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話歷史

    面對李自成的起義軍,崇禎已經三次下手諭要求吳三桂進京勤王,但是知道崇禎吊死在煤山,也沒有見到自己心心念唸的吳三桂。

    為什麼呢?

    1,以崇禎為代表的官僚集團自己就沒有考慮好要不要讓吳三桂回來

    雖然崇禎確實下了三次手諭,讓吳三桂回來關內佈防,但是問題是這三次並不是都是很絕對,很果斷的決定,崇禎自己都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讓關寧鐵騎回來,第一次讓吳三桂回來,陳演說這無異於把關外的土地直接送給了敵人,崇禎迫於大臣們的壓力猶豫了。

    第二次想讓吳三桂回來,聽到軍費足足需要十萬兩之多,崇禎又猶豫了。

    直到最後都快滅國了,崇禎才痛下決心,回來,地不要了,錢我花,這才讓吳三桂開始進關。

    就這反覆的好幾次,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了,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2,吳三桂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第二個原因就是吳三桂確實拖拖拉拉,幾天的路程就是慢慢走,一點沒有緊張的感覺。為啥?

    吳三桂心裡也在嘀咕啊,崇禎這人不管別的如何,對待臣子那可不怎麼樣,有了袁崇煥這個前車之鑑,況且人家還是打贏了都被凌遲,那自己的結局也非常的不好說啊。

    再說了,關寧鐵騎是能打,可是就保證能勝利麼?大明朝都爛到骨子裡了,再來一個新的也未必不好,自己反正仍然手握兵權。

    所以此時對於吳三桂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騎驢看唱本,看看哪家贏的可能性比較大。至於陳圓圓,在大事面前,這真的不是一個因素,頂多是自己用來掩飾真實想法的名義而已。

    綜合兩種原因,君臣各懷鬼胎,怎麼能夠有一個好的結局?

  • 2 # 小院之觀

    從速度上來分析一下吳三桂沒有趕到北京的原因。

    吳三桂是寧遠總兵,所謂的“關寧軍”,是山海關和寧遠的合稱,如果要細分,可以分為“關軍”和“寧軍”。

    李自成攻破寧武關、大同,兵臨北京城下之前,崇禎終於決定“撤守”寧遠,調吳三桂入關勤王。

    崇禎十七年三月六日,駐紮在寧遠的吳三桂接到勤王詔,全軍開拔,啟程入關。

    但吳三桂帶的並不全是軍隊,他還帶著關外的遼民和軍隊的家屬。

    這確實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軍隊撤了,百姓家屬不撤,只要清軍出動一支偏師,這些人就都有生命危險,尤其裡面還有許多將士家屬,不把他們安置好,手下的部隊打仗也沒有士氣。

    三月六日

    於是吳三桂和關寧軍保護著五十多萬遼民和家屬,從寧遠開拔,走了十多天,才到達山海關。

    這個速度看上去偏慢,寧遠到山海關的距離是二百多里,也就是一天走二十多里。不過嚴格來說,這趟不能算是行軍,這算是正常速度。

    三國時期的劉備,駐守新野時,曹操大軍南下,劉備緊急往江陵撤軍,沿途不斷有難民投靠,到了當陽難民數量已經達到了十餘萬,帶著大量難民的劉備軍行軍遲緩,一天只能走十幾里路,最終被曹操軍隊追上並擊潰。

    三月十六日

    三月十六日,吳三桂到達山海關,安頓好難民和家屬,自己帶領四萬關寧鐵騎向京師出發。

    《清史稿·吳三桂傳》:三月甲辰,入關。

    山海關到北京,還有600多里。後來多爾袞急行軍趕到山海關的速度是“一日夜行二百里”。

    按照八旗兵的急行軍速度,三天左右可以趕到京師。

    三月二十日

    吳三桂沒那麼快,他走了三天,三月二十日,大軍達到唐山豐潤,這裡離北京還有300多里,就是說吳三桂花了三天時間,走了差不多一半路,平均一天100多里。

    《清史稿·吳三桂傳》:戊申,次豐潤。

    這是正常的行軍速度,但還不夠快。這時,訊息傳來,京城陷落,崇禎殉國。

    《清史稿》:而自成已以乙巳破明都。吳三桂的行軍速度隱藏的資訊

    如果說從寧遠到山海關,因為帶著百姓家屬,速度無法加快。那從山海關到北京的行軍,明顯有貓膩。

    京師的情況緊急,吳三桂當然知道,這種局勢下,關寧軍如果真是一心勤王,必定快馬加鞭,600多里路,跑三天雖然是趕了點,還是可以完成的。

    再退一步說,如果吳三桂真是忠於大明,從寧遠到山海關這段路,他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沿路保護百姓撤退,自己帶著精兵立即奔赴京師,時間就更加充裕,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從速度上,就可以看出吳三桂的內心活動。

    吳三桂的心理實際就是徘徊觀望,首鼠兩端。他的考量大致是以下兩種:

    一是有勤王的意願,但是不堅決。指望北京城能扛住幾天,消耗掉大順軍一些實力和銳氣,自己再隨後趕到,就算要交戰,也要容易許多,自己的實力也不至於受到太大損傷。

    二是乾脆就沒打算真正勤王,出兵只是虛與委蛇,做給天下人看一下,等崇禎和李自成分出個勝負,自己再下注,是痛打落水狗還是歸順新王朝,反正都不吃虧。

    在明末清初,天下交替之際,其實不少人跟吳三桂抱著同樣的想法,他們周旋在明朝、清朝、大順朝三者之間,時叛時降,以自身利益為重,其他並不在他們眼裡。

    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清軍才能在僅有十萬左右八旗軍的兵力下,最終完成統一。

  • 3 # 照影吹笙

    崇禎只給80萬兩白銀要吳三桂勤王,再加上吳三桂本是袁崇煥手下總兵,崇禎殺了袁崇煥袁手下人人自危。吳三桂表面上答應勤王,實際上慢慢走敷衍,走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即打道回山海關。

  • 4 # 大漢史談

    崇禎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到三月初六是崇禎招吳三桂勤王的時間,原本幾天可以走完的路程,可是直到崇禎在煤山自縊,吳三桂都沒有出現,在我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崇禎的猶猶豫豫;二是大臣的阻攔;三是國庫的虧空;四是袁崇煥的前車之鑑;五是吳三桂的審時度勢。

    首先我們來說崇禎的問題:

    崇禎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禎提出調吳三桂入京,他本以為大臣們都會支援,可是沒想到大臣們一致反對,因為當時的情況只要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調離關外,那寧遠就相當於拱手相讓於清軍,大臣們都不願意承擔這個罪責,而崇禎這個提出者也是猶猶豫豫,不明確表態,不願意將“棄地”的罪責攬到自己的身上,最後一直拖啊拖,一直到三月崇禎都沒有下詔調吳三桂進京,這第一次招吳三桂勤王失敗在於崇禎的個人性格過於猶豫;

    然後我們來說大臣的問題:

    當崇禎第一次提出調吳三桂入京時,竟無一人敢承擔這“棄地”的責任,眾大臣嘴裡說著可為家國獻身,可到了真正用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打得一手好太極,把這皮球推過來推過去,最後竟然讓地方各級官員來決定調兵不調兵,把責任推給他們,耽誤了吳三桂勤王的最好時機;

    而到了三月初,李自成馬上就要攻入京師,崇禎詢問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的意見,可否調關外之兵來勤王,吳襄竟然獅子大張口,三千人的兵馬竟然要百萬軍餉,可國庫虧空,崇禎拿不出這麼多錢,吳襄便跟以陳演為首的大臣們一口咬定“祖宗之地不可棄”,導致關外遼兵遲遲不能調遣入京師,第二次招吳三桂勤王失敗;

    之後我們來看國庫的虧空問題:

    打仗最需要的有兩樣東西:人和錢,這個時候吳三桂有人,但是崇禎沒錢,按崇禎的說法,就是把宮裡所有的東西都變賣了也只有三十萬軍餉,這麼點錢根本不夠吳三桂大軍吃幾天,沒有錢就沒有糧草,沒有糧草士兵們就得餓肚子,這仗就堅持不下去;

    第四是袁崇煥的前車之鑑:

    人家袁崇煥整治遼東有方,曾經在北京城擊退皇太極的軍隊,算是打了勝仗,可是就是因為人家袁崇煥向首輔行賄這麼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便把人家凌遲處死,於是吳三桂吸取袁崇煥的教訓,面對多疑的崇禎皇帝,萬一自己被誣陷,他恐怕跳進黃河都洗不清,只能選擇明哲保身;

    最後是吳三桂的審時度勢:

    當時的吳三桂絕對有時間回到京師勤王,但是他有自己的考慮:一是當時在崇禎的身上並沒有看到大明覆興的希望,這個猶豫而且多疑的皇帝沒有讓吳三桂捨棄性命護之的魅力;二是吳三桂在關外抵抗清軍,早已發現清軍的強大與前景廣闊,而且自己的很多親戚都投靠了清軍,日子過的還不錯,所以他為了自己的未來和利益,故意在路上拖拖拉拉,未能及時入京勤王,導致崇禎殉國。

    所以總的來說,皇帝的昏庸無能,大臣的懦弱腐敗,國家的破敗凋零,同事的悲慘下場,自身的私心未來,都是導致吳三桂未能及時勤王的原因。當然,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即便吳三桂及時勤王,這個腐敗殘破的國家也沒有能夠支撐下去的力量和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校園傍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