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了一點歷史的王毓季
-
2 # 尉霖
秦始皇叫嬴政,這個大家都知道。他的兩個比較出名的兒子,一個叫扶蘇,一個叫胡亥,其實兩人都姓“贏”。只是沒人敢直呼他們的大名,因為秦朝時期,稱呼皇帝的兒子都是在公子二字後面加皇子的名。
在先秦時期,一般都是一個名,二名雖然不忌諱,但是會常常被人譏笑。那秦始皇為何給兒子取二名呢?估計是為了與眾不同吧,比如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分封地均是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所以給兒子取二名也不奇怪。
這個問題後來出現在漢新帝王莽的身上,王莽在位時期曾經下過“去二名”的指示,從那時候開始養成了使用單名的習慣,那時候的人們以取單名為榮,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這個習慣還以為延續到三國時期。
-
3 # 一本夏
名字只不過是個符號而已,但每個符號都有其特定的意義。秦漢時期,文字出現的時間不長,而且詞彙量也不大,人口也不多。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對於起名會講究一些,讓人感覺到名字的有一定的內涵,老百姓的名字就會簡單很多,能做稱呼就可以。
劉邦原名叫劉季,後來有了一定的地位才改叫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剛開始的名字,叫朱重八,簡單實用,後來有了地位,才改名朱元璋,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誅滅元朝的好男人,這個名字就有了特定的含義。劉季也很好理解,就是劉家的老三。
秦始皇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對於自己長子的名字肯定有用意。據說扶蘇的母親鄭妃是鄭華人,而且是個歌唱家,平時喜歡唱流行情歌《山有扶蘇》,秦始皇耳濡目染,於是便將他們的長子起名“扶蘇”,“扶蘇”的意思是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這也就寄託了秦始皇對自己接班人的希望,以寄予厚望。
胡亥是秦始皇第23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秦始皇對他特別的寵愛,平時去那裡都會把他帶在身邊。胡亥的母親有可能是羌人,所以被稱為胡姬,因為胡亥出生於亥時,所以秦始皇給他起名胡亥。扶蘇和胡亥是秦始皇眾多兒子裡面最出名的。在周朝姓和氏是有很大區別的,名字往往表示血緣出身,氏表示社會關係。當時一般人的標記就是氏,而姓只在辨婚姻的時使用,因為有同姓不婚的原則,所以一般女性才稱姓,而男性不稱。
對於名字的長短自古至今沒有特別的規定,只是根據家長的心意和用意。一般都希望起一個吉祥如意的名字。老百姓就不會有這麼講究,叫豬狗的也很多,家鄉往往都很迷信,名字叫得越賤,閻王老子不注意。
-
4 # 貓爺歷史觀
先秦時期,普通百姓是沒有名字的,只有王侯將相才有名字。到了春秋戰國末期,普通百姓才有了名字,但都比較簡單隨意,如劉邦在家裡排行老三就取名為季。秦漢時期及以前人的名字一般為單字,真正兩個字為名字普遍出現應該是魏晉南北朝以後,也就是三國結束以後。
但秦漢及以前人名並非都是單字,如堯的名字就叫放勳,舜的名字是重華,後來的夏朝商朝那些統治者們也都基本是複名;周天子和春秋諸侯也常是複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鄭莊公寤生、齊桓公小白、晉文公重耳。
以單字為名真正普遍出現應當在西漢以後至西晉以前這段時期,但主要在貴族間盛行,兩漢23個皇帝都是單名。有人說王莽以後,單字為名更是出現了一個高峰期。其實王莽之前單字為名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皇帝之所以以單字為名主要是為了讓人們避諱時少避一個字。漢朝的皇帝也是為了人民考慮,不僅單字為名而且名字也大都是生僻字。
避諱雖然是中國歷史上一項古老的事業,但其實漢朝以前不需要避那麼多的諱。因此,漢朝以前皇帝或者貴族取名並不需要考慮為人民行方便故意用單字來減輕人民避諱的負擔。
漢朝時雖然皇帝都是單名,但其實民間是單名復明並存的。東漢時期留下來的買地石券顯示,即使位於距離首都洛陽很近的地方,也都是同時存在單名和複名。所以綜上所述,秦始皇的兩個兒子扶蘇和胡亥取個複名也就沒那麼複雜了。
扶蘇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他的母鄭妃是鄭華人,喜歡唱鄭國當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蘇》。扶蘇有形容樹木茂盛的意思,秦始皇為他的長子取名扶蘇也能看出他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
至於胡亥名字的由來,這個歷史沒有明確記載。不過推測應該是根據胡亥出生時辰或者出生日期取的。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單字名是在西漢才開始進入全盛的,秦朝並不強求。
不同的時代,對人名有著不同的偏向和喜好,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國、建軍遍地走,現在則是紫萱、子軒等隨處可見,二者背後都有其客觀因素,同樣道理,人名的長度其實也反映了一些歷史現實。
在現代以前,名與字並不合一,人們除了名以外,還有字,比如諸葛亮,字孔明。鑑於題主的要求,我們只看名。
按照二十五史中人名的統計資料,先秦時期,單字名處於優勢,單字名率達60%。在西漢時期,單字名進一步飆升,到東漢、三國和兩晉時期,單字名率在95%以上,幾乎這一時期的人物都是單字名。
直到南北朝時期,雙字名突然多了起來,與單字名平分秋色。雙方拉鋸千餘年,直到清朝時期,單字名率進一步下降至25%,雙字名佔據優勢。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禮制鬆緊與階級的替換。
人名作為一種工具,卻被納入了避諱的範疇,在嚴格的避諱禮制下,雙字名避諱難度更高,對生活的影響也更大,儒家一方面提倡“二名不偏諱”,也就是隻要不是兩個字連用就不必避諱;另一方面又提倡“二名非禮也”,在孔子編纂的《春秋》中,就把魏曼多寫成魏多、仲孫何忌寫成仲孫忌。
這兩種提倡在先秦時期和秦朝並沒有什麼作用,雙字名雖居於劣勢,但並非絕對劣勢,以最高的的周天子和諸侯為例,周武王名發、周平王名宜臼、齊桓公名小白、晉桓公名重耳、楚莊王名旅、秦穆公名任好、秦莊襄王名異人(後改子楚)、秦始皇名政。
所以,秦始皇給長子取名扶蘇,幼子取名胡亥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據史書記載,他還有一個兒子叫高、一個兒子叫將閭,這說明秦始皇在給兒子取名這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偏向性。
單字名全面崛起,還是在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以後,到西漢後期,儒家思想已經遍及朝堂,皇帝純用儒術,大臣上書也必言經義,扯了一堆古代賢人怎樣怎樣,然後才提意見,末了還要說我這意見就是照著古代賢人學的啊。
到最後,外戚裡出了個學術大師,精通經義、崇尚復古,他就是王莽。
儒家的兩條提倡,漢朝皇帝抓住了第一條,自武帝以後,漢朝的雙字名皇帝上任後都會改名,漢昭帝劉弗陵改名劉弗、漢宣帝劉病已改名劉洵、漢平帝劉箕子改名劉衎。王莽就只能抓第二條,要求大家改單字名,為此還出臺了相關法規。
王莽後來搞改革,改了很多制度和地名,但新朝一亡,基本都被推翻了,唯獨雙字名改單字名這條留了下來。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西漢還是雙字名與單字名並列,如周亞夫、霍去病、蕭望之、韋玄成、張釋之等,都是雙字名,到了東漢,雙字名的人就幾乎絕跡了。到最為人熟知的三國時期,遍地都是單字名,雙字名可謂鳳毛麟角。
漢朝滅亡後,除了西晉短暫統一以外,中原長期處於戰亂,禮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壞,加上政權更迭迅速,一個人一生中光避諱改名就得改上好幾次,諱禮難行。
此外,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胡漢取名的傳統進行了融合,在命名方面,他們往往保留本民族的名字(多字)而不用單字名,或者採取折中辦法,採用漢姓,又結合多字和單字,取雙字名,所以這一時期北方雙字名增多。
而在南方,宗教的盛行使得人們熱衷於在名字中加個字眼表示信仰,比如王羲之的“之”字,他的兒子全有,王獻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
這種風氣流行起來後,雙字名漸漸多了起來,而且逐漸往非宗教方向發展,比如南朝陳的建立者叫陳霸先,南朝末代君主則叫陳叔寶,都是沒有宗教色彩的雙字名。
到了隋唐時期,修譜風氣興起,這使得單字名的最大弊端——重名率太高充分體現,比如張氏修族譜,翻開一看,大半頁都是張偉,誰知道哪個是哪個啊,雙字名由此穩定在了一個較高的水準。
-
6 # 葉飄刀
只是一個字的多,並不是只有一個字
秦漢以前,只是單字名的居多,並非只能是單字。
比如秦漢之前,不是單字的名人,給你舉幾個:
呂不韋、鮑叔牙就是比較有名的雙字名人。
回覆列表
姓,名,表字,是一個人名字組成。
這是一般意義上的,是約定俗成,但不是硬性規定,因此有額外的起名方式,也是屬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