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
2 # 瀚墨尋夢
指頭畫一般稱指墨畫,是中國畫中以指代筆的特殊繪畫形式,作畫時,用指頭.指甲蘸水墨或顏料,在紙.絹上勾畫或間以手掌抹擦,以成影象的繪畫技法,指墨畫古己有之,但只有記載而無具體畫作傳世,清朝康熙年間的高其佩,在臨摹大量前人名作,打下深厚基礎,中年後大膽開創"舍筆而求之於手"的指墨畫,他的指墨畫均信手一揮而就,一生作畫不下五.六萬張,他可稱為指墨畫始祖,高其佩指墨畫兩幅。
高其佩之後,近現代國畫大師潘天壽對指墨畫進行了開拓創新,他30年代開始了指墨畫的探索,40年代初步形成了自已的指墨畫語言,50年代作品漸多,60年代是創作高峰,出了大量精品,他的指墨畫構圖奇崛,線條硬朗,氣勢豪放,善用各種點平衡畫面,他畫大畫,開拓用掌的方法,如畫荷葉有些是指掌並用。潘天壽指墨畫2幅。
潘天壽之後,指墨畫又在崔如琢手中進入一個新境界,崔是現今是全球成交價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在世藝術家,他的指墨畫氣勢雄壯,勁健灑脫,收放自如,墨色變化多端,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崔如琢指墨畫兩幅,後幅為飛雪伴春六條屏,230平方尺鉅作,2016年以3.06億港元成交。
另外介紹一位畫家的指墨畫,龔繼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63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擅大寫意花鳥,龔繼先畫指墨畫出於偶然,89年去新加坡辦畫展,在賓館無事,想畫畫未帶筆,隨意畫了些指墨畫解悶,快開展時參展作品因託運報關出差錯無法按時到達,開幕式有關活動己安排好不能變,著急中,主辦方見他畫的指畫,建議以這些畫頂替參展,他又趕緊借筆畫了幾幅畫,應付了開幕式,不料指畫好評如潮,全部售罄,於是他一發不可收拾畫起了指墨畫,他不拘泥指墨畫固有特點,而追求與筆寫如出一轍,他的指筆畫清雅,細膩,靈動,很耐看。
龔繼先指墨畫三幅。
隨著研究視野的拓展,高氏之外的指頭畫家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如畫派次帥朱倫瀚。遼寧省博物館藏《山水雜畫冊》,絹本,十二開,每開29.9×25.1釐米,為朱倫瀚小幀指頭畫精品,全面展現了朱倫瀚小幀作品的藝術風貌。
圖1 巫溪白鷺圖
《巫溪白鷺圖》(圖1)。以手指設色摹寫宋代院本,畫面溪水湍流,穿行山間,指法工整細緻,白鷺的神情、姿態刻畫入微,表現傳神。畫面右側有畫家行書題識:“摹宋人院本,朱倫瀚指繪。”鈐“朱倫瀚”、“涵齋”二印。程元章對題:“萬山重鎖水瀠洄,巫峽灘頭幾去來,磯上無人閒理釣,也曾白鷺啄蒼苔。天中程元章。”鈐“問心”、“元章”、“冠文”三印。
圖2 童子牧牛圖
《童子牧牛圖》(圖2)。描繪了早春原野,一童子伏於牛背,自在愜意牧牛的情景,畫面上部有畫家行書題識:“擬戴文進筆意,瀚。”鈐 “指頭畫”、“□意”二印。程元章對題:“草綠晴波處處芻,前途那復問榮枯,高攤牛背神何似,只認函關老子圖。警庵題於古藤書屋。”鈐“問心”、“元章”、“冠文”、“坦齋”四印。
圖3 晴翠掩軒圖
《晴翠掩軒圖》(圖3)。描寫了一幅高木濃蔭掩映草堂的春日小景,近樹濃墨強調,遠山淡墨暈染,濃淡溼枯恰到好處,形成了生動的墨韻,達到甚至超越了筆墨山水。畫面無畫家題識。鈐“朱倫瀚”、“涵齋”、“紫蘭山房”、“指頭畫”四印。程元章對題:“遠近春山翠萬重,高低雲樹暗千峰,晴窗啟處人何事,理罷琴書醉課農。汝南程元章。”鈐“雙清”、“程元章印”、“坦齋”三印。
圖4 疏柳芙蓉圖
《疏柳芙蓉圖》(圖4)。此圖描繪了秋夜皓月當空,芙蓉妖嬈盛放,柳樹葉疏泛黃,垂枝於花葉上方搖曳。畫面右側有畫家行書題識:“指頭蘸墨寫得,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倫瀚。”鈐“涵道人”、“筆墨之外”二印。程元章對題:“天高露冷月嬋娟,疏柳芙蓉共若仙,彷彿灞橋湘岸晚,殘霞輕落皓無煙。元章題。”鈐“溯洛堂”、“元章”、“冠文”三印。
圖5 擬古待渡圖
《擬古待渡圖》(圖5)。描繪了明淨澄澈的水面,一葉搖櫓小舟載三人徐徐靠岸,岸上主人攜侍從焦急待渡,人物造型極為傳神。畫面右側有畫家行書題識:“擬古待渡圖,倫瀚。”鈐“指頭蘸墨”白文方印。程元章對題:“何處行蹤何處津,江天曠漾坐生嗔,卻看舟子招招急,幾個飛航捷有神。己未六月汝南元章題。”鈐“雙清”、“程元章印”、“坦齋”三印。
圖6 老籜凌霜圖
《老籜(tuò)凌霜圖》(圖6)。此圖為朱倫瀚指頭蘸墨仿徐文長所作墨竹,全幅畫面僅畫兩竿竹,竹葉也極少,在畫面佈局上正應了“兩竿梢上無多葉,何自風波滿太空”。畫面左側有畫家行書題識:“擬天池生寫意,倫瀚指頭畫。”鈐“涵齋書畫”、“遠思”、“賞音於澹”三印。程元章對題:“新梢帶雨著輕寒,老籜凌霜只半竿,漫道狂風吹折斷,沖霄直已入雲端。元章。”鈐“月到梧桐上”、“程元章印”、“字貫文號坦齋”三印。
圖7 溪岸草堂圖
《溪岸草堂圖》(圖7)。此圖描繪了溪水岸旁,奇峰雜木,山塢人家置於山巒草樹間,意境清幽。畫面左上有畫家行書題識:“庚戌夏日指頭墨仿元人法,倫瀚。”鈐印“涵道人”白文方印。程元章對題:“曠遠神遊象外清,煙雲怪逐指頭生,延斜橫結千餘裡,泉樹亭臺不記名。程元章。”鈐“□□字”、“程元章印”、“坦齋”三印。
圖8 澗谷伏石圖《澗谷伏石圖》(圖8)。畫面僅指墨繪嶙峋巨石一塊,墨色渾然,背景空無一物,引人杳冥馳思。畫面上部有畫家行書題識:“我家西山陲,有石伏澗谷。蹲距如虎猊,清潤過瑛綠。苔發紛離披,泉聲蕩胸腹。一別三十年,幽棲何時卜。今於指上參,恍與神相遇。連朝風雨寒,蒼翠宛可掬。涵齋瀚。”鈐“冰暉”、“涵齋”、“倫瀚之章”、“遠思”四印。有收藏印“得賞此所抱,陶然樂性情”一方。程元章對題:“泉眼半乾苔半黃,雲根猶溼髓猶香。誰曾繪此輪囷狀,王宰還經五日強。仲秋一日。”鈐“琴友”、“元章”、“冠文”三印。
圖9 暮雲遠岫圖
《暮雲遠岫圖》(圖9)。此圖描繪了煙嵐相映的黃昏水畔,千里煙波、暮靄沉沉,巒嶺高聳雲表,畫面上部有畫家行書題識:“擬米襄陽,倫瀚。”鈐“倫瀚”、“涵齋”、“指趣”三印。程元章對題:“遠山多共暮雲平,清籟如從萬壑生,萬樹垂青遮老屋,可容高隱醉逃名,元章題。”鈐“月到梧桐上”、“程元章印”、“字貫文號坦齋”三印。
圖10 老木孤亭圖
《老木孤亭圖》(圖10)。描繪了秋山野嶺,古亭孤立,幾株老樹枯椏交柯,一側危橋將斷未斷,既無陳舟,也無人蹤。畫面右上有畫家行書題識:“倫瀚。”鈐“指頭蘸墨”、“涵齋”、“遠思”三印。程元章對題:“山空樹老一望秋,石斷橋危幾丈流。只道孤亭雲外結,天南更插數峰幽。安閒居士。”鈐“□□字”、“程元章印”、“坦齋”三印。
圖11 高士遊山圖
《高士遊山圖》(圖11)。描繪了僻遠清曠的野山幽谷,疏雲障月,遠處群巒隱見,近處荒草萋萋,二三巨石橫置,小路蜿蜒其間。畫面右側有畫家行書題識:“瀚。”鈐“涵齋”、“指頭蘸墨”二印。程元章對題:“緩步秋山可當車,輕雲障月失清虛。想經遊罷歸山去,仍看屋樑笑著書。上蔡程元章。”鈐“□□字”、“程元章印”、“坦齋”三印。
《枯木寒鴉圖》(圖12)。描繪了暮靄沉沉,老樹枯枝隱現,寒鴉三五隻棲於枝頭,十數只正欲飛離,意境蕭瑟寂寥。畫面右下有畫家行書題識:“己酉暮秋指頭畫於古香書屋,朱倫瀚。”鈐“瀚”、“指”二印。程元章對題:“誰雲好鳥不歸山,無數寒鴉向暮還,颯沓如聞聲陣陣,零星幾點得枝閒。坦齋元章。”鈐“琴友”、“安閒居”二印。
圖12 枯木寒鴉圖
《枯木寒鴉圖》題識“己酉暮秋”,《溪岸草堂圖》題識“庚戌夏日”,由此可以判斷,此冊約作於1729-1730年,作者50歲左右,時任浙江糧儲道職。《擬古待渡圖》對題詩後署“己未六月”,即程元章對題於1739年,在畫家畫成近十年之後。程元章生於1683年,僅小朱倫瀚三歲,二人同朝為官。程元章對雜畫冊中所有作品皆對題詩文,可見他對其的重視與喜愛。康熙皇帝也曾為朱倫瀚的指畫扇面題詩,並將此扇面賜予高麗國王,高麗國王極為喜愛,又以重金復求其指畫,為一時佳話。朱倫瀚的指畫作品在當時極受追捧,承蒙於上則嘉獎,流佈民間則多作為寶物被收藏。
這十二開作品指法嚴謹,畫風細謹古樸、清雅秀潤,代表了朱倫瀚超群的指頭畫造詣和別具一格的指墨風貌。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