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好,當初我看三國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疑問,三華人名都是多為兩字,也就是名都為單字。開始還以為諸葛亮是兩個字的名呢。翻開歷史看看,整個的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乳名,如劉盆子、鄭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解釋很多:1、王莽。(《國學》綜合)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出了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三國時的人名,告訴我們,人名有極強的階段性,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命名特點。知道了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麼時代的,也就能估摸個差不多。 第一個是其中的一個解釋,不過後人有研究,還有其他的解釋。2、傳承。(摘自度娘) 王莽政權介乎兩漢之間,僅僅只有短短的15年(9—23年)時間。儘管王莽打著“奉天命”的旗號,雷厲風行地復古改制,認為“秦以前複名蓋寡,遂禁複名”,並直接下詔對單名、複名進行褒貶。然而王莽掌權的時間畢竟短暫,不可能將他的號令統一實施於全國各地;即使上上下下都在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二名之禁”,在這15年中,至多也只有一代人實行,15年之後,王莽的新朝即已崩潰,其禁令不可能會對以後三百年的歷史再發生影響。故,王莽“二名之禁”並非是促使東漢、三國盛行單名的根本原因,而只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 對此,清人凌揚藻在《蠡勺編》卷二十七中曾提出過質疑: “王氏懋《野客叢書》曰:‘後漢人名,無兩字者,或謂以王莽所禁故爾。’僕觀《匈奴傳》,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字名。或者之說,不為無據。僕謂莽竊取國柄,未幾,大正天誅,漢家恢復大業,凡蠡偽之政,一切掃除,不應獨於人名尚仍莽舊。“然後漢率多單名者,殆承襲而然,非為莽也。” 《蠡勺編》的這一觀點是有見地的。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傳承性一樣,作為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現象之一的姓名文化,同樣具有傳承性的特點。文化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活的流體,是溝通人與人、上代與下代、群體與群體、社群與社群等共存關係的一種社會活動過程。每一代人都需要從上一代人那裡承接社會文化的遺產,並把它們傳繼給下一代人,使文化成為一個不間斷的連續存在,每一個社會、民族或群體都透過不斷繼承形成文化傳統,並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和創造出新文化。 東漢、三國、西晉三百餘年間之所以盛行單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種文化傳承現象。3、避諱(摘自度娘)為了便於避諱。避諱起於西周時期,凡君主與尊長的名字不得直書或直說,必須用其他方法迴避之。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傳桓公六年》雲:“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周代用避諱事奉神靈,人死之後,他的名字就必須避諱。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諱的文字並不多,尚未因避諱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亂,所以複名在兩週時期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闢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鄭莊公名寤生,晉文公名重耳,齊桓公名小白。 進入秦漢特別是漢代就大不同了,為了鞏固、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和皇權,維護帝王唯我獨尊的神聖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 “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漢安帝之父名慶,改“慶”為“賀”,於是姓慶的都改成為姓賀。 避諱之制在漢晉時代越來越密,漢律已有觸諱犯法的規定,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詔日:“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漢書宣帝紀》)兩晉朝廷曾多次討論避諱,使諱制更趨複雜。東晉避后妃諱特多,並列入諱榜,令天下同諱,是一朝同制。 由於秦漢以來諱制越來越密,這就勢必產生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來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書名、年號等的種種混亂;甚至追改古書,如將《春秋》改為《陽秋》,《莊子》改為《嚴子》。 為了儘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漢晉時代的帝王採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採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之複名要少一半)。從帝王世系中可知,西漢15帝,僅有2個複名;東漢13帝全系單名;三國曹魏5帝、蜀漢2帝、東吳4帝也全系單名;兩晉從晉武帝司馬炎到晉恭帝司馬德文,15帝中僅有2個複名。統計從西漢至東晉(前206-420年)626年之間,54個帝王之中,僅有4人是複名,單名約佔94%。由此可見當時的單名之盛。帝王採用單名,這就大大減少了諱字。東漢何休在《春秋公羊解沽》中指出:帝王採用單名是為了便於避諱,“其為難諱也,一字為名,今難言而易諱。” 二:是採用冷僻字取名。東吳景帝孫休為四子取名、字,太子名震(音灣)字商(音迄),次子名奧(音觥)字粟(音礥),三子名壾(音莽)字顯(音舉),四子名寇(音褒)字獎(音擁)(《三國志吳書孫休傳》注引《吳錄》孫休詔)。此八字世人少用,以使人難犯易避也。西漢至東晉54帝中,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如:西漢有漢元帝劉奭(音式),漢成帝劉驁(音傲),漢平帝劉衎(音看,又名劉箕子);東漢有漢章帝劉坦,漢和帝劉肇,漢質帝劉纘,漢少帝劉辯;三國有魏明帝曹睿(音銳),高貴鄉公曹髦(音毛);西晉有晉懷帝司馬熾,晉愍帝司馬鄴;東晉有晉元帝司馬睿,晉穆帝司馬聃(音丹),晉廢帝司馬奕,晉簡文帝司馬昱(音玉)。由於臣民對帝王的稱呼另有一套專門用語,如天子、皇帝、皇上、上、今上、皇、帝、陛下、聖人、聖上、明主等,帝王的名字不像凡人那樣常用,所以採用冷僻字取名不會發生人名稱謂困難的問題。 漢晉時代的帝王既採用單名,又採用冷僻字與不太常用的字取名,使其名避免了“難言而易諱”,既減少了諱字,又便利於避諱,可謂“魚與熊掌兼得”。“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語)這一來,其他高官貴爵乃至士農工商,為了維護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嚴又便於避諱(避家諱),也紛紛採用單名。於是,神州大地單名大倡,《後漢書》、《三國志》所見之人名,幾乎全是單名。直到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國進入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出現五胡亂華十九國,少數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重衝擊。避諱既無定製,寬嚴隨意而異,這一來,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於避諱。於是,神州大地複名又逐漸多了起來。————————————————————————————大溼分割總之,三國時期名字問單字的原因大概就是這些,名字為單,字為了區別自然就為雙字。
這個問題問的好,當初我看三國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疑問,三華人名都是多為兩字,也就是名都為單字。開始還以為諸葛亮是兩個字的名呢。翻開歷史看看,整個的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乳名,如劉盆子、鄭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解釋很多:1、王莽。(《國學》綜合)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出了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三國時的人名,告訴我們,人名有極強的階段性,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命名特點。知道了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麼時代的,也就能估摸個差不多。 第一個是其中的一個解釋,不過後人有研究,還有其他的解釋。2、傳承。(摘自度娘) 王莽政權介乎兩漢之間,僅僅只有短短的15年(9—23年)時間。儘管王莽打著“奉天命”的旗號,雷厲風行地復古改制,認為“秦以前複名蓋寡,遂禁複名”,並直接下詔對單名、複名進行褒貶。然而王莽掌權的時間畢竟短暫,不可能將他的號令統一實施於全國各地;即使上上下下都在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二名之禁”,在這15年中,至多也只有一代人實行,15年之後,王莽的新朝即已崩潰,其禁令不可能會對以後三百年的歷史再發生影響。故,王莽“二名之禁”並非是促使東漢、三國盛行單名的根本原因,而只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 對此,清人凌揚藻在《蠡勺編》卷二十七中曾提出過質疑: “王氏懋《野客叢書》曰:‘後漢人名,無兩字者,或謂以王莽所禁故爾。’僕觀《匈奴傳》,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字名。或者之說,不為無據。僕謂莽竊取國柄,未幾,大正天誅,漢家恢復大業,凡蠡偽之政,一切掃除,不應獨於人名尚仍莽舊。“然後漢率多單名者,殆承襲而然,非為莽也。” 《蠡勺編》的這一觀點是有見地的。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傳承性一樣,作為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現象之一的姓名文化,同樣具有傳承性的特點。文化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活的流體,是溝通人與人、上代與下代、群體與群體、社群與社群等共存關係的一種社會活動過程。每一代人都需要從上一代人那裡承接社會文化的遺產,並把它們傳繼給下一代人,使文化成為一個不間斷的連續存在,每一個社會、民族或群體都透過不斷繼承形成文化傳統,並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和創造出新文化。 東漢、三國、西晉三百餘年間之所以盛行單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種文化傳承現象。3、避諱(摘自度娘)為了便於避諱。避諱起於西周時期,凡君主與尊長的名字不得直書或直說,必須用其他方法迴避之。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左傳桓公六年》雲:“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周代用避諱事奉神靈,人死之後,他的名字就必須避諱。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諱的文字並不多,尚未因避諱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亂,所以複名在兩週時期大有人在。如周孝王名闢方,周平王名宜臼,周哀王名去疾,鄭莊公名寤生,晉文公名重耳,齊桓公名小白。 進入秦漢特別是漢代就大不同了,為了鞏固、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和皇權,維護帝王唯我獨尊的神聖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 “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漢安帝之父名慶,改“慶”為“賀”,於是姓慶的都改成為姓賀。 避諱之制在漢晉時代越來越密,漢律已有觸諱犯法的規定,漢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曾詔日:“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漢書宣帝紀》)兩晉朝廷曾多次討論避諱,使諱制更趨複雜。東晉避后妃諱特多,並列入諱榜,令天下同諱,是一朝同制。 由於秦漢以來諱制越來越密,這就勢必產生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也必然越來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書名、年號等的種種混亂;甚至追改古書,如將《春秋》改為《陽秋》,《莊子》改為《嚴子》。 為了儘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漢晉時代的帝王採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採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之複名要少一半)。從帝王世系中可知,西漢15帝,僅有2個複名;東漢13帝全系單名;三國曹魏5帝、蜀漢2帝、東吳4帝也全系單名;兩晉從晉武帝司馬炎到晉恭帝司馬德文,15帝中僅有2個複名。統計從西漢至東晉(前206-420年)626年之間,54個帝王之中,僅有4人是複名,單名約佔94%。由此可見當時的單名之盛。帝王採用單名,這就大大減少了諱字。東漢何休在《春秋公羊解沽》中指出:帝王採用單名是為了便於避諱,“其為難諱也,一字為名,今難言而易諱。” 二:是採用冷僻字取名。東吳景帝孫休為四子取名、字,太子名震(音灣)字商(音迄),次子名奧(音觥)字粟(音礥),三子名壾(音莽)字顯(音舉),四子名寇(音褒)字獎(音擁)(《三國志吳書孫休傳》注引《吳錄》孫休詔)。此八字世人少用,以使人難犯易避也。西漢至東晉54帝中,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如:西漢有漢元帝劉奭(音式),漢成帝劉驁(音傲),漢平帝劉衎(音看,又名劉箕子);東漢有漢章帝劉坦,漢和帝劉肇,漢質帝劉纘,漢少帝劉辯;三國有魏明帝曹睿(音銳),高貴鄉公曹髦(音毛);西晉有晉懷帝司馬熾,晉愍帝司馬鄴;東晉有晉元帝司馬睿,晉穆帝司馬聃(音丹),晉廢帝司馬奕,晉簡文帝司馬昱(音玉)。由於臣民對帝王的稱呼另有一套專門用語,如天子、皇帝、皇上、上、今上、皇、帝、陛下、聖人、聖上、明主等,帝王的名字不像凡人那樣常用,所以採用冷僻字取名不會發生人名稱謂困難的問題。 漢晉時代的帝王既採用單名,又採用冷僻字與不太常用的字取名,使其名避免了“難言而易諱”,既減少了諱字,又便利於避諱,可謂“魚與熊掌兼得”。“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語)這一來,其他高官貴爵乃至士農工商,為了維護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嚴又便於避諱(避家諱),也紛紛採用單名。於是,神州大地單名大倡,《後漢書》、《三國志》所見之人名,幾乎全是單名。直到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國進入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出現五胡亂華十九國,少數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重衝擊。避諱既無定製,寬嚴隨意而異,這一來,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於避諱。於是,神州大地複名又逐漸多了起來。————————————————————————————大溼分割總之,三國時期名字問單字的原因大概就是這些,名字為單,字為了區別自然就為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