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定郡小書生
-
2 # 靖遠0204
東漢末年,京兆尹司馬防(149年―219年)有八個兒子,皆有令名,因八個人的字裡面都有“達”字,時人稱之為“司馬八達”。
老大司馬朗,字伯達,(171年 — 217年),比他爹早去世兩年,官至兗州刺史。
老二司馬懿,字仲達,(179年~251年),歷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等。
三老司馬孚,字叔達,(180年—272年),兄弟八人中活的最久,生前爵位最高的,晉朝時,官至太傅,封安平王。
老四司馬馗,字季達,生前官至魏國魯相,封東武城侯。
老五司馬恂,字顯達,官至曹魏鴻臚寺丞。
老六司馬馬進,字惠達,仕曹魏官至中郎,封城陽亭侯。
老七司馬通,字雅達,曹魏時封安城亭侯。
老八司馬敏,字幼達,在曹魏獲封安平亭侯。
可以說,兄弟八人在曹魏都是高官顯爵,但論成就和知名度,明顯伯仲叔三兄弟高於季顯惠雅幼五兄弟,後五人的生卒年在歷史上都沒有記錄,說明當時可能主要是沾了父兄的光。
-
3 # 考古者說
“司馬八達”指的是東漢末年到三國直至歸晉時這段時間裡在政壇中大顯身手的司馬家八兄弟。分別是: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八人。
直接稱八司馬不就好了,為什麼叫“八達”呢?那是因為八個人的表字裡恰好都有個“達”字。我們一個一個看:
司馬朗 曾任漢兗州刺史,字伯達;
司馬懿 曾任魏太尉,後來更是被追封為晉宣帝,字仲達;
司馬孚 曾任魏太宰,後來被追封為晉安平王,字叔達;
司馬馗 曾任魏東武城侯,字季達;
司馬恂 曾任魏鴻臚丞,字顯達;
司馬進 曾任魏中郎,字惠達;
司馬通 曾任魏安城亭侯,字雅達;
司馬敏 曾任魏安平亭侯,字幼達。
司馬家也是樹大根深底蘊雄厚,往上數可以算到農民起義後項羽分封的殷王司馬卬。到了他們的父親這一輩,司馬防這裡,雖然說早就沒王位,但是也是京畿重臣。司馬防曾任洛陽令、京兆尹,這相當於是衛戍首都地區的軍政最高司令長官,足以見得中央對其信任。另外司馬防可以算得上是曹操嫡系中的嫡系,司馬防本人也對曹操很是支援贊同,多次感慨曹操是他的伯樂。
司馬氏一族都受到曹操乃至其後曹操子孫的信任,在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及三國紛爭時紛紛堅定的支援曹氏一族,額,當然除了司馬懿一支以外。
以司馬孚為例,當司馬懿一支策劃代魏之時,他並沒有參加,司馬代曹之後,司馬炎對他這位叔父封王拜相,但是司馬孚卻不以為然,至死都死以魏國遺老自居。
-
4 # 陶陶談歷史
“司馬八達”指的是東漢末年到三國再到西晉這段時期的河內名門司馬家族的兄弟八人。
“司馬八達”分別依次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達”字,故時號“八達” 。
河內名門司馬家族的先祖出自高陽帝之子重黎,因族中有做過司馬的,後周宣王賜以官族,為司馬氏。楚漢之爭時,司馬卬為趙將伐秦,被項羽封為殷王。東漢安帝時期,徵西將軍司馬鈞為司馬卬八世孫;司馬鈞生司馬量,為司馬防祖父;司馬量生司馬儁,為司馬防父親;司馬儁生下了“司馬八達”的父親司馬防。
司馬防,字建公,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司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年輕時在州郡任官,歷任洛陽令、京兆尹,年老後轉拜騎都尉。生於漢桓帝建和三年(149年),卒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終年七十一。有八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司馬八達”。
下面來分別介紹一下“司馬八達”都有誰?
司馬朗(171年—217年),字伯達,河內郡溫縣人,東漢末年政治家,“司馬八達”之一。曹操任司空後,司馬朗被闢為司空屬官,又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所在皆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跟隨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東吳,到達居巢時感染瘟疫而死,時年四十七歲。司馬朗有一子司馬遺,又收了三弟司馬孚之子司馬望為養子,司馬遺被魏明帝封為昌武亭侯,而司馬望在西晉獲封義陽王,歷官徵西將軍、衛將軍、司徒、大司馬。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是“八達中”成就最高、名望最大者。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志向遠大。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司馬孚(180年—272年),字叔達。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曹魏至西晉初年重臣,西晉宗室,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三子。司馬孚溫厚廉讓、博涉經史,是一位令世人敬重的道德君子。自曹操時代起,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拜太宰,封安平王。晉武帝司馬炎對他十分尊寵,但他並不以此為榮,至死仍以魏臣自稱。泰始八年(272年),司馬孚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三歲。司馬孚是“八達”中享壽最長者。
司馬馗,生卒年不詳,字季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員。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四子。初仕曹魏,官至魯相,封東武城侯。生卒年不詳,死後被追贈為太常,諡號為戴。司馬馗生有三子,即司馬權、司馬泰、司馬綏,在西晉皆獲封王爵。
司馬恂,生卒年不詳,字顯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曹魏大臣,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五子。在魏朝官至鴻臚丞,生卒年、追贈、諡號情況均不詳。有一子名司馬遂,在魏朝歷任典軍郎將、督鄴城守諸軍事、北中郎將、冠軍將軍等職,西晉時獲封濟南王。
司馬進,生卒年不詳,字惠達,河內溫縣人,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六子。仕曹魏官至中郎,封城陽亭侯,生卒年、追贈、諡號情況均不詳。有兩子,即司馬遜、司馬睦,前者在西晉獲封譙王,後者獲封高陽王。
司馬通,生卒年不詳,字雅達,河內溫縣人。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七子。仕宦情況不明,在魏朝獲封安城亭侯,生卒年、追贈、諡號情況均不詳。有三子,即司馬陵、司馬順、司馬斌,其中司馬陵在西晉獲封任城王,司馬斌獲封西河王。至於司馬順,則是家族中唯一反對司馬炎篡位之人,由此被廢黜流放,卒於姑臧。
司馬敏,生卒年不詳,字幼達,漢末河內溫縣孝敬里人,東漢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在魏朝獲封安平亭侯,生卒年、追贈、諡號情況均不詳。司馬敏似乎早卒,而且身後沒有子嗣,所以在他死後,侄兒司馬睦將長子司馬彪過繼到他名下。司馬彪是著名的史學家,曾著有《九州春秋》、《續漢書》,在史學界名氣很大。
這兄弟八人都曾在曹魏時期高官厚祿,成就了司馬氏的一時顯赫,當然裡面成就最高的是三位兄長,後面哥五個並沒有那麼耀眼,也許是被兄長們掩蓋住了吧,而且史書上記載也不多,但我們應該知道他們都為了三國“司馬八達”之名付出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士族勢力強大,比較有名的有“司馬八達”、“馬氏五常”、“荀氏八龍”、“三諸葛龍虎狗”等。
司馬八達指東漢末年河內名門司馬家族兄弟八人。分別是: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①司馬朗(171年—217年),字伯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歷任司空屬官,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
②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歷任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④司馬馗,字季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初仕曹魏,官至魯相,封東武城侯,死後追贈太常,諡號為戴。
⑤司馬恂,字顯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出仕曹魏,拜鴻臚寺丞,早卒後贈大長秋。
⑥司馬進,字惠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仕曹魏為中郎,封城陽亭侯。
⑦司馬通,字雅達,河內郡溫縣人,其父司馬防。仕曹魏封安城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