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史
-
2 # 瀟湘夜雨l
疆域的形成,與國際環境地緣政治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不是說你有能力,國力強大就一定能幅員遼闊。
因為任何國家的形成,它所面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國際背景之下,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宋元明三代所面臨的種種社會問題,已然令當權者應接不暇,實在無暇西顧,擴大版圖(元朝除了蒙古本部,也基本上是羈糜)。
比如五代時代以來所形成的藩鎮問題,完善科舉所應對計程車族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宋朝國家都保不住哪裡還有精力顧及西域。
而元明時期的貨幣白銀化問題,早就令當權者焦頭爛額,元朝滅亡很大程度就是無法解決白銀化的經濟,所以明朝面對白銀問題一直採用保守的傳統姿態,以不變應萬變。
清朝是中央集權制發展的巔峰時期,很多帝制時代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七七八八,所以清朝有更多的經濟炫耀武功。
但是一旦國際環境的驟變,它也會手足無措,君不見西方民主浪潮對清朝社會的影響!
-
3 # 山村草民118
清朝重視西域應有其歷史原因,這是從血的教訓得出的結論!清朝女真族的先祖曾建立了金國,而金國的主攻方向一直是南向宋朝,卻對西北部地區重視不夠,最後被此地興起的蒙古國所滅。另一方面清朝建立後,西域及中亞地區也同樣建起了強大的蒙古汗國,蒙古鐵騎不斷地向東擴張,嚴重威脅了清朝的安全,為避免金國被滅的悲劇重演,必須消除這一安全威脅,消滅蒙古汗國,控制好西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唯一的選擇。
這個問題雖然聽著提氣,但是掩蓋不了提問者令人捉急的智商。
西域,這片自前60年就納入中華版圖的神聖土地,在其後的千年時間裡歷經跌宕起伏,甚至兩度得而復失,牽動著中原王朝的敏感神經。
尤其是第二次失去,從安史之亂後逐漸開始,一直遊離於中原王朝之外約1000年,直到1759年才被清朝再度收復。
宋朝的“不能”
宋朝是一個讓人一言難盡的王朝。
從960年建國開始,這個王朝就深受周邊少數民族的欺凌,先是遼國,後是西夏,再後是金國,最後是蒙古,立國319年,被欺負了近3個世紀,可謂空前絕後。
由於唐朝的兼收幷蓄,給了周邊少數民族文明跨越的機會,於是北方的契丹逐漸開始走向封建化,並最終在907年建立起了強大的二元制帝國。
而此時北宋的奠基者趙匡胤還沒有出生。
到北宋建立的960年,遼國已經立國半個多世紀,國力蒸蒸日上。更要命的是北宋進行了一系列自斷筋脈的改革,這就是重文輕武。經此改革,北宋面貌為止一改,徹底失去了擊敗遼國,締造大一統帝國的所有可能。
等到趙光義兩次伐遼失敗,北宋徹底患上恐遼症,並最終在1005年簽訂《澶淵之盟》,徹底放棄收復北方領土尤其是燕雲十六州的想法。
因為北宋肥而不膩(厲害)的改革,導致西夏悍然立國,佔據河西走廊,徹底斷絕了北宋和西域的聯絡。
後來雖然經過神宗時期的“熙河開邊”,但是北宋始終不能消滅西夏。
等到靖康之變後,南宋和西夏不接壤,更加沒有了解決西域問題的可能。
因為北宋連北方的遼國和金國都不能搞定,所以更不可能搞定更遠的西域地區。加上因為西夏堵塞絲綢之路,北宋趁機開始發展海上絲綢之路。隨即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開始向東向南轉移,對西域的努力更加力不從心。
元朝的“不願”
1125年,金國消滅遼國。遼國大將耶律大石萬里西征,到西域建立西遼帝國,西遼帝國鼎盛時期佔據了整個西域地區。
1218年,蒙古汗國消滅西遼,成為西域的實際佔領者;次年,成吉思汗大舉進攻花剌子模,將蒙古勢力延伸到中亞和阿富汗地區。
消滅花剌子模開啟了蒙古西征的大幕,隨即蒙古分別在1235年和1252年進行了大規模的遠征。
由於缺乏中原王朝這樣先進的管理制度,因此征服新地盤的蒙古不得不透過分封的方式鞏固佔領,於是陸續出現了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以及伊爾汗國四大汗國。
在四大汗國中,1222年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佔據了今天的新疆中西部;而1225年建立的窩闊臺汗國佔據了巴爾喀什湖周邊地區。
因為1259年到1264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四大汗國分裂為不同陣營,除了伊爾汗國支援忽必烈,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欽察汗國都支援阿里不哥。而隨著阿里不哥的失敗,忽必烈也和以上三個汗國分道揚鑣。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窩闊臺汗國的海都和忽必烈不斷爆發衝突,但忽必烈始終不能消滅海都,最終被迫承認其獨立地位。
而察合臺汗國始終佔據新疆中西部以及中亞地區。1321年,察合臺分裂為東西兩部,東察合臺汗國一直延續到元朝滅亡以後,也稱亦力把裡。
明朝的“不為”
1368年明朝建立後,由於在正北方向和蒙古常年累月的戰爭,明朝始終不能抽出精力徹底解決西域問題。
1391年8月,朱元璋派左軍都督僉事劉真、宋晟率兵征討哈密,降服兀納失裡,設定哈密衛。
隨後,明朝在嘉峪關以西陸續設定赤斤、安定、曲先、阿端、罕東、罕東左、沙州共七個衛所,史稱“關西七衛”。
但是,由於此時明朝的都城在東南的南京,對於西域鞭長莫及。又因為北方的蒙古始終是心腹大患,因此明朝無法對嘉峪關以西地區進行直接的行政管理。明朝的關西七衛,是明朝冊封的蒙古王爺進行管理,是名副其實的羈縻統治。
而即使是羈縻統治,明朝也只是統治了西域東部的吐魯番周邊地區。等到1480年,吐魯番汗國崛起,排擠明朝勢力,明朝不得不放棄關西七衛,全線退守嘉峪關。
1514年,葉爾羌汗國建立,佔據了南疆地區,亦力把裡走向崩潰,隨後西域地區再次走向分裂,不過仍舊是蒙古人的領地,明朝末年這些部落統稱為漠西蒙古,也稱衛特拉蒙古。1676年,準噶爾臺吉噶爾丹將準噶爾汗國整合成強大的集權制帝國。
清朝對西域的“執著”,和清朝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這就是徹底解決蒙古問題。
後金崛起時,蒙古勢力分佈廣泛且力量強大,後金是透過又打又拉的形式一步步將蒙古各部征服的。在征服蒙古的過程中,每一次和蒙古的戰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奪,如果清朝不能取得勝利,等待清朝的就是被消滅的命運。
所以說清朝對西域“執著”並不準確,西域問題對於清朝而言不是執著地開疆拓土,而是消除國土威脅,維護大一統帝國外部安全的被動自衛式反擊行動。
1、準噶爾汗國事關清朝的正統性
清朝在1635年征服了漠南蒙古,在1691年降服了漠北喀爾喀蒙古,剩下的就是漠西蒙古下的準噶爾汗國。
雖然1635年和1646年準噶爾兩度臣服於清朝,但是膨脹的噶爾丹並不願屈居人下,他一直在整合準噶爾汗國,以圖壯大力量統一蒙古各部,消滅清朝重現大元榮光。
雖然漠南蒙古是蒙古正統,清朝透過征服漠南蒙古獲得了蒙古大汗的稱號,但是準噶爾是瓦剌的後裔,也是蒙古的一部分,雖然是偏支但也有號召力。對於清朝而言,如果不能消滅準噶爾,自己的蒙古大汗位就不能安穩。
加上此時的準噶爾汗國已經發展成高度集權的汗國,利用毗鄰沙俄的優勢,準噶爾和沙俄眉來眼去,獲得了沙俄暗地裡的大力支援,對清朝的西北邊境形成巨大威脅,甚至在1716年侵入西藏。
這不能不引起清朝的警覺,所以只有消滅準噶爾,才能徹底解決蒙古大汗正統性問題,同時穩定清朝的西北邊境。
2、新疆對於西北的穩定意義重大
關於新疆的重要性,左宗棠在1878年的《統籌新疆全域性疏》指出:“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
左宗棠的認識高瞻遠矚,因為此時的新疆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蒙古問題了,而是上升到和沙俄相關的國際問題了。此時的沙俄在西北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南下吃掉蒙古,如果清朝對準噶爾汗國沒有動作,那麼接下來沙俄勢必要趁機佔據整個新疆地區,屆時清朝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陝甘地區都要受到沙俄的威脅。
如果沙俄和南亞次大陸的英國攜手,那麼青藏高原則腹背受敵。
出於這樣的考慮,清朝始終沒有放棄消滅準噶爾汗國的努力,雖然經歷了1688年烏爾會河之戰、1716年喀喇烏蘇之戰以及1731年博克託嶺、和通泊之戰的慘重失敗,但是清朝最終仍然在1759年徹底消滅了準噶爾汗國。
裝備和戰鬥力差不是問題,最可怕的是沒有收復西域的長遠戰略眼光。
1757年,準噶爾汗國遭遇天災,清朝趁機長驅直入進軍新疆,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隨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於1759年徹底平定天山南北。至此,這塊遊離了1000多年的土地,終於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懷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