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盧象升是明末著名勇將,大凡勇將,許多人印象中必定是膀大腰圓,不是遼東大漢就是西北漢子。

    不過,盧象升卻是江南小城,宜興人士。小院每年都要去宜興不少次。盧象升的祠堂,就在宜城一條小巷裡。

    抗清名將盧象升,他的祠堂叫做盧忠肅公祠,忠肅,當然是他的諡號。

    不過,抗清名將盧象升的祠堂,卻是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忠肅的諡號,也是清朝皇帝乾隆追諡,所以盧象升祠堂叫做盧忠肅公祠。

    當然,按照慣例,現在的祠堂是21世紀在原址重建而來。

    盧象升何許人物,能讓乾隆為他上諡號呢。

    勇將盧象升

    盧象升本來是不該成為勇將的。

    他是天啟二年進士出身,此後在崇禎二年清軍突入關內後,招募一萬兵馬入衛,就此向武將轉職。

    明朝領兵的文官不少,盧象升本來可以與同時代的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等一樣,居間籌劃,督軍作戰,不必親冒矢石,衝鋒陷陣。

    盧象升是個異數,文官出身的他,卻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竟比武將還武將,是個不要命的主,他因此被稱為“盧閻王”。

    忠臣盧象升

    從崇禎二年開始領兵,到崇禎十三年殉國,盧象升畢生都在為挽救大明而戰。翻遍記載,盧象升的軍事生涯,幾無敗績,農民軍在他的打擊下屢遭大敗,不是跑就是躲。

    有人說崇禎不信任盧象升,防備他擁兵自重。在我看來,這點並不存在,崇禎曾經三次賜給盧象升尚方寶劍,還跟他商量對清軍採取主戰還是主和的方案。要說信不信任,對比一下崇禎對袁崇煥和孫傳庭的態度,那才是真的不信任。盧象升父親去世後,他上書十次請求回家守喪,都被拒絕。

    盧象升的作戰軌跡,遍及京師、湖廣、安徽、陝西、宣府、大同、山西、河北,對手有各路農民軍,蒙古部落和清軍,幾乎囊括了當時明朝所有的敵人,

    相比崇禎初期的袁崇煥、同時期的名將孫傳庭,盧象升作戰範圍更廣,對手也更多更強,忠於王事的盧象升就像個大明救火隊員。當然最後,盧象升也在同清軍作戰中陣亡,

    孝子盧象升

    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盧象升,自然以儒家禮制為人生準繩。崇禎十年,盧象升父親去世,按禮制,要回家守喪三年後才可出仕,不過此時戰局吃緊,清軍再次入關,盧象升上書十次請求回家守喪,都被拒絕,無奈之下,他披麻戴孝指揮作戰,即使在他陣亡時,甲冑下面還穿著孝服。

    盧象升善於練兵

    明末有幾支著名的軍隊,比如秦軍、天雄軍、白桿兵,都以戰鬥力強悍著稱。

    天雄軍就是盧象升手下的軍隊。

    它由盧象升親自組建,特點是成員大多由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組成,這種結構的優勢是大家更容易同仇敵愾,互相照顧,能爆發出更強的戰鬥力,有些類似清朝曾國藩的湘軍等軍隊。

    天雄軍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表現亮眼,常常以少勝多,多次擊敗闖王高迎祥。

    天雄軍也有缺點,一旦戰場上有人退縮,會帶動一大片人,繼而引發整支軍隊的崩潰。

    盧象升親自統領天雄軍,他的威望足以服眾,所以天雄軍的戰鬥力能夠保證。不過缺點也在這裡,天雄軍過於依賴盧象升個人的統帥力,一旦盧象升倒下,天雄軍就再也無法成軍,所以盧象升戰死後,天雄軍就此銷聲匿跡。

    以上是大眾所熟知的盧象升。

    不過,歷史人物都有多面性,盧象升的側面,也不是完美無缺。

    盧象升勇則勇矣,謀略不足

    盧象升確實作戰勇猛,多次擊敗農民軍,盧閻王的綽號也不是白叫的。不過,他並沒有對農民軍形成致命的打擊,多半是把敵軍驅散或趕入大山,實力未受大的影響,說得直白一點,盧象升打農民軍可以次次報捷,但流寇實力不減。

    盧象升的勝利,多是戰術層面,在戰略上,他卻並沒有什麼好辦法,他說“臣與督臣,有剿法無堵法,有戰法無守法。”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說明。

    盧象升性格過於剛直,不懂變通

    崇禎有意採取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與皇太極和談,並已派人接觸。徵求盧象升的意見,實際上就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援,盧象升以硬邦邦一句“臣主戰”頂了回去,在如何主戰上,卻並沒有提出實際的戰略思想,為人有些過於剛直,不懂得變通之道。

    接下來對清軍的最後一戰,也是他性格的體現。

    在兩軍交戰前,盧象升的情報工作相當落後,無法判斷清軍的主力所處方位,對清軍的行軍路線也是一無所知,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就把部隊拉出去,是冒險的軍事行動。

    盧象升對陣清軍時,表現得又過於託大。

    他之前與清軍有過小規模的戰鬥,對清軍的戰鬥力應當有所預計。

    客觀地說,八旗軍就是當時東亞大陸上野戰最強的一支軍隊,盧象升之前的對手農民軍和清軍相比,相當於散兵遊勇。

    盧象升所部在賈莊同清軍遭遇,全軍覆沒,而賈莊距離鉅鹿縣城只有十里地。自己兵力既少,野戰又不是清軍對手,卻沒有選擇據城堅守,反而是正面硬剛,在戰事不利的時候,手下總兵虎大威想要帶著他突圍而出,被盧象升拒絕,反而帶著親兵躍馬衝陣而出,這導致了他在第一次正面對決八旗兵的戰鬥中,就倒在了戰場上。

    假使盧象升步步為營,憑城據守,或是先行突圍,或許能留得有用之身,報效朝廷,孤注一擲力戰而亡,雖然成全了名節,卻同樣有勇無謀,既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部下的天雄軍。

    盧象升的實際地位

    《明史》記載,盧象升戰死後,“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

    這可能是確有其事,盧象升在民間的口碑確實很好。

    不過,就官員層面來講,盧象升卻沒有這麼高的地位。

    崇禎在聖旨中提到盧象升,說他“偵探不明、排程無方,坐視各邑淪陷,毫無救濟。向日敢戰之談,顯是沽名欺眾。姑念近經薄降,且著策勵自贖。如再逗延虛飾,定行重治。”

    當然,崇禎在許多人眼裡是個昏君,他的評價,不足為信。

    不過,在明末帶兵的幾個著名文官裡,盧象升並不是特別有存在感。

    盧象升的地位,更多地來自於戰死沙場,捨身取義,因此被後世文人拔高,而不是由於他在戰略和戰術上的貢獻。他的戰功,同袁崇煥、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等相去甚遠,比他的對頭楊嗣昌也還差了不少,在明末領兵的文官裡,排名靠後,存在感和功勳都不是特別高。

    再說兩句楊嗣昌。

    許多人認為,盧象升是因為被楊嗣昌和高起潛陷害,分去他的部隊,導致兵力單薄而戰敗。

    分兵這事,確有其事,不過分兵是為了應對在涿州同樣兵分兩路的清軍,盧象升手下,也不是隻有5000兵,他手下兩位總兵虎大威和劉光祚自統的兵力,就有8000多,清軍的戰報裡說盧象升手下有馬兵一萬,步兵兩萬,這應該是誇張的說法,結合多方史料來看,盧象升手下一萬五千左右的兵力是有的。

    而且,楊嗣昌並不存在一定要害死盧象升的動機。因為,盧象升死後,楊嗣昌安排了孫傳庭接替了他,孫傳庭和盧象升一樣,同樣是主戰派,同主和派楊嗣昌的理念並不統一。

    如果說由於理念的不和,楊嗣昌和盧象升不對付,不想讓他出戰,這是說得過去的,如果說盧象升的戰死,是由於楊嗣昌的刻意陷害,把楊四場刻畫成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那就有點胡扯了。

    盧象升是一個純粹的人,他更適合擔當的,是領兵鎮守一方的地方總督,而非總督天下援兵的兵部尚書。他意氣用事,缺乏大局觀,卻又忠勇無畏,一往無前。

    他確實是個英雄,生於明末,可算生不逢時;死於王事,卻也算死得其所。

  • 2 # 天明來也

    盧象升(1600年4月16日—1640年1月10日),字建鬥,又字鬥瞻、介瞻,號九臺,[1]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宜興)人。明末傑出將領。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自崇禎六年(1633年)起,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後升任兵部侍郎,再遷兵部左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崇禎七年(1634年),擊潰張獻忠農民軍。崇禎八年(1635年),擊敗高迎祥、李自成農民軍。崇禎十一年(1638年),擔任兵部尚書,力主抗清,守衛京師,連戰皆捷,反被太監高起潛陷害,免去尚書職務,以侍郎視事。[2]

    崇禎十二年(1639年),率部在鉅鹿賈莊被清軍包圍,高起潛擁兵不救,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三十九歲,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清朝,追諡“忠肅”,[3]著有《盧忠肅公集》、《盧象升疏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什麼是朋友。性格相近,想潔相同,世界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