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為鈺而死為晗而惜

    中國沿海有一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糰,叫做餈飯棒,用一層熟麵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相傳餈飯棒來自春秋時期的越國(浙江地區),屬於古越民的傳統美食。

    而在高句麗臣服中國後的公元200年即後漢年代,中國已開始流傳鮓這種食品,相傳由東北亞海洋民族(扶余、東穢、馬韓等)引進。在辭典中的解釋為以鹽、醋、米及蒸熟的魚段腓制而成的食品。有時採用炸脆魚條作為主料和飯糰拌在一起,形狀是一個橢圓的球形,形似橄欖球。但大多數時候沒有固定形狀,鮓又作粉蒸魚排或米蒸魚排,用的卻是熟米,可以加熱使用,也可以和熟魚冷拌。宋朝年間,中國戰亂頻仍,這正好為逃難的充飢食品,而品種更多,由菜蔬類,魚類,肉類等組合捏製而成,但因為沒有固定形態,因此和日本壽司有所差異。

    漢字傳入日本初期,日本加進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將日本的一些食物用與之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漢字來替代,於是日本的“絲烏西”就變成了“鮓”,“薩西咪”就變成了“鮨”。

    後漢時代日本也出現了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國的鮓要小的多。這便是後來日本壽司的祖宗。而同時期的中國的鮓(米拌魚條)可以看作是壽司的兄弟或鄰居。只是現今沒有廣泛流傳和普及。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為壽司,當成節日食品來使用。壽司逐漸普及為日常食品,特別是一些漁夫用一些醋醃製過的飯糰,加上一些海產或肉類,壓成一小塊,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木箱之內,作為沿途的食糧。鎌倉幕府時代,壽司已廣泛流傳,成為一種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

  • 2 # 平安一生69912

    飯糰(onigiri)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是日本人外出野餐以及午餐便當的首選食物。三角形狀的米飯糰外層以海苔包裹,裡面的餡料通常是醃漬酸梅以及一片烤魚等,製作飯糰非常簡單而且很快速,所以非常適合外帶食用。有證據顯示,早在平安時代 (794-1192),當時的士兵就曾經攜帶飯糰在身,因此飯糰可說是由來已久。飯糰的外觀大多是三角形狀,這一點並沒有什麼變化。不過,最近消費型態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飯糰通常是在家制作給家人享用的一種食物,不過,現在它們可是便利商店最暢銷的商品,而且有一些咖啡館甚至以飯糰作為他們的招牌菜色。 自1970年代開始產生變化 傳統上對於飯糰的印象就是在一團蓬鬆的白米飯中,內餡或許是烤鮭魚,並且由母親以海苔將整個飯糰滿滿地包覆起來。而便利商店徹底地改變了這幅景象。自從便利商店於1970年代出現後,飯糰就成為便利商店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直到今天為止,他們仍然保有這個地位。 由於開發出將米飯以及海苔分離的包裝方式,可以使海苔保持酥脆,並且可以讓消費者在享用飯糰之際不至於弄髒手,這讓便利商店所銷售的飯糰獲得青睞。而飯糰內餡料的選擇也非常多元,其中還有不少來自外國口味的餡料,讓這個珍貴的日本食物多了點洋味。舉例來說,自從便利商店推出鮪魚拌美乃滋口味的餡料,這款飯糰的銷售成績一直都非常好。商店所銷售的飯糰,每一個售價大約為100 日元(按照人民幣1元折算14.82日元計算,大約合6.7元),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了。

  • 3 # 13866779146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在古代東南亞、中國沿海都有和壽司製作工藝相似的食品,但形態卻不同。日本壽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與生魚片、黃瓜、肉鬆、焦蔥為主,配上芥末、辣根、醬油、醋。。而在中國沿海有一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糰,叫做餈飯棒,用一層熟麵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相傳餈飯棒來自春秋時期的越國(浙江地區),屬於古越民的傳統美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預防高血壓,才不會容易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