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圓西柚
-
2 # 直覺思維
在中國,心理諮詢被誤解的很深,許多人把找心理諮詢師看成是一種病態的表現。當有人提到要去做心理治療時,多數人的反應就是:這個人的心理一定是有問題了。去找心理諮詢師是一件不願讓他人知道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諮詢呢,兩種人需要心理治療。第一種是需要讓自己緊繃起來的人,第二種是需要讓自己放鬆下來的人。在尋求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心理諮詢師會幫助求助者找回自己需要的心靈平衡點,協助求助者發現心理失調的問題所在,並找出解決的方法。
我們一生都會致力於追求快樂、渴望著健康、祈求自己能夠長壽。人們都清楚我們的身體會生病,但是很多人卻忽視:我們的心理也一樣會生病。
有誰敢說自己在一生中身體都不會生病呢?生理疾病大家都看得見,所以說一旦有心理疾病,則更加可怕,因為你自己不知道,不知不覺中我們傷害了好多人,做錯了好多事。
-
3 # 遊弋的蝦米
我相信很多人有需求,但卻不願主動做心理諮詢,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
在這裡,我想試著結合心理諮詢職業發展歷史的簡述和職業的一些特殊性對提出的問題做個淺析。
心理諮詢職業在國外和國內的發展概述1、國外
“據文獻記載,心理諮詢起源於1896年誕生的《臨床心理學》”。
美國心理學家賴特納·韋特默在19世紀末提出了“臨床心理學”的概念,並且以臨床心理學家的立場,在解決兒童行為問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20世紀40年代以後,心理諮詢這門學科獲得了非常快的發展。
1953年,美國心理學會諮詢心理分會規定了正式心理諮詢專家的培養標準。
1955年,美國心理學會才開始正式頒發心理諮詢專家執照。
2、國內
20世紀30年代,中國第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丁瓚先生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從事心理學工作。他比較關注青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剛剛萌芽的臨床心理學和健康心理諮詢工作,毀於一旦。
20世紀50年代,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工作再次興起。而60年代中期,卻又一次間斷。到70年代初,整個心理學在中國已經銷聲匿跡。
80年代初,心理諮詢學在新形勢下才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1986年,北京市朝陽醫院創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諮詢室,自此,心理諮詢工作才有了迅速的發展。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
心理諮詢從有文獻記載的起源走到今天,不過200多年的歷史。而在我們國家即使按照發展歷史從未間斷來計算,也還不到200年時間。
作為一門針對人的心理展開工作的學問,即使身在其中的職業者,很多也在探索和逐漸成長之中,大眾對這個職業的瞭解和接受程度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心理諮詢職業的特殊性1、工作範圍和工作物件
心理諮詢顧名思義是針對人的心理問題進行工作。心理諮詢分為發展性諮詢和健康諮詢。
心理諮詢的工作物件包括心理健康和非健康兩部分群體。
針對心理健康的諮詢物件主要是做發展性諮詢工作。例如婚姻家庭、擇業求學、社會適應性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
非健康性心理諮詢是指一些特殊的工作物件,主要包括臨床治癒或是在潛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接受心理諮詢的都是精神出現問題的人,這種認識其實是一種謬誤。根據《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規定,心理諮詢師不允許為確診且正在治療中的精神病患者進行諮詢。
2、心理諮詢師職業規範決定了心理諮詢師不主動向來訪者提供正式的諮詢服務。
諮詢師和來訪者(諮詢物件)之間是一種“求和幫”的關係。
諮詢師是應來訪者的求助而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所以,諮詢師不會和營銷人員一樣主動上門去請求來訪者購買心理諮詢服務。
我想,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來訪者在主動求助時才最具有改變的動力。
心理諮詢工作之所以會產生效果,需要諮詢師運用心理諮詢技術,更重要的是依賴於來訪者自己首先有改變自己的心裡狀況強烈意願。
除此以外,我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我們華人在表達上非常謹慎和含蓄,這使我們很難輕易相信別人,願意將自己的心事主動向別人傾訴。
當然,作為心理諮詢行業的一個從業者,我也欣喜的看到,隨著國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日益重視和心理知識的不斷普及,心理諮詢也正為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這也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
-
4 # 有你心理Un
這就涉及到心理疾病病恥感的問題。
當談到心理諮詢或者心理疾病,第一個蹦到人腦海中的是什麼?通常來說,是“瘋子?”“有病?”“要躲得遠遠的?”這樣的詞條。
在談到心理問題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抗拒和不安,並且覺得這些事情都離我們很遠。
這是受到長期以來中國醫療體系偏重治療重型病的影響,使得人們對心理疾病的印象停留在“言語怪異”“行為出格”“瘋子”等。
而這樣的劃分方式,加劇了人對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將人分類之後進行有選擇性的認知,將人群分成“自己人”和“其他人”,從而誇大了兩者之間的差距。比如大家通常會認為美華人自由不羈,英華人紳士優雅,但當接觸了實際的人之後才會發現美華人也有嚴肅認真的,英華人也會有灑脫隨性的。當人們把自己和心理疾病劃分開之後就無形的給了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是健康的是好的,有心理疾病的都是壞的有毛病的。
但其實很多我們生活中很多司空見慣的“小事”也是“心理問題”,比如睡不著覺、考試焦慮、不善交朋友等等。
心理健康並非僅僅指的是沒有心理症狀,它更指的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與積極的社會功能。
從這個標準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有極大地心理健康成長空間,都可以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獲得心理成長。
當我們拼命的排斥所謂“心理疾病”的時候,很多時候會關上真正需要幫助者求助的大門。
因為是可恥的,所以我不敢承認自己的疾病;因為會被人看不起,所以我不能去接受應有的幫助;因為是被人排斥的,所以一旦得了心理疾病我一輩子都完了。
但,並不是這樣的。
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一樣,都是不可恥的且需要人照顧關心的。
小到考試失敗,戀人分手,大到親人離世,重大災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患有心理問題。
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夠好,也不意味著我們太脆弱不夠堅強,只不過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心靈生病了,需要休息和照顧。
有時候我們可以透過和朋友聊天、吃頓好吃的就自行緩解,但有些時候我們也需要獲得專業的幫助。
這都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沒有任何可恥之處。
反而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主動尋求幫助是強者的象徵,它代表著自我的覺知和改變現狀的勇氣。
參考文獻:
蔣鋒, 湯宜朗, 侯也之. (2002). 精神疾病病恥感形成的相關因素及對策.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16(10), 721-723.
黃文武, 陳春棉, 土曉東, 孫宏博, 蔡巧樂. (2006). 心理問題恥感的調查研究. 浙江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年會.
劉華山. (2001). 心理健康概念與標準的再認識. 心理科學, 24(4), 481-481.
-
5 # 心理成長互助
1、心理問題比較隱蔽,有些人自己也沒有病識感。
2、傳統觀念中容易把心理問題當成精神疾病。
3、心理諮詢行業不成熟,專業資源和宣傳普及都不多。
4、很多心理問題沒法用統一邏輯去處理,所以找到合適的醫生,以及醫生能準確判斷問題,就成了一個相對依賴機率的事情,這也會導致大家信心不足。
回覆列表
因為人們對心理問題存在極大的誤解,誤以為心理問題就是精神病,去心理諮詢會承受異樣的眼光。另一方面身體上的病痛可以很輕易地感受到,但是心理上的問題卻容易被忽視,再加上心理諮詢的普及性其實沒有很高。以上種種造成了人們不願意去心理諮詢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