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玩123
-
2 # 小時大彬
劉邦原本是個“不事生產”的小混混,三十多歲不找媳婦,卻和本村的寡婦廝混,連私生子都整出來了。像他這樣的人,太平盛世也就是個混混,難有大的成就。
朱元璋和劉邦完全是兩碼事,他出身孤苦,父母雙亡,早早品嚐了世道艱辛,造反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求生路,如果放在太平盛世,他應該是個勤奮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終,抽一袋煙,引一群兒女,看滿山的莊稼。
但他們的命運都被裹進了時代的激流。
比起後來者朱重八,劉邦從開始就是大哥,朱不過是個小嘍囉,用今天的話說,劉邦是自己創業,從小老闆做成大富豪,而朱元璋是在大公司打工,最終做到了Quattroporte。
不同的成功之道,特質也不同,但卻有一些共同點。
(1)膽大
揭竿而起,看似豪邁,實則是腦袋別褲腰上的危險之舉,彭城之戰後,劉邦的老爹老婆都被項羽抓去,險些做成肉湯,同時代造反的陳勝吳廣項梁項羽武臣等人,不是死於敵手,就是亡於屬下,能成功的萬里挑一,如果造反是門生意,絕對是風險最高的生意。
朱元璋同樣如此,陳友諒、張士誠,哪個都不是善茬,最終不都死掉了。
(2)有魅力,會用人
劉邦雖是混混,卻是個很有魅力的混混,蕭何、曹參、韓信、張良,一大票人中龍鳳圍在他身邊,捨命保駕。用劉邦自己的話說: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但這三位,就服劉邦,造反機會千千萬,人家就是不反。
這就是劉邦的魅力,如同港片中的帶頭大哥,一呼百應,應者雲集。
朱重八的人格魅力遠遠不如劉邦,但他是實幹派,用自身的實幹苦幹巧幹折服了身邊眾人,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獨當一面都是好手,但他們能做的朱元璋也能做,他們服朱元璋看重的不是朱元璋的“混”,而是實實在在覺得,跟著這位老大混,有前途!
(3)志存高遠
安於現狀,目光短淺是農民造反者的通病,李自成才進北京城,就把人家小蜜給搶了,洪秀全剛打到南京,就止步不前,做起了皇帝。
要做大事,必須有長遠的規劃、超人的眼光,不想做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劉邦過了武關,入了咸陽,面對眼花繚亂的秦皇宮,選擇約法三章,秋毫無犯。不是他不愛香車美人,而是他看的長遠,只有一統天下,才能安心享用。
(4)無毒不丈夫
打天下需要虛懷若谷、唯才是舉的胸懷魅力,坐天下就的乾綱獨斷,恩威並施。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劉邦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但操控權力都是好手,帝王心術,自學成才!
劉邦剛坐了天下,就把彭越韓信英布三元實力大將送去見了閻王爺,就連多年鞍前馬後的蕭何,也被他送進監獄鍛鍊了一段時間。
說起來不地道,但站在個人和王朝的立場上,消除不穩定因素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不過比起扭扭捏捏的趙匡胤,農民出身的劉朱二人更加直接狠毒。
如果項羽能有朱元璋這心思,哪還有劉邦什麼事。
-
3 # 快樂每一天7294984257877
首先他們都具備先天的帝王潛質、加上後來良好的人脈、正所謂滴、天時地利人和都洽到好處。不然的話是很難成為一國之君滴。
-
4 # 扎心君
1自古得位者,最正莫過於劉邦和朱元璋。意思是當皇帝的。來的最乾淨得。是他倆。起點不是一般的低,是二班的。劉邦是沛縣地痞。朱元璋是淮右布衣。不過兩個人,並不是地道的農民,無產者。劉邦一個是小地方混黑社會,黑白兩道通吃。朱元璋一個是遊方和尚,跑江湖,討飯吃。所以,再窮的叮噹響,無論何時何地,見識不可少。見識分對人和對事,關鍵在於對人。
2兩個人經歷豐富,都是人精。玩人的高手。劉邦把項羽,韓信,英布,彭越玩得滴流轉。小魚小蝦不提了。朱元璋把陳友諒,張士誠,元順帝玩弄於股掌之間。陳友諒志驕,志驕好生事,張士誠器小,器小無遠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我就要兩面做戰,到時候,就很難說了。朱元璋識人很準的。
3兩個人都是少有的軍事家。劉邦軍事能力僅次於連百萬之軍,攻必克,戰必勝的韓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英布造反的時候說的。除了劉邦,其它人誰都不怕。這時候項羽,韓信都已經死了。朱元璋軍事能力,當時天下無敵,明朝初期,整個戰爭都是朱元璋親自策劃。比如北伐戰爭。歷史上少有的,由南向北的成功北伐。先攻山東和河南,剪起羽翼,然後再圖北京(大都)。
4兩個人,都會用人。手下有一個人才集體。無論幹大事,小事都是以人為本。劉邦有韓信,蕭何,張良三傑。豐沛功臣集團,曹參,夏侯嬰,樊噲,周昌,周勃等等。朱元璋有徐達,李善長,劉伯溫。淮右功臣集團。劉伯溫號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
5 # 文史墨客
這個問題問得好,劉邦和朱元璋二人之所以能夠成功,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說他們是草根英雄一點沒錯。劉邦是大漢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這兩個朝代雖然歷史間隔長達1500年,可是他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一個比一個窮
他們小時候都是家境貧寒,生活沒有著落,劉邦整日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吃了上頓沒下頓,走哪都不招人待見。雖然,後來勉強了混了個亭長的差事,但那也僅僅是一個芝麻大的官職,也沒有什麼權力可言。而朱元璋比他還慘,在家過不下去,直接去寺廟裡當和尚混飯吃,簡直是慘到家了。
二、農民起義的領導者
他們都是當時社會最底層的窮苦人,領著一幫同樣窮苦的人起來抗爭,最終奪得了天下。
三、成功男人的背後必然有著厲害的女人
劉邦有呂皇后,朱元璋有馬皇后,這兩位女人可是相當的不簡單,無論是在劉、朱二人打天下的時候還是坐天下的時候可都是發揮過巨大的能量的。
那麼劉邦和朱元璋作為草根英雄到底是如何領導農民起義最終獲得勝利的?我想起了一部影片中所說的話,“出來混要想成功,靠的就是講義氣、夠狠、兄弟多”。那麼,我想這三點用在劉邦和朱元璋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首先,劉邦和朱元璋都有一幫死心塌地、誓死效忠、不離不棄跟隨他出生入死的生死兄弟,無論是困境還是逆境,他們都相互扶持,同渡難關,而且劉邦和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可是沒有一點架子,和兄弟們有肉同吃,有房同住,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豪氣沖天,義字當先,得到了手下將領的絕對擁護。
其次,劉邦和朱元璋都是性格堅毅,心狠手辣之人,除了對付敵人毫不留情,就連開國之後殺起功臣和昔日兄弟來也是毫不手軟,手起刀落,可見成大事者真的是不能心慈手軟。
最後,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個人再強也得有人幫助才行。劉邦有韓信、彭越、英布、樊噲、周勃等楚漢名將輔佐,朱元璋在建國之後光爵位就封了100多位,可以說是兄弟多的最好印證。
總之,劉邦和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很大影響力的,他們是所有帝王中唯一的兩位草根出身,實屬難得。
回覆列表
劉邦和朱元璋能成功,真的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
天時。
歷史大背景,一個是秦失其鹿,天下英雄輩出,另一個,元虐天下,民不聊生。
地利。
劉邦佔據的漢中、巴蜀,是天下糧倉,優秀兵源地,老秦兵天下第一。
朱元璋則是佔據了當時元末經濟最繁華的江南,這裡保留了南宋遺留下來的精華。
人和。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不論是劉邦的合縱連橫,還是朱元璋的“高築牆、緩稱王”,都把政治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
更何況,這兩人的個人武功、魅力、才智、機遇,也是極為不俗。
除了這些,劉邦算是撿了一漏,項羽多少次放棄了大好局勢,一心只想著錦衣還鄉,回到楚地做自己的霸王。
這才給了劉邦幾年休養生息的機會,得以壯大實力,最後聯合天下英雄,幹掉了鼠目寸光的項羽。
而朱元璋則是真正的擁有大智慧,大毅力。
明軍不論是和元庭,還是張士誠,亦或者陳友諒的戰爭對抗中,幾乎都是以弱勝強,以小勝大。
在歷史上能和朱元璋這種開國太祖相媲美的,唯有種花家的建國太祖了。
明太祖:“金盃贈汝飲,白刃不相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