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泡麵Sir

    “炊餅,賣炊餅!”

    凡看過《水滸傳》的人,對武大郎賣炊餅肯定印象深刻。

    好吃的炊餅來嘍!

    現在小吃街上經常有賣“武大郎炊餅”,小小的攤位前人來人往。不過,這真的是《水滸傳》裡武大郎的炊餅嗎?

    炊餅是饅頭?

    在宋朝,炊餅可不是燒餅!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武松囑咐武大:

    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

    “扇籠炊餅”,扇籠是蒸籠,籠屜,說明這炊餅是在籠裡蒸熟的。宋代文人黃朝英在所著的《緗素雜記》中有明確說明:用火燒烤製作的麵食叫作“燒餅”;加水煮制的麵食叫作“湯餅”,在籠屜上蒸制的麵食叫作“蒸餅”

    宋代的吳處厚在《青箱雜記》中有一段關於蒸餅的記載:“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幫我們解開謎底,炊餅其實就是蒸餅。

    那什麼是蒸餅呢?據《辭源》解釋“蒸餅即饅頭,亦曰籠餅”。《晉書·何曾傳》也記載:何曾“性奢豪”“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裂開十字花紋的蒸餅就是“開花饅頭”。

    所以,炊餅其實就是饅頭,這在1998年的《水滸傳》中就有體現。

    饅頭是包子?

    在宋代,炊餅是饅頭,那饅頭又是什麼呢?

    《水滸傳》中孫二孃店裡赫赫有名的帶餡兒的“肉饅頭”,顯然更像今天的包子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之一《三遂平妖傳》,第九回寫道:任遷賣炊餅、燒餅、饅頭、酸餡糕,左瘸師買了個炊餅說:“我娘八十歲,如何吃得炊餅?換個饅頭與我。”拿到饅頭,聽說“一色精肉在裡面”,又道:“我娘吃長素,如何吃得?換一個沙餡與我。”然後又嫌沙餡吃不飽,仍然要換回炊餅。

    朱熹在解答“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時,用了一個比喻:“如吃饅頭,只吃些皮,元不曾吃餡,謂之知饅頭之味,可乎?”言下之意,吃饅頭光吃皮不吃餡兒,是無法真正品嚐到饅頭真正的滋味的。

    由此可見,宋代的饅頭是帶餡兒的,相當於今天的包子啦!

    林檎是蘋果?

    在中國古代,根本沒有“蘋果”一詞。林檎,其實就是古代的蘋果。“檎”由“木”和“禽”組成,“禽”在最早特指鳥類。因此果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飛禽來林中棲落,所以叫“林檎”。

    《本草圖經》裡將這種水果記載得更具象:“林檎,或謂之來禽,木似柰,實比柰差圓,六七月熟。有二種,甘者早熟而味肥美,酢者差晚,須熟爛乃堪噉”。

    不過我們現在吃的蘋果是經過改良後的,與古代的林檎已有很大變化。從宋代名畫《果熟來禽圖》中即可清晰地看到其形象,這便是宋朝時蘋果的樣子:

    旋鮓(zhǎ)是什麼?

    旋鮓,因有“魚”字旁,感覺這是一道跟海鮮有關的菜,但是在宋代,旋鮓跟海鮮可沒關係。

    旋鮓有兩種製作方式:

    一、是經過食鹽或酒糟等調味短暫醃漬,其肉尚鮮嫩,即食即用;

    二、宋·蔡絛《鐵圍山叢談》記載:開寶末年,吳越王錢俶來宋訪問,為了表達友好,宋太祖宴請錢俶的第一道菜便是“旋鮓”。這種食物的做法是把羊肉煮熟做成肉醬,然後直接配著其他東西一起吃

    可見,旋鮓其實就是新鮮羊肉醬。

    原來宋代這麼多食物的叫法

    跟現代不同

    這要是穿越到宋代

    一不小心就會吃錯東西了

  • 2 # 瀾饞食記

    武大郎賣的炊餅是燒餅嗎?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不是,因為水滸傳中已經很明確的寫到炊餅是蒸出來的,因此有些人認為有可能是現在的饅頭(蒸饃),這種說法過於武斷,炊餅其實也不是蒸饃,而是一種特有的死麵蒸餅。

    首先,武大郎賣的絕對不會是燒餅。很多人一說出餅,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副扁圓形的乾糧的樣子。實際上在《說文解字》中,餅(食並)的解釋是:麵餈也。麵為小麥磨成的粉,餈通餈,引申意為粘合(想象一下餈粑),只要把麵粉粘合在一起,都可以叫餅。

    (麵條長期都被叫做湯餅,索餅)

    比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麵條都被叫做湯餅,索餅,線餅。餅不不一定是圓形的。漢代的鄭玄,在註解《周禮》的時候,也提到了“餌、餈皆粉稻米黍米所為也。合蒸曰餌,餅之曰餈。”也是這麼個意思。燒餅是由西域大食波斯商人傳入,說白了就是一種簡易饢,毫無疑問是烤出來的。所以在唐朝時就已經盛行中國,被稱之為胡餅。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宋代,在開封的胡餅店裡,已經有了門油、菊花、寬焦、側厚等十多個種類,都沒有一種叫炊餅的。

    (扇既為竹屜墊)

    水滸傳中清楚寫到武大郎的炊餅是蒸出來的。而且武大郎在外賣炊餅的時候,今天和西門大官人在家揉麵,也多次提到了扇籠,扇為蒸屜,籠為蒸籠,所以炊餅絕對不可能是燒餅。其次,炊餅也不可能是蒸饃。很多人一看到上1點就會覺得既然是蒸出來的,那麼肯定是饅頭了。其實炊餅饅頭說有很多漏洞。

    (宋代蒸饃是不可能有餡兒的)

    首先我們看水滸傳中26回,裡面寫到何九叔給武大郎燒紙,很明白的說道:“小人前日買了大郎一扇籠子母炊餅,不曾還得錢,特地把這陌紙來燒與大郎。如果把炊餅理解成蒸饃的話,那麼這個子母炊餅應該怎麼解釋?很多人想當然的就認為那就大蒸饃跟小蒸饃嘍。真的那麼簡單嗎?在中國,都是把套在一起的東西,類似俄羅斯套娃一類的稱之為子母。比如子母銃,子母鎖,子母銅門等。所以張瀾之就乾脆很明確的說子母炊餅,不過是帶餡兒的炊餅罷了。

    (宋代的饅頭實際上是我們現在的包子)

    這就有一個疑問了。我們都知道在宋朝唯一帶餡兒的東西被稱之為饅頭,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包子,比如孫二孃賣的人肉包子那種。而蒸饃是絕對不可能帶餡兒的,那水滸中所說的字母炊餅到底是什麼呢?所謂的炊餅,其實就是死麵蒸餅。炊餅其實以前就叫蒸餅,後來為了避宋仁宗廟“貞”字諱,所以改為炊餅。這個說法在很多宋代筆記和雜談中都有記錄,應該真實性很大。

    (老太太包子吃得動,饅頭吃不動?)

    炊餅作為死麵蒸餅的證據,在《三遂平妖傳》中,左瘸師買了個炊餅說:“我娘八十歲,如何吃得炊餅?換個饅頭與我。”拿到饅頭,聽說“一色精肉在裡面”,又道:“我娘吃長素,如何吃得?換一個沙餡與我。” 看出什麼問題來了嗎?如果炊餅是蒸饃,他老孃為何吃不動呢?難道饅頭的面比包子面要硬的多嗎?大家不都是發麵嗎?怎麼可能吃得了包子吃不了炊餅?

    (或許炊餅就是這種死麵花捲)

    所以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得出炊餅的特性:硬而韌,而且很可能有素餡。單純的硬,沒牙的老太太可以把它放在嘴裡泡軟再吃。但現在既然吃不動,一定不光硬還像牛皮一樣韌。發麵燙麵都沒有這種性質,唯一符合條件的就是死麵。張瀾之在《礐巖集》中則更加明確了炊餅的特性,當僕人給他了一個冷炊餅,他發怒直接扔了,還說道:硬若磐,……丟與牆鼠磨牙。我們知道,蒸饃即使再冷再幹,也不至於硬的像石頭,而且摔到地上也碎成粉了。換句話說,如果把蒸饃脫水半個月再壓縮的確像石頭。但是僕人敢給張瀾之送半個月前的蒸饃?嫌自己命長?那麼什麼東西只要冷了,幹了,就硬的可以讓老鼠磨牙?只有死麵餅。

    所以從現在歷史的一些記載當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所謂的炊餅,不過是我們現在常吃的死麵蒸餅罷了。我的朋友可能會問,死麵蒸餅並不好吃,為何武大郎生意還做得不錯呢?一方面是金蓮跟西門大官人面揉的到位,另一方面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

    頂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易烊千璽成為喜馬拉雅代言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