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25081296943

    其實你說的剷球應該就是“搓球”了,簡單地說就是應該運用手腕去把球搓過去複雜的說就是:應注意的細節  1.引拍:有球友認為搓球是在球的下部發力,所以引拍高度一般都低於球檯平面,這是不對的;應注意搓球技術中大部分是從上向下發力的,所以引拍高度一定要在臺面以上,一般情況下是基本與網高同高。   2.發力:球齡較長的中老年朋友多以"抖腕"發力,這大多是"正膠"留下的後遺症,正生膠因摩擦係數較小,所以用加大手腕動作來彌補摩擦力的不足;用反膠的初學球友沒必要去模仿,只用手腕的前挺及小臂的合力就足可夠"轉",同時也利於控球。   3.控拍:直板的控拍以姆、食、中指為主。但有球友在控制拍子的前傾、後仰角 馬龍耐心地搓球度時以姆、食指壓拍肩的壓力為主來調控拍形的,這樣會使手腕與小臂緊張,不利於正確發力,更會增加整條手臂的負擔;正確地方法應是利用小臂的內旋(後仰)及外旋(前傾)並配合自然放鬆的手腕來調控。   4.借力:搓球技術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藉助來球反彈力來與自發力反向運動形成摩擦的,這在文中巳有交待,但這裡還是要再一次強調需要注意擊球時間尤其是上升期時的反彈力,以增加摩擦效果和有效控制弧線;同時注意下降期及順旋轉摩擦時的減、卸力。   5.站位及步法:由於搓球大部分是在臺內,所以有部分球友的準(予)備站位會距臺較近,甚至有球友在搓來搓去中會不自覺地越來距臺越近。這種現象在初學球友中體現較多,一旦對方"將球變長"或"追身"時,往往會來不及移動就巳失分了。建議大家多注意國手們的予備站位及步法移動;正常站位應以55cm或60cm左右為基本臺距,以雙腳的前後左右移動來"迎前"。編輯本段動作要點  (以右手為例)   1 慢搓:近臺站位右腳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彎曲。擊球時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後仰,在下降期擊球中下部。   2 快搓:站位及擊球方法與慢搓相同,擊球時拍面稍橫立避免出界或回球過高。   搓球的重點難點是前臂和手腕的揮拍路線和用力方法。編輯本段教學方法  1 徒手模仿搓球動作,掌握技術要領。   2 自己在臺上拋球,將球搓過球網。   3 一人發下旋球,一人將球搓回。   4 兩人對搓中路直線,再對搓斜線。編輯本段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 引拍不夠致使擊球的前臂由上向下動作不明顯。   糾正方法:持拍練習前臂和手腕向上再向下做切的動作模仿。   2 擊球時拍面後仰不夠。   糾正方法:在下降期搓對方發來的下旋球,體會拍面後仰前送動作。   3 前臂前送力量不夠,擊球后動作停止。   糾正方法:兩人對練慢搓,體會擊球后小臂繼續前送的動作。 正手搓球4 球點離身體過遠,重心偏後,擊球部位不準。  糾正方法:兩人近臺站位對練慢搓,在下降期擊準球的中下部。編輯本段常用的搓球技術(一)慢搓  1、特點與運用慢搓動作幅度大,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於增加搓球的旋轉強度。慢搓一般適用於回接旋轉較強,線路稍長的來球。在對搓中,快慢搓結合起來,可以變化擊球節奏,牽制對方。  2、要點:①應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控制好拍面的後仰角度。②擊球時,前臂用力為主,轉腕動作不宜過大。③搓加轉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時,應增加前送的幅度。(二)快搓  1、特點與運用動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來球的前進力將球搓回,常用於接發球或削過來的近網下旋球,在對搓中,利用快搓變化擊球節奏,縮短對方回球的準備時間。  2、要點:①身體重心前移,身體靠近來球。②前臂主動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還擊,若來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三)搓轉與不轉球  1、特點與運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轉與不轉球(相對而言),使對方判斷錯誤而直接得分,或為搶攻創造條件。在對搓中,把旋轉變化與落點變化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在對付削球時,能使自己從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2、要點:①加轉是前提,轉與不轉間差異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轉時,手腕爆發式用力為主。③搓不轉時,要注意回球的弧線。謝謝採納

  • 2 # 袁義興乒乓孫磊

    您說的應該是搓球,接發球一般是在下旋、側下時使用,控制好拍型角度一般約為45度,搓過去根據球的旋轉強弱進行微調,球旋轉弱,板型稍立一點,球旋轉強,板型稍後仰一點,然後加上步法及身體對來球進行控制。

    詳細講解如下:搓球的核心元素-旋轉。要想掌握好搓球的旋轉,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要學會製造旋轉,第二階段要學會控制旋轉,第三階段要學會適應旋轉,第四階段要學會利用旋轉。

    咱們首先來看第一階段要如何製造旋轉。首先要抓好板,然後板形調到稍後仰,在擊球時要擊球中下部,揮拍時一定要摩擦,不能撞擊。如何去鑑定是撞擊還是摩擦?主要是看你揮拍時觸球部位,比如你觸球時遠離球心的話,往底部去摩擦它這就屬於摩擦,如果說你在觸球的時候直接撞擊球心,那麼就屬於撞擊,你比如說這個就屬於撞擊。在揮拍時先觸球中下部然後往底部,這就屬於摩擦,這就是很關鍵的一點。

    再一方面就是注意要觸擊板的中下部,而不要觸板的上半部,因為你搓到下面,你吃球的面積就大,摩擦就充分,如果說你就觸板的上面部分的話,這個摩擦力就小,相對旋轉就弱一些,這就是製造旋轉。

    咱們來講講第二個階段如何控制旋轉。控制旋轉首先要提高旋轉的強度,提高旋轉的強度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速度旋轉,另一個方向是強旋轉。速度旋轉也就是擊球時提高擺臂速度,來提高旋轉速度,強旋轉就是增大引板距離,增加摩擦的空間來提高球的旋轉強度。下面我給大家做一個示範,看一看在速度旋轉和強旋轉當中,搓球動作有什麼區別?

    先來示範一下快速旋轉的搓球,透過擺臂的速度來增加這個球的旋轉,咱們再來看看強旋轉的搓球,透過增加揮拍的距離來增加摩擦距離,提高旋轉,這就是兩種搓球的示範。咱們再來看看快速旋轉的正手搓球,咱們再來看看強旋轉的正手搓球。

    當你搓球摩擦練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練球的轉不轉,也就是對手上感覺的控制,如何搓轉與不轉呢?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你搓球的力量大小,相對越發力球搓得越轉,如果你越不發力,這個球就相對不轉,第二方面是要調整摩擦的距離,相對你摩擦距離短,球就相對不轉,如果你摩擦距離長的話,這個球就相對轉一點,第三方面就是你觸球板的位置,比如你觸球板的位置靠上面部分的話,這個球就屬於不轉,靠下一點這個球就相對搓得轉。這就是方法,在訓練當中一定要多練,達到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增加手上的摩擦感覺。

    大家來看一看搓不轉球和搓下旋球動作上的一些區別,先來看不轉球,再來看看轉球,再來看看搓正手的不轉球,再來看看搓正手的轉球。

    咱們來講講第三階段,適應旋轉。適應旋轉就是針對對方不同的來球,透過動作調整達到控制效果,在練習適應旋轉的核心點是對弧線的控制,如何把弧線壓低?把弧線壓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板形的調整,第二方面就是用力方向的調整。

    咱們先來講講板形的調整,對於不轉球,咱們板形要稍微立一點,觸球部位往中部去靠攏,對於比較轉的球,咱們板形要後仰,然後觸球部位要往底部去靠攏。這是板形的調整,那麼用力方向的調整,對於這種不轉球引板要高一點,用力方向要往下多一點,對於這種比較轉的球,引板要往後一點,揮拍時要往前多一點,來達到弧線高度的控制。當弧線控制好以後,再配合旋轉的練習,增加旋轉練習就可以了。

    最後一個階段是利用旋轉,利用旋轉指的是在你搓球合理的基礎上,增加搓球的威脅性。在這個階段的練習中,首先你要練習對旋轉的判斷,不僅要判斷出這個球是下旋球還是不轉球,同時也要判斷出這個球旋轉的度數大概有個概念,比如這個球是70轉,那個球是40轉,70轉這個板形、揮拍方向如何達到最佳位置來進行處理?在做好這個的情況下,第二步要利用旋轉,利用旋轉就是根據不同的旋轉,這個旋轉是要製造旋轉、增加旋轉,還是要避旋轉呢?這一塊一定要掌握。

    在剛開始練習利用旋轉的時候,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以下旋、不轉來定義、衡量,比如說對方這個球是下旋球,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利用這個旋轉,不去加摩擦,但這個球如果是不轉球,搓球時一定要加摩擦,這就是剛開始練習的一個標準。當你練到一定層次的時候,你可以把轉球也加摩擦,不轉球也可以去不加摩擦,然後透過這個變化來擾亂對方的進攻,但剛開始練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標準,就是不轉球加摩擦,轉球也去借它的旋轉,不加摩擦來練習利用旋轉。

    最後一點就是要練習搓球節奏的變化,來增加搓球的威脅性,有些球要快搓,有些球要慢搓,這就是要根據比賽的形勢來決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央企國企有這麼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