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宗好狗頭
-
2 # 書法尊古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也是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人物。
對他持正面觀點的人認為: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雖然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但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也曾據理力爭,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對他持負面觀點的人認為:他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北韓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同時,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但不論如何,他都稱得上中國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政治人物。至於千秋功罪,如果不夠了解,我們很難去下定論,所以倒不妨從中外歷史人物對他的評價中去揣摩一二。
慈禧非常倚重李鴻章,稱讚他是“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去世的訊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格蘭特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聯邦軍總司令,他屢建奇功直至勝利,後來當選為美國第18任總統並連任兩屆。李鴻章同他之間有過不凡的交往。格蘭特稱李鴻章是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首相俾斯麥齊名。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同鄉)認為李鴻章“內悅昏君,外御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另外周恩來是一個,顧維鈞是半個)。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李鴻章)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少荃天資與公牘最相近,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也未可知。”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對李鴻章的評價則是:“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毛澤東在文章裡對李鴻章有一句評價:“水淺而舟大也。”
袁世凱能有後來的成就,最大的貴人非李鴻章莫屬。因此袁世凱評李鴻章時說:“一生低首拜汾陽,萬古大名配諸葛。”
當時的美國媒體認為李鴻章:“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媒體則認為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孫中山曾在上書李鴻章時,這樣說李鴻章:“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如籌海軍、鐵路之難,尚毅然而成立,況於農桑之大政,為民生命脈之所關,且無行之難,又有行之人,豈尚有不為者乎?”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內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李鴻章的這首遺詩,無疑也可作理解這位在歷史祭壇上揹負了千年罵名的“漢奸賣國賊”的一個引子。
而不論世人如何評價,對於自己,李鴻章自稱“裱糊匠”。“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回覆列表
在清朝的官僚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洋務運動都有參與。可以說是保守派中的左翼。但是在甲午海戰失敗後代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使威望與名聲一落千丈。很多人都批評他為賣國賊,這是不正確的,他只是代表而已。當時日本點名要他來簽署條約。可見李鴻章在日本的地位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