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修行者

    這裡筆者的個人觀點是華為走的最遠,其次是小米最後是oppo。現階段來看國內手機市場基本被上述這幾家平分了。現在發展的最好的是華為。高階旗艦有mate系列和p系列,中端有榮耀和nove,低端有暢玩。在國外也售賣p系列和mate系列,特別是跟徠卡合作後逼格直線上升,在歐洲市場賣的很不錯,很有國際品牌的風範,而且同時華為也沒有忘記自己產品的研發,今年的p20確實讓人意想不到,所以華為不管從銷量還是口碑來說都是將來能走的更遠的一家企業。華為這邊感覺是一個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再來談談小米,小米這個公司很不一樣,手機主打價效比。小米一開始只做手機,後來開始做米家,小米現如今已經做成了一個生態鏈。雷總也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小米在印度的銷量也是非常不錯。感覺小米這邊是一個積極進步的一個創業者。最後來說說oppo,oppo今年給人的看法有點不一樣了,今年oppo釋出了findx,雖然產品設計新穎,但也只是叫好不叫座。oppo的產品更加符合年輕人和女性 ,然後靠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明星效應來宣傳,雖說銷量不錯,但不是長久之計。這裡感覺oppo是一個傳銷洗腦的頭頭。

  • 2 # 今天星期天不上班

    華為OPPO和小米,哪個能走得更遠呢?我們先來看一組排名: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釋出,華為集團排第83位,我們的OPPO小米榜上木有名(雷爸爸提出今年進入世界500強,今年還剩不到4個月,我們拭目以待)

    華為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任正非爺爺,員工數18W➕人,年營業額6036億元人民幣;

    OPPO成立於2004年,創始人陳明永叔叔,員工人數1.8W➕以上,年營業額號稱2000多億(員工數與營業額僅供參考),

    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雷軍爸爸,員工數約1.4W人,年營業額1146億元;

    透過以上資料的對比,我們會更直觀的瞭解這3家公司目前的實力。提到華為OPPO小米,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更看好華為的發展前景吧。提到華為,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國家,3家中更能代表我們國家,展現國家實力的,非華為莫屬了!!

  • 3 # 蒐羅科技

    個人感覺華為會走的更遠,其次是OPPO,再到後面就是小米了!

    華為在最近幾年的銷量上都處於一個上升的階段,華為手機主打mate系列,P系列,榮耀系列以及暢玩Nova系列,覆蓋了高中低端手機市場!

    OPPO主打的中端R系列和高階Find系列,在產品質量方面確實做的不錯!

    小米主打紅米系列和小米系列以及MIX系列,在手機價格方面對比這兩個手機品牌都有很大的優勢!

    華為與其他兩個品牌不同的地方就是擁有自家的處理器麒麟晶片,在高階品牌上的攝像頭最佳化也是一大優勢!

    OPPO主要有線下的眾多專賣店做基礎,這也給OPPO帶來了很好的銷量,在產品設計創新上也是有優勢,比如水滴屏和升降式機構都是在手機行業裡最先應用的,雖然在價格方面沒有優勢,但良好的品質和一些吸引眼球的設計還是會被很多消費者關注的!

    小米一直都是以價效比為主,小米雖然也開發過處理器,但最終不了了知了,可想而知做處理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隨著國內其他一些品牌手機的崛起,小米已經漸漸在價效比方面失去了優勢!

    所以小米可能走的是最不長遠的,OPPO其次,再到華為!

  • 4 # 沉睡的毛利小五狼

    在早期的國內智慧手機廠商裡,媒體們把當時銷量最好的四家公司合稱為“中華酷聯”,分別是當時的四大巨頭,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那時候還沒現在的大部分中國產手機品牌,僅僅這四家獨大,當提到中國產手機廠商時,人們會想到的一定是“中華酷聯”。

    但是到了2015年年底時,四大巨頭中有三家已經掉隊,被後來的小米、魅族、奇酷大神追上並趕超,僅僅只有華為還保持著較好的地位,形成了當時的“花旗小妹”。

    到了17年,魅族由於錯誤的機海戰術和與高通之間的矛盾,使得它淘汰出局,奇酷大神更是曇花一現,早已涼涼。OPPO,vivo透過主打線下市場快速崛起,小米雖然也經歷了一段低谷期,但還是穩住了,於是四大巨頭再次變為“華米OV”,一直到現在,這四家還是目前中國產手機廠商裡出貨量最高的品牌,尤其是華為,不僅僅在國內獲得成功,在國際市場也是光有好評,已經成為可以和蘋果三星這樣的國際大廠比肩的品牌,獨立出去的子品牌榮耀也是發展的順風順水,逐漸成為國內主流品牌。

    從國內智慧手機的發展歷程來看,雖然經歷了無數的品牌站起來又倒下去,華為一直處於領軍地位,從來沒有離開過。因此我覺得未來,華為很有很可能是中國產廠商中走得最遠做的最好的一家,雖然我個人對華為不太感冒,但不得不承認,華為的實力擺在那裡,久經風雨,屹立不倒,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件事。當然我也並不是說小米和OPPO以後不好,這兩家目前來看也是算是實力雄厚,從兩家的的革命開創性的產品就能看出(小米Mix,OPPO find X)。

  • 5 # 天和一尚

    要說國內手機三巨頭誰能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還不好說主要是看潛在的發展創新動力,持久的續航能力。這些都是以對市場佔有率為準繩來實現的。我們來看看國內手機市場排前三位也就是華為,oppo,小米也就看出一些端倪。華為的自主晶片,5g的研發不僅在國內市場而且在歐洲,南美,北美,東南亞市場弄得風生水起無疑是華為肯定走得更遠。

  • 6 # 梅阿查的天空上

    OPPO、華為、小米,三家各有千秋,近年手機市場風雲變幻,一些品牌由於自身和市場的原因黯然退居二線,更多的新品牌則對這個巨大的市場躍躍欲試。但幾番洗牌,格局依然是OV華米各自割據一方。vivo沒有被問到,所以略過不提。

    華為手機的技術力在業界有目共睹,自行研發的海思麒麟晶片可以說是中國產化大潮中一道亮眼風景。可惜電池續航一直為人詬病,高階產品線與蘋果相比還是顯得有些實力不足。

    小米一直維持的是“極客”形象,堅持的價效比路線雖然在初期搶佔不少市場,但向高階產品線發展時卻受到“低價機”的形象拖累,品控問題也是其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OPPO則勝在品牌一直堅持的精品戰略,它注重的不只是品質,還有精緻的外觀。無論是OPPO R17獨闢蹊徑的水滴形設計,還是Find X首創的雙軌潛望結構,都在美與功能性間做到了絕妙平衡。技術創新是所有科技企業重視的,但如何將實用性,美觀和新技術結合在一起,單靠技術的堆砌是無法實現的。OPPO在外觀設計上的努力和市場對其堅持的迴應也印證了這一點。

    另外,OPPO的Find系列,旗艦機型,創新技術,帶給消費者的從來只有驚喜。在技術積累之後,Find X更是厚積薄發,不負眾望,在多個領域做出了創新與突破,毫不辜負Find系列的探索精神。

    三個品牌中,我相信兼顧美感、技術,在高中低端市場都有出色表現的OPPO能夠走得更遠。

  • 7 # 江南NLOVE

    提起拍照手機,大眾一般第一個想起的就會是OPPO,這說明了OPPO在手機攝影方面的專注和深耕是獲得市場的認可的。最新推出的R17系列拍照方面表現優秀,尤其是R17系列的前置攝像頭不僅採用索尼IMX576感測器,更運用AI美顏技術,根據每個使用者的膚色、年齡、性別等維度對照片進行智慧最佳化處理,讓每張照片拍出來的效果都更自然清晰。

    而且OPPO對市場的不同客戶群體也推出不同的系列產品,產品線非常清晰,旗下的Find系列、R系列等各有優勢。網路時代產品要賣得好,歸根結底還是要口碑好,客戶體驗好才會回購,所以R系列銷量的一路走高,正正說明了OPPO一直以來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不斷結合使用者需求最佳化手機效能的策略是對的。

    相對而言,華為採取的是機海策略,你很難對它的某一個系列印象深刻。而小米近年來更多的精力是用在發展小米生態鏈方面,對手機的鑽研比以前少了,所以綜合來說,我更看好OPPO。

  • 8 # 你看不到我的委屈

    大家都在說華為小米,我反倒覺得OPPO今年給我的感覺很驚豔。別的不說,就說OPPO Find X算是打破了劉海屏同化現象。而且OPPO的Find、R、A三個系列的生態鏈十分健康,中高低三個層次都有兼顧,而且口碑銷量都比較好。這樣的精準定位在將來的手機市場肯定還是不容小覷的。

  • 9 # 大公子影視特效製作

    貪婪無底線,盡最大努力壓低成本,使用廉價攝像頭做成蘋果失去中國市場的結局。同樣,出師未捷身先死的vivo的旗艦iQOO滯銷也是使用入門級索尼IMX363型攝像頭有關,因為它的拍攝水平只適合在千元機上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醬香型白酒為什麼比有些濃香型白酒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