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秀秀看
-
2 # 大賽爸爸說
孩子平時還好,但是在陌生環境不敢說話我們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多關注關心孩子、多鼓勵表揚孩子、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太陽真的可以給人力量、多陪孩子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多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也會加強。
要多給孩子模擬場景家長可以跟孩子在家裡多進行練習,比如玩播音員的模擬小遊戲、玩古詩接龍等讓孩子清楚他自己很嫻熟。
在模擬過程中家長可親身示範,兒童一般有模仿心理,這對孩子開始第一步非常有幫助;當孩子開始,哪怕開始的特別不好,都沒有關係一點點的改善,要給予表揚肯定,在被認可的開心的氛圍中孩子更容易進步及超長髮揮。
模擬的模仿可以變孩子陌生的環境為熟悉的環境,也會讓孩子更加有底氣。
要讓小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家長可以多讓小朋友參加集體活動,尤其是溝通類的。一開始溝通的物件是熟悉的小朋友,後面是陌生的小朋友,再一步可以是陌生的小朋友和熟悉的大人,然後是全部陌生的。
做了一切的鋪墊以後,當孩子要參加活動之前家長要及時溝通,做好事前溝通;及時的事後肯定尤為重要。
不要強迫威脅有的家長對孩子強迫威脅,以為他只要上臺就好了,但是強迫威脅往往只能讓孩子更加恐慌,即使被迫上臺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因而更加沒有信心。
不要在人前批評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不愛說話顯得沒有禮貌,孩子做旁觀者讓家長也極度不開心。但是不管怎麼樣都不要人前批評孩子,小傢伙覺得沒有面子,也會更加牴觸這件事情。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不要總是說“這孩子膽小,人多了都不敢說話……”孩子就向著標籤的方向生長哦。
當孩子足夠自信就不會對陌生環境有牴觸心理,甚至有社交達人的潛質呢。
-
3 # 喜仔麻麻
其實這種“選擇性緘默”會在很多幼兒身上發生——在熟悉的環境可以滔滔不絕,一到了陌生的場所就沉默不語。
其實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這樣孩子的表現很正常,反倒是家長有時候太過焦慮,反而更刺激了孩子的“沉默反應”。那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呢?
一、關心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在乎他的行為
孩子不肯回答別人的問候或者問話,並不表示他不懂禮貌。大多數小孩對於跟不熟悉的大人說話,都會感到不自在,甚至有時面對很熟但不常見的人也會如此。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又在一邊催促“和叔叔打招呼啊,做個有禮貌的孩子。”這隻會令孩子感到更加不自在。
他們並非惡意拒絕陌生人的友善,而是因為天生的羞怯,加上不懂社交技巧,才會對大人不理睬。身為父母,應該更在乎孩子在此刻的感受,而不是看重他的行為,逼他去“講禮貌”。
大多數的小朋友都不喜歡陌生人,所以,即使他拒絕對人們表現出友善,也要尊重他的感受並支援他,這樣他才會慢慢學會在陌生場合放鬆自己,開口說話。
二、不鼓勵、不催促、不逼迫
父母過度的焦慮與在乎,會對孩子造成不恰當的干預,如果漠不關心,又會對孩子過於放任,所以需要採取適合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1、要先確認實際情況,而且不干涉、不插手。
只要孩子有一點點前瞻性的動作,都要給予肯定。但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以免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
2、不鼓勵、不催促、不逼迫,也不要一直盯著孩子看。
用眼角餘光隨時留意孩子的舉動,只要他一有主動的跡象,便立即予以支援。當孩子偶爾開扣口說話時,家長要做出“毫不在乎”的表情,讓孩子知道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樣孩子才不會過度反應,從而能夠平靜地開啟心門,越來越自在的與人交流。
三、觀察孩子的表情和態度,並幫他把話說出來
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自己的孩子,雖然你無法百分之百解讀孩子的表情和態度。所以當孩子無法開口回答別人的問題或者禮貌問候時,你可以幫孩子表達他的意思,同時也可將別人說的話轉化成孩子能理解的形式。
例如,當有朋友問到“你去哪兒玩了”,孩子沉默不語時,你可以看著他說“我們剛剛去公園了,是不是啊?”這就會使他較容易加入對話。聽了你的回答後,他可能依然不說話,也可能會跟著點頭說“對”或“嗯”,或者更進一步說“我去玩沙子了”。
總之,只要察覺孩子有需要,你就可以提供幫助,但一定要創造讓他自己回答問題的機會。
四、正想看待“孩子不說話”,並私下幫助他“緩解壓力”
如果孩子辜負了你的期待,在別人面前不肯說話,你應該用“毫不在乎”的態度為孩子的行為做解釋。然後,你可以私下對孩子說“我知道你越想說話就越說不出,不想說的時候,說不定還能輕鬆開口。沒關係,媽媽(爸爸)明白你的感受,放心去玩吧。”
為孩子的心理壓力找到解脫的途徑很重要。只要“情緒放鬆”,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與人溝通、互動,與外界的隔閡也會自動消失。
回覆列表
有很多的孩子都有這種現象。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邊就不願意當眾去表演。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這種現象呢?首先,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其實很多剖腹產的孩子,都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就是她非常的敏感,很在意別人的目光的一種觸碰,這也是一個觸覺敏感失調的表現。那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的孩子性格就是屬於天生敏感的,警惕性比較高的。這樣的孩子,他也是屬於一種,平時我們所家長所說的慢熱型的性格。一定是要在一種熟悉的環境中慢慢融入進去,才能更好的展現自己。
那對於這樣的寶貝兒,我們家長首先要接納,理解孩子。因為如果我們的家長越是用力的把孩子推出去,反而會適得其反,我們孩子那種內心的恐懼和無力,會越發的強大。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我們也給家長几點建議。第一點就是,帶我們的寶貝兒多去接觸人群,平時帶我們的孩子到一些陌生的環境裡多去玩耍,這樣我們的孩子接觸的多了,有一種感受性遞減法則,越是把他帶到一種陌生的環境裡,他融入進去了,那我們的孩子慢慢接受陌生環境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的。第二個指導策略就是,平時多抱一抱我們的孩子,對孩子多一些擠壓式的擁抱。這其實也是在為我們的孩子進行一個觸覺敏感的訓練。就是把我們的孩子緊緊的抱過來,緊緊的擠壓,抱過來擠壓鬆開,然後再抱過來擠壓鬆開。就是這樣經常跟我們的孩子做一些擁抱的練習。還有一點建議就是,多給我們的孩子表達的自我表達的機會,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一定要給到我們孩子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如果孩子的表達機會多了,他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另外一點就是,要給到我們的孩子一些積極正向的暗示,而不是去否定和指責我們的孩子。相信在我們家長耐心的引導下,我們的寶貝在這方面會越來越強的。
同時我想對這位家長還有家裡有同樣問題的孩子,要跟大家說一下,請接納我們的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個性不同,他的表現方式就不一樣,我們有一些孩子的個性就是比較內斂型的,不願意去表達自我,或者不願意去張揚和彰顯自己。我們作為家長要理解他,要包容她,要接納他。不是強迫他在人面前要表演什麼,而是在尊重她的前提下,引導他可以表達出自我來。第二方面,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剖腹產,那他一定是一個觸覺敏感。他是不願意有更多的目光注視到我這裡,一旦聚光燈在我這裡的時候,我會感覺到是不舒服,感覺到的是害怕緊張和不安,甚至有不自信的狀態。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順其自然。如果孩子願意去上臺表演,就讓他上臺表演,不願意上臺表演,我們就尊重他,他在下邊跟著跳也是他的這種體會。如果他能在下面自如地跳,那我們下一步再引導他你要不要上臺,那他不願意站在前排,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到孩子站在後排,如果後排都不願意,那我們就不要強行推他上臺。第三方面,大家一定要想辦法給孩子接觸到更多的群體,有更多讓孩子能夠表達自我的機會。因為這樣的機會多了,孩子就會對任何的環境,就不會產生那麼緊張的狀態和害怕的感覺,那也對錶達自我,這個事兒也會越來越自信,好了,這位家長,還有家中有這樣孩子的家庭,我們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愛,給孩子多一些機會表達自己,多一些等待。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