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醬油瓶的突擊

    以自己的個人利益為第一優先;(畢竟“人權大於主權,個人利益優先於集體利益”)

    以自己的財、政支持者為第二優先;(這是一份工作,不是公益)

    以自己所代表選區的選民為第三優先。

    以國家整體利益為最後優先。

    美國的政黨不同於國內政黨。只是很粗獷的政治立場劃分方式,競選人頂著民主黨人的身份執政幾年,下次競選就可能搖身一變以共和黨人的身份參選。

    至於題主所問的“政黨利益和選民利益衝突”描述不準確,無法成立。改成“背後金主的要求和選民利益衝突是會如何選擇”能成立,但結論不一定,有可能為了討好金主欺瞞選民,或者找新到新的金主,使矛盾消失。比如說選民要求與納稅大戶利益衝突,如果可以引進新的產業進行取代同時可以討好選民,那麼毫無疑問會拋棄原本的金主,;但大多數情況下,會使用一些很擦邊的方式——比如民眾要求對有害成分在商品上進行標識,那麼那個標識會“不影響包裝美觀的小”或者描述文字非常的專業讓很多人搞不懂(比如有毒不說有毒,而是標識“含微量三聚氰胺”)

    或者“上級政府利益與自己所代表選區利益衝突時”議員會如何選擇——正常情況下以自己所代表選區利益為主要立場,否則無異於政治自殺,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人制”的“贏家通吃”就是最典型的集中提現.除非對方提出了實在難以拒絕的利益交換(比如級別更高的職位)。

    至於題主所描述的“政黨利益爭吵”,其實實際本質是政客背後不同利益集團利益訴求的爭吵,只不過表面上把這些利益集團粗略地劃分成了兩黨,左派或右派。

  • 2 # 諶人

    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是每個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他(她)當然要優先考慮本州選民的利益。

    共和黨國會議員若出自紅色州,(長期支援共和黨的“票倉”州,如德克薩斯);或民主黨國會議員出自藍色州(長期支援民主黨的“票倉”州,如加利福尼亞),則本州利益和本政黨利益一致,議員不存在優先選擇問題。

    但在紅藍搖擺州當選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在本州利益與本政黨利益發生一般衝突時,會優先考慮本政黨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民主、共和兩黨誰控制了國會參議院或眾議院,誰提出的議案就容易表決過半數透過的原因。

    但在大事大非特殊情況下,當本黨的利益與本州的利益發生嚴重衝突,議員會維持本州的利益,在國會投“反戈”票。

    例如,2月26日,美國國會眾院以245票贊成、18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阻止總統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的議案。有13名共和黨議員就支援了民主黨人提出的議案。

  • 3 # 王棠

    美國政黨,組織是比較鬆散的,一般情況下,小事會跟黨走。總要的事是以議員個人利益為先,這是與我們很大的不同。

  • 4 # 一號風手

    這個問題是要分層次回答的,直接回答這些議員是的重心是黨派利益優先還是洲利益優先都是不對的。

    從大層面來講,共和黨這邊的議員是以洲利益優先,而民主黨的議員是以黨派利益優先。

    這個層面涉及到美國的國家結構,共和黨是一個反聯邦政府思想的黨派,而民主黨是一個大聯邦政府思想的黨派。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美國兩黨掌控美國政治的路線,共和黨是利用財富來影響政治,民主黨是利用思想來影響政治。

    所以你們會看到,共和黨上臺後是實行的是思想政策,而民主黨上臺後實行的是金錢政策。看到這裡有人也許以為我寫錯的,其實沒有錯的。

    共和黨靠金錢影響力上臺,上臺後就大談思想,給選民灌輸“反民主思想”,而民主黨靠“民主思想”上臺,上臺給就給選民撒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共和黨花錢上臺談思想是為了止損,因為他們是大資本家,他們害怕民主黨上臺大搞富人稅,福利什麼的讓他們多交錢。

    而民主黨用思想影響選民上臺,然後給選民撒錢,目的就是讓更多的選民繼續支援他們控制聯邦權力,然後一步步的增加聯邦政府的力量,削弱洲政府的力量,從而達到削弱資金集團的力量。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是以黨派利益為主,共和黨維護洲利益其實也是在維護自己黨派的利益。

    美國的政治一開始就是富人政治,也就是資本家政治,後來美國的精英不甘心,為了打破財富對政治的把控,發明了民主、人權、自由,從而成功的開闢出了新的政治路線。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民主黨就一無是處。

    民主、自由、人權這三樣東西把所有人都籠罩進去,而資本家再強大,但是人數始終是少數,他們也不敢反對這個涉及到多數人的東西。由此民主、自由、人權這三樣東西牢牢的主導了美國的價值觀,成為美國政治正確的核心。

    隨著時間的發展,共和黨那邊被這個“政治正確”搞得非常被動,為了對抗民主黨掌控的“政治正確”價值觀,共和黨那麼大談傳統主義思想,用傳統主義價值和民主黨的“政治正確”價值觀對抗。

    特朗普上臺可是說是美國傳統價值上升的一個重要標誌,已經達到了和民主黨那邊掌控的“政治正確”價值觀對抗的狀態,這也是美國現在兩黨呈現分裂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美國兩個價值達到平衡,勢均力敵,呈現出互不相容的狀態。

    由於兩種價值觀出現平衡對抗的狀態,這裡又繁生出兩黨另外一個層面上的利益核心。

    無論是美國的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有一些洲是他們固定的票倉,而這些比較固定的票倉就是民主黨勢力或者共和黨勢力在這些洲是否強勢的象徵。

    民主黨勢力強勢的州,他們通常是在該洲推行民主黨利益和價值觀政策,共和黨勢力強勢的州,他們同樣推行共和黨利益和有利於他們價值觀的政策。

    而國會的議員裡,每個洲的議員都不可能是單一的全部都是民主黨或者共和黨。所以一個洲在國會人的議員,既有共和黨也有民主黨的。

    如果在民主黨勢力強勢的州,推行的是民主黨政策,那麼這個洲出來的共和黨議員當然不會以洲利益為主,他們會以黨派利益為主。

    反過來共和黨強勢的州,推行的是共和黨政策,那麼該洲出來的民主黨議員也不會以洲利益為主,而是以黨派利益為主。

    同樣的民主黨強勢的州,出來的民主黨議員,維護洲利益,也是在維護黨派利益。反過來看共和黨議員也是這樣的。

    無論怎麼看,美國國會黨派的議員最終還是以黨派利益為主,而不是以洲利益為主。不過會出現洲利益和黨派利益一致的情況,在維護黨派利益時也是在維護洲利益。

    只不過美國兩黨都是兩個比較鬆散的組織,沒有固定的黨員,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利益而選擇陣營。

    國會的議員不管是民主黨議員,還是共和黨議員,如果黨派政策損害到他的利益,那麼他既不以洲利益為主,也不以黨派利益為主,而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無論美國民主黨上臺,還是美國共和黨上臺,只要黨派實行的政策損害到他自己的利益,那麼他都會反對。

    其實無論是共和黨內部,還是民主黨內部,兩大群體中,他們只是大方向一致而已,在小方向上是有很大分歧的。他們都是反對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政策,支援對自己有利的政策。

    特朗普的一些政策損害了部分共和黨人的利益,這些共和黨人同樣是反對他的。

    由此最終的結論是,美國國會的議員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黨派利益次之,洲利益和國家利益排在後面。

  • 5 # 鴨綠江畔的濤聲

    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多黨執政的國家,在美國議會中,參議院民主黨佔優勢,眾議院共和黨佔優勢,兩院之間的衝突和分歧說白了就是黨爭,共和黨代表的多是富人利益,雖然少數,可是有錢,社會地位比較高;而民主黨代表的是窮人和中產階級的利益,群眾基礎較為雄厚。 大企業和壟斷企業支援共和黨,如微軟;小企業和金融支援民主黨,如索羅斯。 兩黨為了要保護各自階層的利益都想方設法要獲取執政權,所以經常“對著幹”,在涉及到各自階層利害關係時衝突尤為激烈,但兩黨都是美國政黨,在美國的根本利益上還是毫不含糊攜手一致的。至於你說的當兩者發生衝突時以黨的利益優先還是以本州的利益優先一詞,我想說的是你提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尖銳而又複雜的問題,就目前美國的制度來說當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還是以自己政黨的利益為優先選擇,有時候雖然雜聲很多但涉及到其根本利益時侯本黨之間聲音基本還是一致滴。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6 # 綜改1

    這種現象既複雜又簡單!

    簡單的是兩個黨派互鬥,為各自代表的那一部分人服務!

    複雜的是參眾兩院中都有黨派色彩和各個州的情況複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承認主權後,以色列全力開發戈蘭高地能源,敘利亞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