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3高效學習法

    我覺得考試應該具備三方面能力

    1.職業素養,沒有職業素養的老師是誤人子弟,現在越來越多的性侵女生的老師,首先對於老師來說,沒有什麼比職業道德和素養更重要了

    2.專業能力,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教不好學生的,肚子沒有點墨水,怎麼給學生增彩,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都願意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名校或者報名師班

    3.變通能力,國內很多老師專業很好素養也很好,但是教不出來,這也是大部分老師的問題,變通一下,講課幽默一些,學生喜歡,學生自然成績會好

  • 2 # 鳳凰學苑

    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具有的素養是多方面的:比如道德德素養、政治素養、人文素養、文學素養、藝術素養等方方面面,數不勝數。作為一名普通老師要全面來談語文老師要具備的素養,客觀來說高度、深度、廣度是不夠的。本人就單獨從教學能力方面來談一談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一、理解語文教材能力的素養

    理解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基本能力。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認識新事物,或把某個具體的事物納入相應的概念和法則中去。一般所說理解教材,主要指對教材中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從而達到理性上的掌握。理解教材主要包括理解教材的結構、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課文的編排思路、教材的優點和缺點。理解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只有充分理解語文教材,知道教材涉及到哪方面的知識,提前預備,銘記於心,教學時才能得心應手,駕馭課堂。要搞好教學,首先要理解吃透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是教師保證自己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一個教師連自己都不知道教材上在講些什麼,本節課要達到什麼目的,那麼他又如何教會學生呢?對於教材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課堂效果。所以,教師要讀活教材,熟練掌握教材,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有了這個前提和保證,才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弄清楚、講清楚。才能帶學生進入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為他們主動構建認知結構奠定基礎。可以說,理解教材是教師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二、駕馭語文教材能力的素養

    教材,是根據教育法、教育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系統條理、層次分明地敘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既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又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比較系統的知識工具。在理解語文教材的基礎上,必須駕馭這個語文教材的能力,是一個很全面的能力。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的好,使學生受益,還得靠老師善於應用。”長期以來,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主要任務就是把教材的內容忠實地傳給學生,教師很少去關心教材的本身,認為教材的研製和開發是專家的事與自己無關。教材怎麼說,我就怎麼教?這是完全不可取的,備課不應該只備課本,更要備教材。比如唐代杜牧的古詩《山行》的前一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斜”在這裡應該讀作“xia”,而課本標註為“斜”,這樣讀起來相當的彆扭,哪有古詩的感覺,根本無法與下面的“家”形成押韻。就是不尊重中國的古典文化嘛,如果非要讀成“xie”,那麼請問傾斜到什麼程度,到底是5度,10度,60度.......?本文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要形容山路陡峭,山勢險峻嘛,所以應該讀成“xia”。而“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斜”,就要讀“xie ”,《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就有列舉說明。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一詞中有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中“見”,也被讀成“jian”,如果讀成“jian”具有主觀看見的意思,而文中是因為風吹來了,草被吹低,牛羊才顯露出來,具有被動看見的意思,“見”在古代漢語的解釋是:顯露,出現的意思。因此,我認為在此應該讀作“xian”。駕馭教材,既要依賴於教材,又要發現教材的不足之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更好地向學生傳達正確的資訊。

    三、語言的表達能力的素養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語言的表達能力是最基本的素養。所謂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是教師進入課堂後,能迅速連貫並且有條理地表達有關資訊,使學生立即進入思維狀態的能力。主要從三點體現:

    1.簡單準確:要求老師用恰當的語句,準確地講清楚教學內容,使學生能聽懂教師要表達的意思。那種滿嘴語病、表達不連貫、空話連篇、不著邊際的講課是不能準確表達教材的內容的。

    2.生動活潑:要求教師教學時注意口語化,在講課時把教材或教案中書面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對於那些難以理解的字詞往往用口語表達,更能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3.具有感染力:教師在授課時不能照本宣科,這會讓學生聽起來感到機械呆板,枯燥無味。要有很好的語言藝術,教學時婉轉迂迴,引人入勝,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四、具有豐富綜合知識能力的素養

    語文課本里面的內容包羅永珍,幾乎涵蓋了所有知識領域,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至其及。既給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和題材,又為語文老師的文化知識提出更高,更具有挑戰性的要求。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如果語文老師沒有豐富的綜合知識文化素養,不清楚其他學科的知識,在課堂上不能舉一反三,旁徵博引,就只能就課文說課文,何談學生學習興趣?何談活躍課堂氛圍?何談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怎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比如小學課文《趙州橋》,這篇課文就與歷史有關,作為語文老師你至少要知道該橋是隋唐的石匠李春設計的以及當時設計的歷史背景。授課時必要對設計者和設計背景介紹一番,才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只是簡單的教生字詞,讀懂大意分段就達不到本課的學習目的,本課的學習目的就是要體現在當時科技水平落後的情況之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五、掌握資訊化教學手段的素養

    在資訊已經鋪天蓋地的今天,大資料應用深入各個角落的今天,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老師的資訊化應用手段直接和教學的工作能力水平成正比。近年來各種資訊化教學手段不斷湧入校園,如何收集?如何來運用?直接或間接影響老師的上課,現在的班班通,點子書包進校園,很多教師感嘆:“交了幾十年的書,現在不會教了。”甚至連最基本的文件,電子表格都不會使用。更談不上對資訊化教學手段的處理能力了。對於語文老師來說,掌握資訊化教學手段更能很好的服務於教學。比如,用語言文字描述的故事情節,可以透過動畫,小影片等來呈現了,這樣更加直觀,更加生動。資訊化應用能力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教學工作的質量的好壞。培養教師資訊化教學手段的素養,目的就是使教師善於創造性地利用資訊從而不斷改進教學,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創新教學結構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因此,本人認為語文老師應具備的素養是多方面的,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泛泛而論,具有橫向性,縱向性和交叉性等特點。

  • 3 # 宏宏老師

    語文老師所具備的素養,比其它學科的老師,應該多些。所獲取的專業知識,跨度還要大些。所以呀,要做合格的語文老師,必須具備如下素養——

    首先,淺談職業道德素養,這是各科老師都必須具備的,高風亮節,愛生如子,先做好學生的道德模範,然後重點培養他們的道德修養,讓他們從小愛家人,愛眾人,愛祖國,從小就養成有博愛之胸懷……

    其次,重點談下語文老師的專業技能素養,語文老師們的專業具備,不單單是語文知識方面的積累,還要廣學更多知識,不要求全能,最起碼各科知識精華,都應具備——比如說歷史、地理,政治等等,這些知識,都與大語文密不可分,且緊緊相牽連。比如您講蘇軾文《赤壁懷古》,必然要講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蘇氏文壇幾兄弟等等。再且,赤壁又在現今哪裡,這又聯絡到地理人文等知識……

    最後,略述語文老師的全能素養,語文老師,除了傳授專業課程外,還應具備琴棋書畫,和吹打拉唱等技能,也就說,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唱歌跳舞,樣樣皆能事……

    要讓學生們,在您博學方面敬仰您,佩服您,從而自然崇拜您,所以他們就想學語文——想學您!這就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4 # 再見放聲歌唱

    傳統認為,語文老師應該具有三項基本素養:一張鐵嘴,一筆好字,一手好文章。當然,時代發展,當今社會對語文老師的要求又有提高,諸如現代資訊科技能力,美術音樂舞蹈能力,甚至心理學相關知識,生活技能,旅行見聞等等,“語文老師肚子裡有個雜貨鋪,”但是我認為,三個一才是語文老師最重要的職業技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子羅盤和陀螺儀可以下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