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歷史秘聞軼事
-
2 # 文史劉磚家
因為胡惟庸案受到牽連被朱元璋認定為謀反最終被滿門抄斬。雖然貴為六公之首,雖然握有免死金牌,不都是皇帝給他們的嗎,“君叫臣死”,哪還有臣活下去的道理。
李善長是在朱元璋勢力最弱的時候投奔而來,一直負責軍隊的軍備糧餉,官拜右相國,被朱元璋稱為“在世蕭何”。洪武初任左丞相,封南韓公,與湯和、徐達、劉伯溫共為大明開國實際最高功臣。《明史》記載: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謂:「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乃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南韓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時封公者,徐達、常遇春子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及善長六人。而善長位第一,制詞比之蕭何,褒稱甚至。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胡惟庸獲誅,明朝爆發“胡惟庸案”,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胡惟庸是李善長同鄉,李善長當政之時,胡惟庸只是一個寧國知縣。後來胡惟庸為了升官帶著黃金二百兩去拜見李善長,隨後胡惟庸被提拔至京任太常少卿。後來又被一路提拔,任中書參政,李胡兩家結為親戚,關係密切,私下往來頻繁。
丞相胡惟庸初為寧國知縣,以善長薦,擢太常少卿,後為丞相,因相往來。而善長弟存義子佑,惟庸從女婿也。胡惟庸任相後,李善長做了太師,胡惟庸仗這受皇帝朱元璋寵幸,又有李善長做後臺,在朝廷貪賄弄權,無所畏忌。朱元璋為防止大權旁落,遂以“擅權枉法”之罪殺了胡惟庸。自胡惟庸被殺後,胡案成為朱元璋進行政治鬥爭的有力武器。特別是隨著自己年事的增高,猜忌心理越來越重,凡是心懷怨望的、行動跋扈的、對皇家統治有危害性的文武官員、大族豪強,都陸續被羅織為“胡黨”罪犯,處死抄家。李善長也不例外。被朱元璋定為謀逆的當朝宰相胡惟庸是李善長一手提拔起來的,這不得不讓朱元璋心生懷疑。其實,在李善長地位逐漸提升的過程中,已經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覺和擔憂,《明史》記載:
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洪武十八年(1385),有人告李存義父子實際上也是胡惟庸之餘黨,於是朱元璋藉此機會下詔暫時免去李善長一死,發放至崇明。為官多年的李善長當然很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沒有做任何辯解。
洪武二十三年(1390),七十七歲高齡的李善長被查出曾經與胡惟庸相互勾結,策劃謀反。於是朱元璋勃然大怒,即刻將李存義父子逮到京師審問,問來問去也只得到與胡惟庸私交甚密的結果。據史書記載,胡惟庸來找他密謀的時候,李善長當初並不贊同,後來也沒有參與胡惟庸的行動。《明史》記載:
善長嘆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正是這一句話,將他送上了不歸路。審問結束後,朱元璋看著呈上來的供詞,說:
“善長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於是將滿門抄斬,全家七十餘人無一倖免。
成也功名,亡也功名。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位高權重著不在少數,但是能夠功成身退善始善終者卻寥寥無幾。總結起來無外乎因權力過大而驕橫跋扈,引起皇帝猜忌和群臣怨恨,一旦有變,矛盾即刻爆發,最終的下場必定是身敗名裂。
-
3 # xingzhe68
在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長辭官回鄉,朱元璋親賜封地,賜臨濠地若干頃,置守冢一百五十戶,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百家。並在之後提拔他的弟弟李存義和其侄子李紳為官,還將自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下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琪,拜為駙馬都尉。李家成為僅次於皇族的第二大貴族,朝野上下人人羨慕,李善長越發恃寵而驕,待人刻薄。
罪:受賄並和逆臣胡惟庸組團
以李善長為核心的準西集團勢力越來越大,他收老鄉胡惟庸300兩黃金,讓胡惟庸成了這個集團的知名人物,他們合夥排擠非淮西籍大臣,妒賢嫉能害死山西陽曲人楊憲。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其權,即按其罪奏黜之;李善長的親信中書都事李彬貪汙犯法,劉基鐵面無私,按法處死李善長的親信李彬,招致李善長報復,他“惡人先告狀”,致劉伯溫被迫辭職告老還鄉。
罪:對皇帝大不敬
朱元璋已經對李善長不滿。李善長目無君主,不守禮節,沒人情味。臨安公主嫁後一個月,朱元璋重病,有十幾天都沒法視朝。李善長冷漠不去問候,他的兒子李祺也沒有去問候朱元璋,也不向朱元璋謝罪。《明史》記載,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疏言:
“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幾及旬,不問候。駙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
於是坐削李善長歲祿一千八百石,幾及其半。
親人出賣:已在死亡的邊沿不知回頭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密說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和胡惟庸勾結謀反,於是朱元璋馬上逮捕了李存義和兒子李佑(胡惟庸的侄女婿)在嚴刑逼供下,李存義不僅承認了自己與胡惟庸勾結,而且指出李善長有參與。於是朱元璋馬上召見李善長,眾大臣求情以及動用之前的丹書鐵券,李善長逃過一死。對李存義父子朱元璋從輕發落,詔免其死罪,安置崇明。但是李善長自以為朱元璋不捨得殺他,仍不知避其鋒芒,作死的節奏更加強烈。
故友出賣:私自調兵建豪宅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年齡已是76歲的李善長大興土木造府邸,他找到老戰友湯和,從湯和手中借300士兵來充當了勞工。湯和為了獲得老朱的信任,抓住這個機會表忠心,他將此事秘密報給朱元璋。明朝私用士兵是重罪。這讓老朱起了殺心。
下人出賣:替罪人求情,明知胡惟庸謀反不報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份,京城受株連的百姓被髮配到邊疆。李善長請求朱元璋赦免親戚丁斌,朱元璋大怒,非但不赦免丁斌,反而將丁斌下獄治罪。丁斌在嚴刑之下,招供出李善長的各種罪行。
當時有個李善長的下人被屈打成招:“胡惟庸在朝時”,曾想拉李善長下水,善長不 從,胡拉李善長的弟弟勸說善長,時間久了,李善長終於說了一句:
“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朱元璋忍無可忍,給李善長加上罪名:
“知謀逆不舉發,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
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謀反罪。最終朱元璋將李善長全家七十餘口人一併斬首示眾,家產被抄。李善長終於把自己作死了,痛心的是連累了全家。
回覆列表
才華卓著的李善長(1314—1390),精通法家學說,有智謀有見識,1354年,在滁州歸附朱元璋。此後,李善長參與決策、主持軍需,替朱元璋排憂解難,深得寵信。
明朝建立後,1370年,李善長被推為第一功臣,獲賜免死鐵券,成了朝中權勢最為煊赫的大臣。
在權力的巔峰,往往是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的時刻。李善長也不例外,他開始膨脹,開始獨斷專行。沒多久,朱元璋開始討厭他了。
1371年,李善長因病辭官,臨行前獲豐厚賞賜。57歲的李善長若能揣摩帝意,見好就收,藉此機會退出政壇,或許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他偏偏不懂得守拙,第二年病癒後,繼續做官。
1376年,朱元璋將自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朱、李之間又增加了一層姻親關係,李家受寵顯赫,世所罕有,時人極為羨慕。由此,李善長的飛揚跋扈進一步增長。
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為涉嫌謀逆被處死。本來,李善長本人、他的弟弟李存義、他的侄子李佑都牽涉其中,但朱元璋並未深究。5年後,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實為胡惟庸的黨羽,朱元璋也網開一面,沒有處死他們,僅以流放結案。
這種情況下,按照朱元璋多疑、忌刻的性格,李善長已是凶多吉少。令人驚訝的是,李善長還在“作”,以找死的節奏“作”。
1390年,南京有一批人因為犯罪要發配邊疆,其中有李善長的親戚丁斌,李善長多次請求特赦丁斌。李善長不出面也就罷了,他越是求情,朱元璋越是生氣,反而將丁斌治重罪。
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他供出李存義父子深度參與胡惟庸謀逆案,並進一步查明胡惟庸與李善長過從甚密。俗話說“牆倒眾人推”,《明史》記載,御史們紛紛上奏,列舉李善長的種種不法行跡。
至此,朱元璋不開殺戒是不可能了,李善長連同家人七十餘人一起被誅殺。他的兒子李祺和兩個孫子因為臨安公主的緣故,得以免死。
如此血流成河的結局,可能是李善長根本沒想到的。在皇權無限擴充套件的時代,所有的功勞簿、免死金牌,都是廢紙廢鐵,一切還不是得看皇帝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