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滄海GCH
-
2 # 楊朱學派
先秦時代有三大顯學:儒家第一、楊家第二、墨家第三。顯赫一時的墨家學派為何滅絕?
有兩大原因。
一、外因。
1、焚書坑儒。
墨家鉅子孟勝帥180名弟子自裁後,墨家分裂為秦墨、楚墨、齊墨。此後,墨家已不再是一個學派,僅僅是一個軍事組織和兵器製造機構。淪為統治者的走狗。
秦國藉助秦墨的力量,滅掉東方六國。同時,秦墨藉助秦國的力量,消滅了楚墨和齊墨。秦國統一天下後,卸墨殺驢。禁燬詩書及百家言。
確切的說,墨家學派滅於戰國中後期;墨家則斷於秦朝。
2、漢武帝誅殺最後一個墨者郭解。墨家學派徹底滅絕。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
漢武帝還重用法家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徵收苛捐雜稅。壓榨盤剝百姓。墨家鉅子郭解誅殺害民惡吏。漢武帝與法家酷吏逮捕誅殺郭解。
秦始皇使墨家學派基本滅絕。漢武帝使秦始皇徹底滅絕。
二、內因。
內外原因是墨家學派滅絕的根本原因。
1、儒家提倡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以血親為核心:為父之慈,人子之孝,夫妻之義,兄弟之悌,朋友之信。此外還有知錯能改,見利思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到。
而墨家的道德境界太高:據財必以分人,殺己以存天下,斷指以存腕。毫不利己,無私奉獻的墨家精神99.999999%的人都做不到,也不願意去做。
故儒家的道德規範被世人普遍接受,因為她根植與廣博的神州大地。而墨家的道德規範則被世人拋棄。
2、墨家不洞察人性。
墨家思想,一言蔽之——存天志,滅七情,絕六慾。
儒家的仁愛符合人性。而墨家的兼愛則是對自己父母與他人父母之愛相同,對自己兒女之愛與他人兒女相同。此之謂滅七情。
儒家提倡節用,僅僅是適度節用。目的是安平、豐收之年節用,有餘糧,在饑荒、戰亂之時,使民不至凍餓至死。儒家在節用的同時,亦享受生活。而墨家則是極度借用:
“凡衣裳之道,冬加溫,夏加涼者,其餘皆去之;其為宮室,冬以御風寒,夏以御暑雨,其餘者去之;舟車之道,以車行陵陸,舟以行川穀。以通四方之利。其餘者去之。凡其為此物也,無用者不加,是故財用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
墨家還反對一切音樂、藝術,無視人類的審美需求。墨子謂之:其樂逾煩,其治逾亂。此之謂滅六慾。
墨子的初衷雖好,但完全忽視人的七情六慾。易中天老師在《百家講堂》中舉了一個經典的例子:楊白勞家裡極端貧困,但楊白勞還是給喜兒買了個紅頭繩。
楊白勞不給別人女兒買,只給自己女兒買,因為他愛自己的骨肉。在爹爹給喜兒系紅頭繩時,喜兒真心幸福快樂。即便是最貧困之人,都追求美,有審美需求。。
3、不知辯證法。
墨子除了不洞察人性外,還不知辯證法。還以節用為例:
諸子百家各個學派,普遍提倡節用。但略有不同。
儒家提倡節用。孔子謂之:“節用而愛民,使民以時。”荀子謂之:“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又享受生活:“食不厭細,膾不厭細。 ”以及適度飲酒、舞樂等等。
黃老學派繼承了儒家的思想。明確的提倡節用,愛惜民力,不誤農時。
“國侈而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邪生。”
在提倡節用的同時,還提出適度奢侈的主張。認為不同職務,不同階層。在衣食住行以及喪葬祭祀等各個方面,進行不同的奢侈消費。以滿足人類的慾望,並以此促進社會的進步。這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黃老學派最大的辯證法,既節用,亦奢靡——侈則傷貨,儉則傷事。
墨家則提出了極度節用的主張。忽視人類一切慾望和精神需求。
行文至此,無意間總結出一條規律。但凡務實的學派,皆洞察人性,又領悟了辯證法的真諦。儒家、法家、黃老是也;但凡最不務實的學派,即不洞察人性,又不知辯證法。墨家是也。
綜上所述,墨家不洞察人性,道德境界太高。世人無法接受。這才是墨家消亡的內在原因。更是墨家滅亡的根本原因。
-
3 # 陶江14
墨家在先秦時期與儒家並稱“顯學”,在很多時候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儒家。
墨子在先秦諸子中獨樹一幟。他是平民出身,廣泛接觸生產勞動,思想務實。他主要活動在宋國與魯國之間的手工業中心。墨子研究幾何、邏輯、光學、力學、數學等自然科學以及工程學,並有自己的真理論。墨子是一位偉大的工程師,一名傑出的古代思想家。
為什麼秦以後,墨家思想淹沒在漫漫歷史長河而儒家蒸蒸日上?有幾方面的原因。
1、中國是一個陸地國家,以農耕為主,家庭手工業為輔,男耕女織,海外交往不足道,因此商業交往不如地中海國家頻繁,人口流動性小。
2、戰國時期,國家多,因此作為首都的城市也多,工商業發達,文化多樣化。秦定都咸陽,全國只有一個首都,一個大都會,其他的城市都沒落了,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和工商業文明也沒落了。
墨子是市民文化和工業文化的代表,因此,他的思想隨城市文明的沒落而沒落,不被統治者推崇。與此同時,代表農耕文化的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為國家的統治者所接受。
墨子提倡“兼愛”,這是一種平等的愛,沒有什麼“親親之愛”的宗法關係。城裡人來自四面八方,都從事手工勞動,誰和誰論親戚去?大家一律平等,市民、勞動者之間義氣為重。墨子的“兼愛”等於“博愛”。
其次,墨子提出人人平等,國王也不例外,搞選舉,一人一票。否定國王可以處於法律之上,否定血統高貴。
第三,墨子敬鬼神,推崇夏文化。以鬼神為崇高,那麼國王、貴族自然不崇高。
這些都夠不成帝王統治的法理,而是與之相悖。
惜乎墨子沒能創造出一個壓倒一切的上帝,因此其宗教凝聚力比猶太教差了。
從起源看,墨子與畢泰戈拉相似,創立了注重科學和技術的學術和宗教團體,一個充滿神秘主義的苦行組織。如果流傳千年,可能也是一個“共濟會”,一個匠人組織。
至於墨家崇高的道德追求與操守,與基督教接近,行俠仗義更有過之。然而,他未能用神的名義形成傳統、習俗和體系。
說到此處,墨子在中國不如孔子吃香,其原因已經一目瞭然了。
中國文化如沒有墨子,一定是跛足文化,墨子對於華人同樣不可或缺。
回覆列表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時值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說法,可見其影響力之大。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可以說是理想主義的典型代表。他的哲學思想,在百家爭鳴的年代,是興旺的。但對於大一統的王朝而言,儒家比墨家顯然更有利於統治。
千古一帝秦始皇幹了一票,不光儒家,什麼家都不行--我是皇帝,聽我的。✌
西漢文景之治之後,漢武帝獨尊儒術,目的是強化中央集權、增強國力,準備與匈奴決戰。當然其中肯定還有其它的考慮。
所以在西漢董仲舒以後,除了儒家,其它諸子百家都急劇弱化淡化了。
墨家的政治理論以非攻和非命為中心,強調打破血統觀念和宿命觀念,消除親疏、他我、強弱、貴賤和貧富差別,克服了儒家孝慈的片面性,闡明自強不息、利國利民的道理,要求民眾拋棄幻想和依賴,一切從自己做起,創造財富,締造和平。
這,這,這怎麼可以呢?都按墨子墨家這麼搞,皇家何在?皇權何在?
除了皇家,其它老大也不幹
所以,就這樣了。
因為,墨子的思想,他的哲學,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他太有愛,太完美主義了。
歸根結底,還是人性。
墨子的思想,是超越時空的,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你看,“墨子號”衛星在天上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