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物新盤

    熟悉中國陶瓷史的藏友都知道,明代是中國青花瓷器燒製歷史上的頂峰。一般來說,明初永樂宣德二朝,由於皇帝本人喜好和政治經濟需要,燒製了大量的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器,這些瓷器由於胎釉俱精,繪畫又美,是中國瓷器美術史上的極美品。明朝一共十六位皇帝。早期為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位皇帝。中期為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五位皇帝(正統,景泰為一人,英宗朱祁鎮,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晚期為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六位皇帝。僅僅從瓷器燒製歷史來說,最精美的無疑是永樂宣德成化三朝。當時已經有好事者評論,首宣,次永,次成。意思是宣德第一,永樂次之,成化又次之。明代瓷器弘治以前注意修胎,胎釉俱精。單論精緻程度,首推成化。若論氣勢恢宏,非永樂莫屬。若論造型多樣,藝術感第一,則以宣德為最。

    明代瓷器,除了成化弘治以外,都比較大。坊間有云,“粗大明”,意思是大明的瓷器一是粗,除了成化,弘治兩朝以外,東西都比較粗糙。二是大,洪武瓷器有40多釐米的大碗。永宣有60多釐米的大盤,梅瓶,嘉靖萬曆朝器型更是碩大無比。歷代都有名品,洪武的釉裡紅,永宣的青花,寶石紅,成化鬥彩,弘治嬌黃,嘉靖萬曆的五彩,隆慶的回青,都是一時名品。為後世景仰。除去建文,洪熙,泰昌三朝時間太短沒有留下官窯器物,晚明天啟,崇禎萬業蕭條,瓷業走下坡路嚴重以外,明朝瓷器出現了一個“空白期”-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這個時期沒有發現一件帶有官窯年號款識的瓷器,也沒有發現紀年墓葬裡面有出土的準確斷代器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術界都以空白期視之。意思是陶瓷史在這段時間內是空白的。年前熱播的劉詩詩霍建華主演的《女醫明妃傳》電視劇,講述的就是空白期朱祁鎮時期的歷史故事。無數90後,00後青少年因為這部電視劇,而開始瞭解這段。

    宣德之後,大明王朝實施嚴格的海禁政策,昔日下西洋的寶船不再,自然無需燒造專門賞賚西洋番國的瓷器,景德鎮御器廠僅需燒造滿足宮廷之需即可,必然導致此時窯業規模縮減。因此,此時官窯燒造依然斷續進行,並非全部停止。例如《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六年(1441年)五月己亥“行在光祿寺奏……其金龍金鳳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饒州府造”。 又《明史·食貨六·燒造》載,正統六年“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龍缸。 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後來,景泰五年(1451年)有減饒州歲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記載;天順元年 (1457年)曾派中官赴景德鎮督燒瓷器;天順三年(1459)又有將原定燒造13.3萬餘件的瓷器準減8萬的命令。

    造成官窯青花瓷器生產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戰亂頻繁,宮廷的爭權和社會經濟的衰敗,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帝王興趣愛好的轉移,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正統時期,朱祁鎮年少即位,政由皇太后出,剛親政就聽信太監之言,御駕親征有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一度威脅到大明王朝。而明代宗朱祁鈺,於戰亂中被于謙等人推上皇位,景泰初年,國家動盪,戰亂未停,無暇顧及瓷業。後期則偏好銅胎掐絲琺琅製品。後世俗稱景泰藍,也就是因為景泰時期特別精緻而多見的原因。直到英宗復辟,天順之後,景德鎮瓷業才一挽頹勢,逐步恢復到前朝的規模來。

    據《明英宗實錄》載,正統三年(1438年)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窯場燒造官樣青花白地瓷器於各處貨賣,及饋送官員之家。違者正犯處死,全家謫戌口外。”因此,此時民窯與官窯的面貌區分應該非常明確,由於當時燒製的瓷器比起宣德時期已經劇減,所以沒有見到帶年款的瓷器,但是一些具有典型風格的青花瓷器,無疑是當時官窯燒製的精品。

    ”雲堂手“瓷器即是當時三朝官窯燒製的精品。當時繪畫有人物的圖象多見樓臺亭閣、琴棋書畫、攜琴訪友、仙人指路等內容。而且,人物大都活動在雲霧幻境之中,人物的臉部鼻尖突出。所畫雲層常迷漫天際,或從地上湧起,繚繞於亭閣之間,造成一種亦仙亦幻的氣氛。雲紋的輪廓線很寬,沿著粗線內側再用細筆畫數層連線的弧狀雲紋或渦狀雲,這種大片流雲紋的畫法,至景泰以後,演化為彈簧狀,而且,筆法也更加潑辣恣肆,層數也更多。這種畫法被日本陶瓷界稱之為“雲堂手”,為三朝所獨有。除了飄帶狀如意雲紋以外,尚有三眼蝌蚪雲紋、“壬”字形靈芝雲紋,和成“器”字排列的“壬”字雲與蝌蚪雲的組合等畫法。其總的特點是由宣德時的繁密而向成化時的疏朗相過渡。圖案花紋以纏枝和折枝的花草為多見,常見有纏枝蓮、纏枝菊、折枝牡丹、松梅竹等。本期的蕉葉紋多為連弧狀寬邊,主脈空勾留白,支脈畫成並列細斜線。松針早期為圓形,後期呈橢圓形。梅花早期多蓓蕾及半放的小花,後期則夾畫數朵大花。竹子早期竹杆空勾,後期改成一筆實線畫之。這個時期的柳樹條畫成條條直線,猶如斷續的雨點。動物紋中,常見麒麟、孔雀、犀牛、獅子和魚藻紋等。星象圖也較常見。

    器物底足從總的傾向來說有加寬的趨勢,足寬而深是本期瓷器的普遍特徵。瓶、罐類早期底部無釉。至後期,圓器多為釉底,砂底少見。碗、盤類器底足跳刀痕明顯。正統期胎體厚重為多,胎骨細白堅緻。釉色青白,釉層瑩潤,少數釉色泛黃,釉面有開片。至景泰胎質兼有粗細兩種。胎色由潔白向灰白轉變。釉色白中泛青,釉層肥厚如脂。至天順,胎色在潔白或灰白中,青味減少,白度增高,釉面平整瑩潤。器物的表、裡和底釉色調比較一致。此件大罐,即為空白期英宗朱祁鎮時期燒製的官窯精品。罐高32釐米,口徑19.5,腹徑34.5釐米,斜坡口,鼓腹。和元代大罐比,明顯的變高了,下腹部變大。在雲霧繚繞中,一名仕女在亭臺外的一塊地毯上翩翩起舞,三名男士一人擊鼓,一人吹笛,一人打著牙板伴奏。而一棵松樹後面,一名侍者打著宮燈,一名侍者舉著掌扇,一名頭戴金冠的男子正緩步前往舞蹈現場。從侍者的宮燈和掌扇看,此人身份極高。掌扇又稱障扇,晉崔豹《古今注。輿服》:“雉尾扇,起於殷世。高宗時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為王后夫人之車服。輿車有翣,即絹雉羽為扇翌,以障翳風塵也。漢朝乘與服之,後以賜梁孝王。魏晉以來無常,惟諸王皆得用之。”能用這個儀仗的非帝王莫屬。由此看來,此幅畫卷應稱為宮中行樂圖。畫的或許就是朱祁鎮本人,而翩翩起舞者,也許就是朱祁鎮。

  • 2 # 景德鎮羲雲

    明朝時期看年代,成化的豆彩,明早期的青花都特別具有代表性。看你需要什麼茶器,陶瓷包含擺件和茶器,都不一樣。

  • 3 # 域鑑

    括號雲明天啟開始出現 ,大量流行在明崇禎 、清順治,康熙也有。

    崇禎括號雲,是上下括號雲,順治是兩兩相對的括號雲。

  • 4 # 巴蜀藏居

    明瓷器主要器型:明代盤、碗、罐、壺等器型同元代一樣。明代玉壺春瓶、梅瓶、執壺、高足杯基本上保留著元代的造型,僅稍有改革。明代的盤、碗、圈足放鎝較寬,逐漸改變了元代大多數圈足內壁無釉的製作,圈足內外都施釉。宣德時的“宮碗”,口沿外撇,腹部較深,端重而實用,據近代傳,至名正德時,有“正德碗”之稱。宣德白釉茶盞,也是明代受歡迎的器物。永樂、宣德時較典型器物有小巧玲瓏的壓手杯、壺、小壺等,另有帶域外風格的雙耳扁瓶、雙耳折方瓶、天球瓶等。成化時總體傾向是小型器佔多數,鬥彩雞缸杯“天”字蓋罐是最典型器物。正德時胎骨、造型比成化時厚重,除常見盤、碗外、較大型的洗、尊、花插等也多見。嘉靖執壺變化較大,頸部加長,肩部與底部收斂,圈足高而微外撇,壺腹部成扁形。嘉靖、萬曆時突出成就是大型花瓶、大龍缸的燒造。同時,各朝方形器等進一步發展,如方鬥碗,方形多角罐,方盒、多層盒等。明代中後期,瓷器製品種類越來越多,如豆、屏風、圍棋、筆架、水滴紙、鎮紙等。明嘉靖、萬曆時瓷塑最多,主要是仙佛的塑像。明代外銷瓷中的“軍持”,也從元代的造型演變為器身矮胖和乳頭狀的流。清瓷器主要器型:清代瓷在類別和品種上都比明代有所增加,主要可分為三類。屬飲食類,盛器的日常用具——盤、碗、杯、碟、盅、壺、瓶、罐、洗、缸、插屏、枕、燭臺等。屬陳設玩賞類——花瓶、花尊、花觚、橋瓶、插屏、花盆、花托、鼻菸壺和瓜果,動物像生瓷,各類仿工藝品瓷和瓷雕、瓷塑等。屬於文具娛樂用具類——硯、水盂、印泥盒、筆筒、筆架、墨床、棋具、蟋蟀罐等。另外,還有各種仿古禮器,祭祀用具以及宗教

    搜尋

    同治民窯粉彩碗

    瓷器底款大全

    宋代鈞瓷底部

    清代黑釉罐

    陶瓷碗盤子2元批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甘果哪種品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