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愛侃足球

    將相和的故事想必諸位都聽說過,此事有關春秋戰國時期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說是澠池一會之後趙國君主獎賞了二人,但因藺相如功勞更甚而壓了廉頗一頭。廉頗本是莽夫,說話做事不經大腦思考。他不服君主安排便放出豪言日後見到藺相如必定暴打他一頓。

    藺相如聽到此言後開始躲著廉頗,甚至連朝會都不去上。那麼身為趙國上卿,又是著名政治家的藺相如真的懼怕廉頗這個草野莽夫嗎?他又為何要躲著廉頗?筆者以為這需要從二人的早年經歷講起並從其中尋找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

    藺相如:

    藺相如早先只是一個官員下屬的門客,秦昭王在位期間得知趙惠文王得了一塊精美絕倫的和氏璧,於是他派遣使者至趙國告訴趙王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害怕其中有詐便從滿朝中尋找一個可以託付和氏璧之人,這時藺相如出現在眾人面前。

    他曾經給宦者令繆賢出主意而救其一命,因此繆將他推薦給了趙王。藺相如後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也不辱使命,他毫不畏懼秦國大王與百官的威脅,而後毫髮未損的帶著和氏璧回到家鄉。他此舉受到了趙國上下的稱讚,連趙王也對他刮目相看而給他封了個高官。

    不久後秦王邀請趙王到澠池會面,在此處他脅迫趙王彈琴並讓史官記於書冊。這讓藺相如十分不悅,他冒著血撒澠池的態度逼迫秦王擊鼓並讓自家史官記錄了這件事。君主彈琴並被載入史冊,這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但藺相如的做法為趙國扳回了一局。因此澠池會戰之後藺相如成了趙王的座上賓。

    廉頗:

    他可是戰國時期四大武將之一,到了唐宋年間還不斷被帝王追捧,成了神一樣存在的人物。當時的他是趙國有名的大將,在趙惠文王十六年他曾帶領大軍大破齊人的軍隊。那時的齊國是七雄中最強的,廉頗此舉無疑是給趙國長臉,因此班師回朝後的他被趙王尊為上卿,成了趙國上下無人不曉的名將。

    澠池會盟前趙王就擔心此行有詐,於是他躊躇不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想毀約不去見面,可又害怕趙國弱小而秦國強大,秦國會就此機會攻打趙國。最後在藺相如與廉頗二人的規勸之下趙王才安心的前往澠池。

    因藺相如在澠池一戰上立下了卓越貢獻,回去之後他被趙王尊為座上賓,這可氣壞了脾氣火爆的廉頗。廉頗自以為自己功勞更深額,為何藺相如可以封為上卿而自己不能得到一些獎賞,於是他放出狠話說日後見到藺相如必定打他一頓出氣。

    藺相如聽到這樣的話是怎樣做的呢?他出門儘量躲避這廉頗,如果是一個到了必定能見到的地方他乾脆不去,比如那時候的藺相如稱病連早朝都不去上。這可讓許多人都感到疑惑,他們問藺相如說:“他是將軍可您也是上卿,您二人勢力不相上下,您為何要躲著不與他相見呢”?

    藺相如的回答是這樣的:“我與廉將軍如今是大王的左膀右臂,大王失去我們其中一個都會有所損失,那麼我為什麼要讓大王的左右手互相掐架呢”?從藺相如的回答中我們就可以找出上述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藺相如躲著廉頗是為了趙國大局考慮。當時的趙王身邊有藺、廉二人坐鎮,他們二人一文一武起到了震懾他國的作用,如若這兩個人起了內鬥,那麼趙國豈不是成了一盤散沙?

    再者就是第一個問題,藺相如是否真的懼怕廉頗。筆者以為怕是有一點的,畢竟廉頗武將出身又手握兵權,一旦惹了他不痛快,哪裡還有好日子可以過。在當時那個群雄割據、無武不能行的年代武將比文臣強的可不是一點點,文臣沒了可以再培養出一個巧舌如簧的,但武將沒了再培養一個可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一下:藺相如對廉頗的躲避可能的確有懼怕的成分存在的,只是更多的是因為不想文武兩臣內鬥置趙國於危難之中。不過將相和的事情還是要歸功於廉頗的知錯能改,以及勇於屈膝,如若他剛愎自用還會不會有“負荊請罪”這一說嗎?

  • 2 # 歷史戲語

    廉頗,是趙國的大將軍,為趙國立過汗馬功勞,為趙惠王打敗了強國齊國;戰國時期的齊國可是一霸。趙王封廉頗為上卿,實至名歸;長平在廉頗手裡秦軍攻不破,他固守的策略讓長平穩如泰山;到了趙括手裡,不但失守,還被秦軍坑殺40萬趙軍;在此戰之後9年,擊殺燕軍主帥慄腹;包圍燕國都城三月,逼使燕國割地求和。因功授予相,封信平君。

    藺相如以前只是一個門客;因和氏璧表現出的果斷、勇敢和捨生取義的精神,為趙王挽回了臉面,得到趙王的賞識。和氏璧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藺相如不僅因和氏璧這件事;在澠池陪同趙王和秦王聚會,秦王讓趙王彈琴給他聽,還讓史官把趙王在澠池彈琴的事記錄下來;這對於趙王來說是很大的侮辱;一旁的藺相如以死相逼秦王,如果秦王不為趙王敲缶,那麼藺相如就要血濺秦王,秦王不懼,身邊衛士就要上前殺了藺相如,他大喝一聲,怒目看著秦王;秦王最後害怕了,終於為趙王敲了一下。藺相如叫人也記錄了下來。此舉為趙王贏得了平等。由此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上卿。

    廉頗知道這件後,心裡就不痛快了;因為他是靠戰功獲得,而藺相如是靠嘴皮子獲得;所以他揚言,如果看到藺相如一定要修理他;藺相如知道廉頗有些不滿意自己,於是就躲著廉頗。

    廉頗和藺相如同為趙國上卿,為何要躲著廉頗?其實藺相如不是真的怕廉頗,而是他知道,廉頗素來勇猛果敢,是出了名的將軍;如果自己和他發生不愉快,正是秦國最希望看到的;這樣的後果就是,文武不和,趙國就會被別人利用;再一個如果兩人真的鬧起來,趙王如何辦?如果趙王因為廉頗打了藺相如,反倒是自己這個趙王下不了臺。偏向誰都不好辦。最重要的是廉頗如果擁兵反叛,那絕對不是趙王和藺相如看到的。所以藺相如以大局出發,忍受一點非議和威脅,對於整個趙國的安穩來說,算得了什麼?

  • 3 # 碧水青山0

    藺相如之所以要躲著廉頗,是他立於不敗之地的為人處世的智慧。一、為大局,明事理,二、有智慧,懂自保;三、瞭解廉頗,有信心能找到和解之法,四、不因一時得志而目中無人。

    也正是藺相如這個引車避匿的舉措,成就了他自己千古名相的地位。 可以設想一下,藺相如不躲避,直接與廉頗鬥,十之八九,藺相如沒好果子吃。

    先看二人發跡。廉頗是前283年,征討齊國,奪取陽晉,被封為上卿,勇氣聞名於諸侯。藺相如是前282年,完璧歸趙,拜相如為上大夫。前279年,西河外澠池之會後,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意思是官職平級,但排位在廉頗之前)。也就是說:廉頗發跡比藺相如早四年,不僅僅是聞名於諸侯各國,在朝中軍中也是無人不知。

    再看二人出身。藺相如為趙宦官者令繆賢舍人。對廉頗家族背景沒有記載,但廉頗說:相如素賤人,肯定可說明廉頗背景比藺相如強。另外廉頗能在前283年領兵征討齊國,很可能他在被封為上卿之前,就在軍中幹了若干年。故而,人脈關係,藺相如遠不及廉頗。

    接著看裁判,趙惠文王趙何,雖不如其父趙武靈王名氣大,能夠大膽起用廉頗、藺相如這些家族不顯赫的人,能原諒知錯痛改的繆賢之罪,能在秦彊而趙弱的大背景下,與秦國較量,可立於不敗之地,足見他是一代明君。弱肉強食的年代,武將稍比文臣重要一些,事實也證明,藺相如之所以在澠池能步步緊逼秦王,而且能成功,正是因為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裁判趙惠文王不會因藺相如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就為私事處罰廉頗。他不會像他兒子趙孝成王趙丹一樣昏庸無能,輕易廢除一名良將。 何況出發前就安排,如果自己此去30天回不來,廉頗就輔佐太子登基。對廉頗的這分信任,不是藺相如能比的。

    最後,看看廉頗不服氣的理由: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我作為趙國的將軍,有攻奪城池、野外殺敵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是憑藉一張嘴而立了一點功勞,卻地位在我之上。況且他藺相如出身,就是一個地位卑賤的人,我感到很羞恥,位居他之下,我難以忍受。)

    這番話,表面是耿直的廉頗個人的牢騷滿腹之言,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在代表當時的趙國文武官員召開新聞釋出會。也就是說,藺相如仕途宛如一路坐火箭而成為新貴,滿朝文武及地方郡守,恐怕沒幾人服氣。即使就是今天,某單位有人像藺相如一樣官運亨通,也難免招惹同事羨慕嫉妒恨!

    廉頗知錯而改,負荊請罪,成就了千古“德聖”之名!

    也幸虧有廉頗、李牧、平原君、藺相如這樣的將相,澠池才沒有變成武關,讓秦國扣押大國君王的故事推遲了18年,當然,楚懷王也沒有趙惠文王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的膽識與魄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817肉雞比較瘋狂,無論毛雞還是雞苗都居高不下,風險和利潤並存,明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