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這傢伙幾乎是比對曹操為奮鬥目標,但也不是完全照搬,總之還是沒什麼脫離軌道。

    招降納叛是差不多的,人盡其用也是一致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扶持落魄將軍再幹掉,幾乎是做了曹操也幹了曹丕做過的事。

    他沒有掩飾自已的野心,提出天下布武的目標,甚至以此號召群臣為此奮鬥。

    除了這些可見的履歷思維外,我想還得提及潛在的思維。

    接受洋槍作為主戰武器,喜好南蠻物品說明織田信長反傳統的思維,更是對本願寺在幕後操控天下的不滿,為此敢於用實際行動來剷除這一在思想上控制日本的背後天皇。

    第六天魔王,差不多就是評價他與傳統勢力,本願寺勢力的鬥爭。

    破壞舊框架,建設新框架,如同他建立的安土城一般俯視天下。

    呵呵,最後還是被舊勢力代表的明智光秀幹掉了,結束其效仿曹操卻又喜好離經叛道的一生。

    一家之見,僅供參考。

  • 2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和歌《敦盛》人間五十年,宛如夢幻,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織田信長是個“外華人”,總之他不是一個“日本人”,因為他幾乎和同時代的日本大名完全不一樣。他太特立獨行了。

    信長的思維方式比較超前,他似乎完全不受傳統的束縛,也不知道他的這個性格是怎麼形成的。總之,在他成為織田家的當主後,他率領的織田軍,以革命性的方式,席捲了當時的日本戰國。

    桶狹間合戰

    駿河的今川義元早就有舉兵上洛之心,於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和甲斐國守護武田晴信(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國小田原城主北條氏康組成“甲駿相三國同盟”,斷絕了領國北面和東面的後顧之憂,開始積極籌劃向西進軍。永祿三年(1560年),在織田信長初步安定尾張國之後,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親自率軍攻入尾張國境內,今川義元對今川家進行了掃境出動的全動員。當時今川家的領地包括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的石高在七十萬石上下,今川義元做了全動員,集結了20000到25000的兵力。先鋒大將井伊直盛沿東海道一路西進,其中包括德川家康。

    永祿三年(1560年)5月19日,織田信長率領4000兵力出陣,此時(下午1時),桶狹間一帶突然下起了大雨。織田軍計程車兵們大喜,於桶狹間偷襲今川義元,今川義元戰死、今川軍因而敗退。戰後,原本稱霸東海道的今川氏從此沒落,而獲勝的織田信長則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奠定其日後掌握日本中央政權的權力基礎。

    此戰,不可一世的今川義元暴露了狂妄輕敵的弱點,而織田信長則力排眾議,堅持挑戰當時看似不可戰勝的今川軍,用奇襲一戰擊斃敵酋,成為戰國經典戰役。

    天下布武

    織田信長以天下布武的大義名分,擁立足利義昭為第15代將軍並開始上洛。對抗織田信長上洛的南近江戰國大名六角義賢、六角義治父子,在織田軍的猛攻下,觀音寺城遭攻陷並逃亡伊賀,至此六角氏滅亡。此後六角氏則展開反抗織田信長的游擊戰。見到織田信長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動,執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義繼、松永久秀等人瞭解到織田信長的實力而臣服,其它隸屬於三好三人眾的勢力多數逃亡至阿波。剩下如池田勝正等人也投降織田信長。至此,從三好長慶以來,執掌中央政治的三好松永政權面臨織田信長閃電般迅速的上洛僅半個月就垮臺,擁立足利義昭為第15代將軍的信長所建立的織田政權誕生。

    天下布武之意為“於天之下、遍佈武力”。通常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信長將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時,即開始用“天下布武”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中國周文王於岐山為根據地、日後君臨天下之意(阜為山丘之意),由此可窺信長志向。日後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

    信長的目標天下布武,可認為其帶有為廢除公家、寺家的權力並正式建立武家政權的意味。

    火燒比睿山

    元龜二年(1571年)9月,出兵討伐三好三人眾的織田信長數度要求僧兵撤退,發出多次“避難勸告”,勸告無效後,後放火燒掉仍持續抵抗的比睿山延歷寺,即火燒比睿山,此舉堅定了武田信玄上洛的決心。成為佛敵後的織田信長,一向一揆以及淺井、朝倉方面再度向他出兵。

    兵農分離

    織田信長充分發揮尾張、美濃兩國的地理優勢——人口多且物產豐盛,建立起兵農分離的制度。由於當時各大名經常交戰,農工業人口都被調集為兵,糧食短缺,必須 尋找商人外買。織田信長把多餘的糧食對外賣出以聚斂財富,把過剩的失業人口專門組織成士兵,使之專業化,因此農民可以專心生產,軍人的素質也提高,糧食與金錢的儲備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這一措施不但提高了士兵的作戰能力,還可以在以往的農忙時節組織士兵進行作戰。織田家的軍事能力一下躍居於採用傳統兵農合一政策的大名之上。

    鐵炮隊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大名中,第一個看到洋槍(鐵炮)的戰鬥作用的人,並將其作為織田軍的主力武器。最終,在長篠之戰中憑藉洋槍的威力擊潰了武田的赤備隊。

    天正三年(1575年)4月,武田勝賴為討伐於武田信玄死後即背叛武田家成為德川家康家臣的奧平貞昌,率領15000人的兵力前往攻擊貞昌所在城長篠城。但奧平軍的善戰使武田軍在進攻長篠城上花了超出預期以上的時間仍無法攻下。此時織田信長於5月12日率領3萬大軍從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與德川家康軍8000兵會合。擴大為38000兵力的織田德川連合軍於5月18日佈陣於設樂原。

    接著5月21日,織田德川聯合軍與武田軍開戰(長篠之戰)。在此戰中,織田信長將鐵炮隊分成三隊、採用節省裝填彈藥時間的三段射擊戰法。(有一部分人認為此戰法真偽未定)織田、德川連合軍在此場對武田軍的戰役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喜好女裝

    織田信長在青少年時偶爾喜歡穿著女裝跳舞恐怕是確鑿的事情。《信長公記》中也有織田信長在神社的祭祀中穿著女裝跳《天人舞》的記錄,而且女裝扮相相當美麗無人認出是男子。

    一次打了勝仗,眾將慶功,喝酒娛樂此時卻惟獨不見信長,於是眾人皆以為信長不來了。喝到一半,外面突然走進來一個盛裝美婦,傾城絕色,直到那女人坐到織田信長的位子上,大家才發現她居然是織田信長裝扮的。

    以上就是日本戰國風格獨樹一幟的織田信長。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3 # 指尖看日本

    織田信長的思維方式與當時的日本大名沒有明顯的區別啊。

    在用人方面,織田信長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比如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本出身低下,後世雖說明智光秀是美濃土岐氏庶流出身,但是實際上明智光秀是否出自美濃明智氏,還沒有定論,羽柴秀吉更是從服侍織田信長的雜役開始做起的。二人出身相似,在出仕信長以前的身份都不可考,但是後來都成為織田家首屈一指的家臣之一。

    與織田信長相同,各國的大名實際上也都有從農民、浪人眾招募家臣,比如武田信玄麾下的武田四名臣之一的春日虎綱(高坂昌信)、馬場信春,一個是沒落富農子弟出身,一個是地侍階層出身,地位都非常低下。但是,最終春日虎綱與馬場信春都成為武田家任命在地方上的城代,負責管理武田家的大片領地,並且進入了武田家上級家老的行列中。

    至於發展的特點,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例如軍隊職業化,這是各國大名早就有先例的;樂市樂座,首先施行的也是近江國的六角氏;檢地,更是所有大名戰國大名化的必然經過,織田信長施行的政策都不算新穎,大多數都是有先例或者順應當時莊園制經濟解體的歷史大背景的。

    織田信長在軍隊中裝備名為“鐵炮”的火繩槍,在長筱合戰大勝東國的武田家。但是實際上,西國大名中,使用鐵炮作戰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東國因為購買鐵炮、火藥、彈丸不易(鐵炮、火藥、硝石在西國更容易購得),導致東國的軍隊使用鐵炮的比例並不算大。

    有人說,織田信長上洛是“挾將軍以令諸侯”,實際上並非如此,與之相比,更合適的應該是“奉將軍以令不臣”。戰國時代因為幕府將軍的直轄武裝奉公眾解體,導致將軍需要有力大名的軍事支援才能維持在京的統治,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前,像信長這麼幹的還有三好長慶、大內義興、細川高國等等。信長上洛以後,因為足利義輝被暗殺而喪失技能的室町幕府也重新開始運作,審理京畿的糾紛與案件,並沒有與之前的幾位上洛大名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