是王城,但這裡的城市規模實在大氣磅礴。大梁在豐腴的平原之上,南邊是逢澤大湖,北邊是黃河,水陸皆四通八達,這裡是中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各大商賈和能工巧匠紛紛入駐,商鋪林立,文風昌盛,連各國的名士也爭相開館辦學,說它是中原地區的文明中心一點也不為過。天時地利人和,在大梁建都確實非常合適。

    三、魏王想擺脫安邑貴族制約。

    (魏惠王劇照)

    既然安邑曾是王城,這裡有老貴族們權勢一般都很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魏王的發揮,魏惠王此舉意在擺脫貴族制約,加強中央集權。

    對魏國威脅大的是齊國和楚國,當時的大梁確實無險可守,但魏國遷都大梁以後,也進行了一系列的鞏固錯失。

    首先,魏國將平丘、戶牖、首垣和軹道這幾個地方拿到手,這是魏國拿地和南韓換的(南韓弱小,迫於壓力,不得不換)。隨後又向趙國換來了泫氏,這是河東和河西的交通要道。有了這幾個地方,大梁的幾個板塊聯絡就更緊密了,再沒有薄弱的地方,把幾個不好控制,或者說不重要的地方送出去,換來了非常重要的軍事據點和交通要道。如此一來,魏國的形勢就一片大好。

    (大梁城旅遊區)

    其次,遷都大梁後,魏惠王將這裡的城池修建得非常宏大,城池更加堅固。大梁都城周長30多里,高約5丈,設12個城門,四面都挖有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從此以後,大梁成了戰國時期最大,也是最堅固的都城,只有齊國的都城臨淄能與之相提並論。

    總之,趨利避害是人和動物最基本的特徵,所以筆者認為,至少在當時看來,魏國遷都大梁是明智的選擇,此舉也讓中原各國的競爭更加激烈。至於魏國一步步走向衰亡最終滅國,這是後續很多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 4 # 錢多多讀文史

    自“三家分晉”後,魏開始有了根據地,經魏文侯、武侯兩代,魏得到了發展壯大,到魏惠王手裡,自然想更進一步。

    魏國的都城原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偏處晉南一隅,土地貧瘠,西邊與秦國以黃河為界,迴旋餘地狹窄,極易受到秦韓兩國封鎖和攻擊。

    基於此,魏惠王將目光轉到了中原核心地區——大梁(今河南開封),意圖東進。

    有人曾推測魏惠王此舉有避強秦之意,據史料考證,此測應為魏遷都紀年有誤,秦之強在魏惠王后期,遷都大梁實在魏惠王即位初。因此,遷都大梁應是魏惠王欲王霸中原的戰略初衷。

    大梁處於中原地區的核心,可以讓魏國擁有更為肥沃的土地、更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的空間。遷都以後,魏惠王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規模宏大、堅固無比。

    魏惠王把大梁作為向四面開拓的戰略據點,廣築宮殿,大造苑囿,聚集人口,興修水利,使大梁城迅速繁榮起來。大梁城牆高大堅固,宏大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城內池寬沼廣,宮殿富麗豪華,街道寬闊通暢,景象一片繁華。

    魏惠王以大梁為中心構建水網,命人沿鴻溝修築從黃河南岸到圃田澤附近的內陸長城,把鴻溝當作“護城河”,以截斷秦、韓等西方強國沿黃河南岸進攻大梁的進軍路線。

    而在難以逾越的巨大湖泊圃田澤南端,還有著名的要塞榆關(今尉氏大莊頭一帶)卡住繞湖通往大梁的要道。這樣,由黃河、長城、鴻溝、圃田和榆關共同構成的西部防線就顯得非常牢固。

    魏惠王的水網建設,確實讓大梁擋住了多次進攻,並以此為據點,經略中原,稱霸諸侯,一時多少威風!

    然而,大梁成於水,也敗於水。

    公元前224年,衰敗下來的魏國被強秦蠶食無幾,王賁帶兵軍臨大梁。

    王賁到城下一看,嗬,好傢伙,城牆這麼高!外面還有鴻溝水深。

    怎麼弄?王賁也絕,他決了黃河水,淹了大梁城。

    末代魏王假劃舟出降,魏國滅。

    假若魏惠王泉下有知,也只能搖頭嘆息曰:想我大魏,成於大梁,亦敗於水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提升音樂欣賞能力,瞭解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