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笑呵呵-0863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

    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象力。

    1、課題從哪裡來?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等。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物件新、視角新:如,小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問題正確率關係的研究。這個課題視角就比較新穎。

    (2)科學性原則:如,利用氣功提高學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如,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可行嗎?對於一線教師顯然不適宜研究。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

    一是理論價值(學述價值):指課題對檢驗、修證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教育理論體系的作用

    二是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準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準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範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思維特點的研究,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在課堂上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參與意識的研究”。

    (4)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的研究,將回歸經驗總結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記錄下來,透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是經驗總結,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二)選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達到特色創新的統一。把教學需要做為第一選擇,在學科間尋找交叉點與結合部,圍繞熱點問題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關係的研究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與應用研究相對的。以抽象、一般為特徵,主要是增加科學知識的組織體系,並不一定會產生直接的實際價值的結果。應用性研究以具體、特殊為特徵,主要是解決直接的實際問題,增加科學知識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選擇帶有典型性教育實踐經驗為題,在司空見慣的中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如,《開放教育與普通教育實踐性環節比較研究》、《現代漢語網路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研究》。一線教師應當以應用研究為主。這是因為學校是教育實踐的核心,它時刻產生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應用性研究的成果實用性、操作性強,可以推廣開來,並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師運用這些成果。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量力而行。從、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如,中如何營造和諧氛圍的研究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理論條件 資料資訊 裝置工具 氛圍環境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通常情況下,題域越窄,題目越小,越容易把問題講透徹;題域越寬,例證說不清楚,道理講不明白,面面具到,點到為止,沒有深度難成佳作,題目小一點、格調新一點、討論透一點。對教材、教法、教學物件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的實驗與研究等。

    (三)做好方案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聽搞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

    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

    (1)課題名稱 (2)問題的提出 (3)研究的依據和研究假設(4)研究的內容(5)研究的方法 (6)研究物件

    (7)研究步驟 (8)研究保障 (9)成果預測

    (10)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 (11)經費預算 (12)資料附錄

    (四)階段要求

    準備階段。

    1、理論準備。收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的資料;透過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報刊和雜誌熟悉與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等。

    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論證。

    怎樣論證呢?

    第一, 闡明你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

    第二, 你所研究的課題,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第三, 解決主要問題的難點是什麼,怎樣解決,如何突破;

    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論證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到,能讓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這個課題所要解決的是什麼,難點是什麼,表明你可以解決。

    實踐階段。

    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紮實的實踐,不走過場、不玩花哨。

    2、記錄、收集實驗的原始材料,包括階段性報告、總結、個案分析資料等。

    3、發揮團隊作用,群策群力。這裡想說說在研究過程中要努力構建研究共同體。一般地說有三種合作形式:

    1、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的研究共同體。

    2、教研員與中小學教師結成的研究共同體。這是較為常見的或者說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

    3、學校部分教師結成的研究共同體。

    在合作研究時,要儘量淡化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把民主、合作作為處理雙方關係的準則。不惟書、不惟上,只為實。同時要消除依賴心理。

    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對相關資料做理性分析,做好結題準備。

    2、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方式有:

    (1)教育科研報告(結題報告)

    用約定俗成的格式與規範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過程和研究結論的文獻。包括調查報告(含觀察報告、測量報告),實驗報告,行動研究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幾種型別。

    結題報告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A概說:概述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包括級別、文號、課題背景、課題組成員,主要研究步驟、過程、時間發展

    B方法:做好本課題的作法、體會、經驗,包括指導思想,研究策略,具體方法,如何爭取領導改善條件,處理各種關係,如何推廣階段性成果等。

    C結果:列舉本項研究所取得各種形式的理論成果、應用成果、社會效益或階段性成果。

    D評價:對成果和不足作出評估,對成果的應用推廣、對本項科研的進一步深化,提出建議與意見。

    (2)教育研究論文

    對某些教育現象、教育問題、進行比較系統,專門的研究探討,提出新觀點,得出新結論,作出解釋和論證的一種理論性文章。包括經驗性論文、研討性論文、評述性論文、學術性論文。這是老師們比較熟悉的行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給我提供一份倉儲管理員的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