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語樂壇的情歌天王,張信哲確實用大量的作品,捕獲了無數華人世界的聽眾。但《就懂了》這張專輯中的《A Matter of Love》(當年那份愛)和《Lorelei》(蘿莉萊),卻用跨越地域和語言的方式,證明了情歌在人類世界的共通性,以及張信哲超越華語情歌狹隘定義的格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克服語言、文化等等困難,但張信哲毫無疑問做到了。
《A Matter of Love》和《Lorelei》兩首作品,均來自於英國音樂劇作詞家Tim Rice,和英倫天王Gary Barlow的聯手創作,這也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國際化頂配創作組合。
這恰恰也是張信哲的特別之外,華語歌手唱英文歌曲,尤其是像這樣有著音樂劇結構的作品,很容易讓聲線昇華,但卻也因為過於追求音色的極致,從而忘記了捎帶上情感。張信哲在《A Matter of Love》和《Lorelei》這兩首作品裡,恰恰就是解決了音色與情緒的平衡,讓感性變得華麗優雅,讓技術因此聲入人心。
《清風徐來》是這張專輯兩首重唱曲之一,來自已故音樂人趙英俊的作品。就像演繹《A Matter of Love》一樣,張信哲對於這樣一首空靈的作品,用的也是雲煙與煙火交錯的方式。所以,這首歌曲既有清風徐來,也有談笑風生;既有水波不興,也有人面桃花。尤其是副歌部分的和聲運用,更是讓這首充滿清風的作品,在清新中更洋溢著一種力量和力道。
有的歌手,為什麼可以唱這麼久,還依然那麼動聽,比如張信哲。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聽完《就懂了》 這張專輯,或許你就懂了。
在華語樂壇,情歌是最重要的創作主題,甚至從商業的角度來講,情歌還成了一門生意。擅長情歌演繹的歌手,更是數不勝數,但真正能夠達到把情歌,演繹成一種個人風格和音樂體系的歌手,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能夠把作品冠之以X式情歌的,更是少之又少數。而張信哲,無論如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因為只要提到哲式情歌,不是懂的人才懂,而是絕大部分人,都會懂。
這就是真正的聲入人心。
其實從1989年的《說謊》,到2021年的這張《就懂了》,張信哲用32年的歌唱生涯,唱出了無數的情歌經典,如果要說這其中,有什麼作為歌手的成功經驗的話,我的看法是兩點:一是用情、一是用心。
唱情歌需要用情,這一點無需多做解釋。而一個歌手對於情歌、或者說是音樂的用心,則需要在多個緯度的盡善盡美,才能做到真正的完美。
張信哲的《就懂了》,在這樣一個短影片音樂蔚為主流的時代,依然用他全方面的用心,做出了面面俱到的表率。
以單曲《慢慢走》作為開端,《就懂了》這張專輯的跨度,達到整整兩年的時間,這在這個把音樂當快消品的時代,無疑是對音樂匠心精神的一種維護和堅持。
當然,專輯籌備時間跨度過長,也會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在收歌和演唱上,因為在不同的時間點,有各種不事的狀態,所以會讓專輯整體的結構不那麼統一。
但《就懂了》這張專輯並非如此,由何啟弘主導專輯的A&R統籌和音樂文字走向,再加上張信哲和李振權由始至終,對於專輯音樂從創作到製作,從演唱到後期的審美統一,也讓這張專輯因為完整而變得更為完美。
作為華語樂壇的情歌天王,張信哲確實用大量的作品,捕獲了無數華人世界的聽眾。但《就懂了》這張專輯中的《A Matter of Love》(當年那份愛)和《Lorelei》(蘿莉萊),卻用跨越地域和語言的方式,證明了情歌在人類世界的共通性,以及張信哲超越華語情歌狹隘定義的格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克服語言、文化等等困難,但張信哲毫無疑問做到了。
《A Matter of Love》和《Lorelei》兩首作品,均來自於英國音樂劇作詞家Tim Rice,和英倫天王Gary Barlow的聯手創作,這也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國際化頂配創作組合。
用清澈、空靈、飄逸等等詞彙,去形容張信哲在這兩首作品裡的聲線表現,絕對不誇張。但這種型別的歌聲,雖然不多見、卻也不少見。但張信哲的特別之處,就在於空靈之外,他的歌聲同時又是走心的,飄逸之餘卻絕非飄浮、甚至失重的。
張信哲的演繹是有溫度的,也有那種煙火氣,就像九十年代的那些華語情歌那樣,那種感性十足的情緒,自始至終充盈在音樂的氛圍中。
這恰恰也是張信哲的特別之外,華語歌手唱英文歌曲,尤其是像這樣有著音樂劇結構的作品,很容易讓聲線昇華,但卻也因為過於追求音色的極致,從而忘記了捎帶上情感。張信哲在《A Matter of Love》和《Lorelei》這兩首作品裡,恰恰就是解決了音色與情緒的平衡,讓感性變得華麗優雅,讓技術因此聲入人心。
這樣的海外合作,很好地體現出張信哲的音樂格局。甚至可以說,“哲式情歌”這個招牌,並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因為不斷的汲取和吸收超越地域和年齡的音樂養份,才讓“哲式情歌”成為一種開放型的風格、成長型的風格,它一直都是張信哲的味道,卻又是越來越好的張信哲的味道。
如果說《A Matter of Love》和《Lorelei》的合作,比較偏傳統、偏古典,那麼《慢慢走》和《就懂了》這兩首歌曲,就又體現出張信哲開放性音樂態度裡,更求新的一面。
兩首歌曲均來自創作營兩位年輕音樂創作人Eric Lewande和Gavin Jones的作品,但這種創作營的合作,不同於讓國外音樂人為像張信哲這樣的華人歌手寫歌。
因為張信哲與何啟弘、李振權等製作團隊,集體飛往斯德哥爾摩,與瑞典音樂團隊深入交流,所以這兩首作品的創作,實際上同時結合了創作、製作和演唱的平衡,並且透過不繼地細化和最佳化,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共創,一種完全貼合歌手特質的共同創作。
《慢慢走》過渡段裡不換氣的唱法,以及《就懂了》副歌那種北歐與英式搖滾混合的明亮感,都以一種特別的新穎,讓張信哲的音樂版圖,又拓展了細節的閃光。
而張信哲在音樂上的突破,從來不是那種形式上大開大合的所謂超越,而是細節上的不斷完善與完美,是細節上不斷的最佳化和精化,是嘗試上不斷的碰撞並融合,張信哲的突破都是慢活,容易被忽略,但一旦被領略就能體驗到其中的別有洞天。
這種細節,還體現在專輯的另六首作品選歌上。《在不在》無疑是專輯特別亮眼的作品,也是非常適合在旅途上播放的音樂,這首來自“未來式演唱會”吉他手Yugomir Lonich和Marc Slutsky創作的作品,以輕盈的中板律動,帶來一種既民謠又有淡淡民謠搖滾風格的聽感。這不是典型張信哲的風格,但因為旋律與律動拿捏的恰到好處,也讓被柔化了的節奏,就這樣被張信哲帶走了,帶成了“哲式情歌”的又一種表現方式。
用個人風格去剋制音樂風格,並形成一種新的風格,也在《清風徐來》和《無別》這兩首作品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清風徐來》是這張專輯兩首重唱曲之一,來自已故音樂人趙英俊的作品。就像演繹《A Matter of Love》一樣,張信哲對於這樣一首空靈的作品,用的也是雲煙與煙火交錯的方式。所以,這首歌曲既有清風徐來,也有談笑風生;既有水波不興,也有人面桃花。尤其是副歌部分的和聲運用,更是讓這首充滿清風的作品,在清新中更洋溢著一種力量和力道。
《無別》是動畫片《天官賜福》的片頭曲,也是一首標準的OST古風作品。但這首作品出現在《就懂了》這張現代專輯裡,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原因其實就在於用情這一點上。當古風作品越來越成為一種套路風格,歌手往往只是追求古典意境的還原,卻忘了歌裡的人、歌裡的情,而張信哲正是因為在《無別》裡,將“嚐盡酸甜都無味”演繹的入味又有共情感,所以也就成了“就懂了”的一部分。
其實,往大里說,張信哲在《就懂了》這張專輯裡的所為,不僅僅是一種樂壇的表率,也是另一種讓人看到希望的榜樣。
都說這是短影片加快消單曲的時代,於是大部分歌手,都為了市場,去做15秒的神曲,也為了可以不斷曝光,所以放棄要求更高的專輯製作,而將精力放到一首又一首的單曲上。
當這樣的音樂碎片化,慢慢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也讓人誤以為這才是樂壇的主流。而張信哲依然堅持用匠心的態度,花費兩年的時間,以固定的音樂班底,以開放的創作態度,去做一張內外兼備的專輯,最後的結果呢?
那就是當張信哲用一曲《A Matter of Love》登上《為歌而贊》這個節目的舞臺時,卻意外地因為這種不迎合所謂時代主流的態度,而贏得了苛刻且不同圈層的百贊團認可。原本年輕的後者們,有很多甚至不知道張信哲,沒有聽過張信哲。但在聽過張信哲的現場演繹之後,卻不約而同被折服,當然也可以說是“哲服”。
這恰恰就是榜樣的力量,透過尊重音樂的規律,透過匠心的音樂製作和演繹,不理會時代的束縛,讓好音樂保持好音樂的樣子,讓更多人能夠真正聽到好音樂,如“哲式情歌”這樣的好音樂。
其實關於《就懂了》這張專輯的事,還沒寫完。說完了創作、製作、演唱,作為一張音樂專輯,實體唱片這個介質,還將透過攝影、視覺、文案,甚至唱片本身的材料和質感,來完成一張專輯最後的完美。
實體唱片的意義,在《就懂了》這張專輯裡,體現的並不僅僅只是空泛的“情懷”論,看著用古董Heidelberg (海德堡)活版印刷機印刷的包裝,那種古典時代手感的特製紙張,再加上明信片和Gary Barlow手寫的《Lorelei》歌詞(印刷)等等附件,《就懂了》在數字時代,也用這種具有年代感的質感,讓美好的音樂以一種具象的方式留存下來。清風徐來但雁過留痕,留下的是音樂,也是與音樂有關的美好的一切。
聽完《就懂了》,對“哲式情歌”無比“哲服”的同時,對音樂之美,也更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