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匪曰情
-
2 # 瘋狗的輕武
衝鋒槍是造不好了,這輩子都造不好。現役步槍又太長,只有分成兩節,傘兵才能帶著跳傘這樣子。
日軍二戰時候傘兵真的很辣雞,陸海軍挑剩下的渣渣。取得的戰果還不如被自己運輸機誤丟海里餵魚的多
-
3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空降作戰作為全新的作戰樣式,在戰場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德軍克里特島空降作戰,英軍市場花園行動中的空降作戰,都是其中著名的經典作戰案例。
1940年,日軍成立了空降部隊,剛成立就被一分為二,分別隸屬於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又由於軍事思想守舊,戰術水平也處於小兒科狀態。
在相當長的一斷時間內,日軍空降兵被當做會跳傘的步兵看待,訓練僅停留在原始的跳塔等基礎課目上,對士兵的考核也侷限載步兵的射擊,以及拼刺等老一套東西。
在日軍空降兵執行的多次空降作戰中,不僅沒有取得多大戰果,反而事故頻發,損失慘重,成為二戰中最短命和奇葩的空降部隊。
1941年9月,在獲得德國空降裝備後,日軍空降兵才得以開始空中訓練,最初的訓練是竟然是照著朝日新聞社提供的美軍傘兵圖片,在遊樂設施上開展的。
在實兵演練中,日軍空降兵更是事故頻發,其中在一次跳傘訓練中,兩架運輸機起飛不久,竟然就撞在了一起,機上的傘兵還未參加一次實戰就香消玉殞了。
且配屬空降部隊的日軍飛行員,竟然稀裡糊塗地將傘兵全都投進了大海,導致數十名空降兵因不能及時掙脫降落傘而溺水身亡,有不少屍體打撈上來時,全身還被傘繩死死纏住。
日軍傘兵了裝備非常奇葩二式傘兵步槍,由於日軍沒有像模像樣的衝鋒槍,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槍又太長,不方便空降兵攜行,日軍工就將99式短步槍一分為二,透過插銷快速分解及組合,登機時把步槍分成2段,當跳傘落地後,再組合成1把完整的步槍。
二式傘兵步槍,槍長1.118米,口徑7.7毫米,採用5發彈倉供彈,初速每秒735米,最大射程3500米,標尺射程2200米。
綜上,日軍空降部隊不僅訓練差、軍事理論陳舊、裝備落後,兵員素質也不高,被戲稱為最好的飛行員當了陸軍航空兵,最好計程車兵去了海軍,剩下的組成了傘兵部隊。
在太平洋戰場,日空降兵進行了數次拼死一搏的空降特攻,其中較大規模的襲擊有攻打布勞恩機場和沖繩的“敢死空降”,但最終均告失敗。
日本費了許多勁訓練出來的傘兵居然損失了60%以上,等於是已被徹底打殘廢了,如此拙劣的表現,導致了日軍停止了空降兵的使用,將剩下的空降兵編入了步兵,最終在塞班島全軍覆滅,日軍傘兵短暫的歷史亦到此結束。
-
4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名為一支,實則兩截的“二式傘兵步槍(二式小銃、二式テラ銃)”?這個事情說來話可就長了,畢竟世上沒什麼事是簡單純粹的。但可說它的研發,就像當時日軍的擲彈筒,很有娛樂意味……
日本的傘兵,其實並非是很受重視的兵種。這與當時日本的參戰環境,以及日本軍方無法理解這一兵種的戰略意義有很大關係。不過更嚴重的大概是這些“昭和男兒”天然就對空降過程充滿了恐懼的緣故。
雖然早在1940年時,日軍就通過幾張朝日新聞社提供的美軍傘兵照片為基礎,在浜松陸軍飛行學校建立了訓練部,並於1941年1月20日完成了首次空降。可直至當年9月為止,即便獲得了專業的德制空降裝備,日本空降兵於訓練中也還是不情不願,唯有在軍官的高壓和安撫中執行下去。之後於1942年9月初見成效後,才急不可耐地進行了大肆宣傳,包括在刊物雜誌上刊登照片、拍攝《空の神兵》這種宣傳影片……
因此說“二式傘兵步槍(二式小銃、二式テラ銃)”這個奇葩武器的誕生,必然與這些空降兵發生的事故有很大關係。在1940-1941年之間,這些從普通步兵中挑選出地“精英”經常發生空降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是數十名士兵無法掙脫降落傘,在海中溺水而亡,可謂生的不偉大,死的也不光榮……如此奇葩地嚴重事故,當時全球都未再有過第二次。德國也因此(加之其他理由)判定日本空降兵是“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
在這次事故中,被打撈上來的屍體全身勒滿了傘繩。之後初步判定這一問題可能和傘兵使用的包括“九九式步/騎槍”在內的各種長槍械有一定關係。請原諒日本陸軍,那時他們還不清楚“空降倉”這個東西的實際意義。下圖中的這些裝置,原本都是要空降兵隨身攜帶的:
(1)南部94式;(2)南部14式;(3)30式刺刀;(4)97式手榴彈;(5)99式手榴彈;(8、9、10)改裝完成的傘兵步槍;因此日本陸軍空降兵部隊在1941年11月宣稱的獲得了“技術上”的突破,實際上就涉及二式傘兵步槍的研發成功。將一支槍拆成兩截,塞入空降倉,就是為了避免傘繩糾纏等問題。但是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日本當時要堅持使用步槍。就火力等問題比較起來,衝鋒槍不是更好嗎?
原因有三。首先是因士兵自身的不屑,其次則涉及既往軍伍技藝的印象固化,再三則是因後備供給上的困難。說困難,就1941年之後計算,日本軍方生產的子彈(7.9mm)歷年資料大致是這樣的(出自日本《戰史叢書:陸軍軍需動員》第二卷):
1941年-昭和16年495,180千発(4億9518萬發);
1942年-昭和17年449,360千発(4億4936萬發);
1943年-昭和18年408,770千発(4億877萬發);
1944年-昭和19年386,720千発(3億8672萬發);
1945年-昭和20年59,080千発(5908萬發);
或者看起來挺多的,但如果對比下,比如:蘇聯(1941-1945)共消耗子彈170億發,平均每年40多億發。美國(1940.7-1945.7)共生產子彈414億發,平均每年80多億發,可見日本當時的軍工產能仍顯落後。從自有資源和生產規模上,日本都不足以支撐衝鋒槍的普及,因此即便涉及空降兵這種奇襲部隊,於火力強化上也只能配給擲彈筒和機槍。再加上早期的不重視,所以用步槍是必選,“拼刺刀”亦然。
再者日本有種較貴族的傳統武技叫“薙刀術”備受平民推崇。在一戰之初因日本自身較早接受西化,得以和當時西方盛行的體育專案“槍劍專案(bayonet fencing)”相結合,成為了新的“銃劍道、刺槍術”(發個影片,1916年法國高校的槍劍,類乎今日擊劍)。
當時日本軍民對這項搏擊技都很十分重視,也導致過高地推崇了這項技術。將其賦予了更多實用以外的意義(今時也有此類問題)。這種對冷兵器的崇尚和印象固化,也可看出當時日本未能很好地從冷兵器時代轉型成功。
所以這種二式(段)傘兵步槍的出現,多少也涉及安慰作用。畢竟俗語有云“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傳統我們熟知的像三八大蓋等步槍,加上刺刀的長度大致是這樣的:
日本30式刺刀全長約52.5釐米,刃長40釐米。可二式傘兵步槍並不像三八大蓋那樣,反而與中正式步騎槍(1.11米)相仿,只有1.118米(最短的0.955米)。就其長度而言,原有長度優勢就沒了,刺刀格鬥需要全新的適應和更多訓練,既往的經驗和判斷不再適用。
其他理由也不是沒有。比如說空降兵是敵人(蘇聯)發明的,不屑一顧的輕視心態於日本軍方大抵是多於“師夷長技以制夷”這種話的,畢竟俄日戰爭贏了。況且昭和時期日本的戰略戰術思想仍很粗陋,有些時候更崇尚集中火力“豬突猛進(ちょとつもうしん)”,從本質上仍涉及日本戰國時期的村架思想……所以傘兵這種天然受制日本當時環境,無法大規模空投的兵種,也有不會被重視的戰術理由。
因為上述種種,才可見二戰時這種日本奇葩軍械的出現。但這一問題,在其他方面也有類似體現。或者只能說撮爾小國,不只是小國寡民而已。
回覆列表
步槍太長不容易攜帶,日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以99式短步槍為藍本,設計可以快速分解的傘兵定製步槍,登機時把步槍分成2部分,這樣就方便攜帶。跳傘之後可以快速組合完整步槍,但是這種設計對精度有影響。對比99式短步槍射擊精度要低很多,而且成本高。
服役期限:1942-1945年
口徑7.7mm
槍長:1118mm
裝彈數:5發
標準射程:2200m
最大射程:3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