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冬天真是容易餓啊,今年大阪還格外得冷,每天下班回家,我要先吃塊麵包再給自己衝杯暖暖的紅豆沙才能開始準備晚飯,姐弟倆也變得很能吃,睡覺前還要再吃一碗茶漬泡飯,而晚飯一直吃草的老中也扛不住了,要求吃燉肉、煎餃、麻婆豆腐。看到李娟在《冬牧場》裡寫到的對食物的無比渴望,感覺太能理解了。我們這還是在溫暖的房子裡上班,裹得嚴嚴實實外面呆一小會兒,就這樣了。遙遠的阿勒泰冬牧場,在“幾乎毫無外援的所在,人的生存意識無不神經兮兮,無不急迫異常”的荒野,住在羊糞地窩子裡,但每天只吃一頓正餐,三四天吃一次肉,其餘時間都是熱茶幹饢,看到呆了三個月瘦成八十斤往下的“半麻袋李娟”,都快哭了。

    真想給李娟和居麻家寄一大箱維生素,《冬牧場》看到一半,就開始擔心那樣的食物肯定會長口瘡,到最後果然看到李娟寫到她嚴重的口腔潰瘍,這邊好了那邊長,得歪著嘴喝茶,寫到不容易好的傷口,真心疼啊。

    李娟的書是秋天回國時集中買的(不在國內就是買書最麻煩,可我又愛看紙質書),回來集中讀完的,強烈推薦一塊看,因為看完一本就會想看另一本,不分順序單拿出來也都好看,人名念不順嘴記不住也好看。

    冬天嘛,我先看的《冬牧場》,心裡暗想,冬牧場應該是最艱難的了吧,喝水要靠一天天去背雪,燒火要去撿牛糞,熬過冬天,春夏怎麼樣都能好點,於是接著看《春牧場》和《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誰知道,春牧場喝水要去背冰,揹著化著,到家衣服得弄溼一大片,夏天可以找到水窪舀水回來了,卻又得背柴,豁切!“躬著身子揹著幾十斤的東西,腰被壓得深深塌下去,上半身幾乎和路面平行。”卡西說:“駱駝一樣,我們和駱駝一樣!”除此之外,還有日常勞作,做奶製品,連著兩小時地搖動牛奶分離器,跟著牧民一起生活移動,在我們看來明明就是件“明知山有虎”的事情,而李娟,“奮力勞動,大碗吃飯,早早幹完活、吃完飯就消失在四面沙丘後”,如何“總是愉快而適然”安之若素的呢?

    曾經我一度認為,人生盡頭也不過是悲憫二字,就像一般來說人年紀越大越慈祥,男像少林寺裡的白眉白鬍子方丈,女像紅樓夢裡的老太太,慈眉善目、憐貧惜弱、對所有事物都可以用兩個評論覆蓋——“太可憐了”“太可愛了”。作為一箇中年“賈母”,要說生完孩子最大的改變,應該說淚點變低了,不知道是眼睛逐漸乾涸的生理應激反應還是別的,我有個好朋友,她兒子上小學6年級,每年去參加小學的運動會,看到一年級小豆包圍在一起搶沙包或跳舞,她都能哭得稀里嘩啦,覺得“艾瑪太可愛了”,可愛的讓人想哭,什麼邏輯。

    《春牧場》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大家解救陷在沼澤中的紅馬,李娟又瘦又小,往沼澤中扔石頭希望馬兒受驚後可以跳起來,和卡西拿了繩子去套馬企圖把馬兒拉出來,也沒有效果,擔心得不得了卻又無能為力,最後靠斯馬胡力和阿依橫別克兩個男人想辦法才把馬兒解救出來。我能假設自己面對這種場面時的表現,“哎呀,馬兒好可憐呀,怎麼辦呀,快想辦法呀”,也會替馬兒揪心,而哈薩克族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看不到他們過度擔心的樣子,只見他們儘可能地想辦法去營救馬,一邊打鬧一邊開玩笑,一邊竭盡全力把馬兒拖上岸,即使從頭到尾都好像是遊戲一般的態度。

    “一切都會過去的。”也是我常寬解自己的一句話,也許我和李娟一樣,只是一個“又微弱又奢求過多的人”。

    “卡西和斯馬胡力他們才是強大和寬容的,他們一開始就知道悲傷徒勞無功,悲傷的人從來不是積極主動的人。他們知道嘆息無濟於事,知道憐憫更是可笑的事情”,“憐憫”是居高臨下的懦弱行為。他們可能還知道,對於所有將死的事物不能過於惋惜和悲傷。否則這片大地將無法沉靜,不得安寧。”

    看到這裡,忽然覺得理解了年復一年的流轉牧場生活和那片土地上的牧民(雖然人家並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悲憫多可笑多淺薄,唯有敬重這片土地上所有生靈的人才能承擔起這些苦難,哈薩克族的坦然倒讓我想起了聖經裡的一句話,“主說,我給你的一切,你都能承擔。”

    因為這些坦然,才有實際意義上“隨遇而安”的牧民生活的那些習慣,即使是惡劣天氣下轉場也要身著盛裝,即使是隻待幾個小時的帳篷也要收拾得乾乾淨淨有家的感覺,駐地先到的人端著酸奶迎接後來的,穿得漂漂亮亮得去串門子,扎克拜媽媽一家和居麻一家各種可愛的生活小片斷,扎克拜媽媽神奇的模仿能力,居麻指著報紙上的要人照片開玩笑說這個也認識那個也認識,“有兩個嘛,是酒鬼……”,馬兒就是牧區移動的“訊息樹”,李娟回家路上下錯了車,這個訊息馬上就被騎馬的人帶到了氈房,只顧往前走的李娟才戲劇性地迎面遇到來接她的斯胡馬力,放一天羊後被凍壞了的居麻和嫂子的兩分鐘擁抱,他們和孩子間自然的親暱和等候孩子自然成長的耐心,所有這些,都是他們和自然相處的最好見證。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卻是艱辛的。可是這世上真的會有更好一些的生活嗎?真的會有輕易就能獲得的幸福嗎?連加依娜那樣的小孩子都知道,面對辛苦、疼痛、飢餓、寒冷、疲憊……種種生存的痛苦,不能繞過,只能忍受,只能堅持。”“即使脫離了遊牧之路,在城裡過上穩定生活的阿娜爾罕,還是得付出另外的努力和忍受,面對另外一種陌生而拮据的人生。”

    牧民們面對的是眼前活生生的羊群和牛群,在寒冷的荒野中騎馬放羊、回家趕羊入圈是苦難,在城市裡擠幾次都上不去的地鐵,在溫暖的辦公室做牛做馬,情願或不情願地說漂亮話拍馬屁,創造些價值,又被擠牛奶一樣地拿走,這些看不見的牛和馬,又何嘗不是苦難?我們並不能斷言哪種生活更自由。至少李娟有時候還能深深地睡個午覺,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呢。貧窮和富足,都沒有盡頭,也沒有底。“說起來,都是公平的,只有忍受限度之內的生活,沒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李娟哪,看的真透。

    當然,書中那些活生生的牛啊羊啊馬啊駱駝啊,還有狗狗,也一樣的活色生鮮,在牧民眼裡,每隻羊每匹馬都是不一樣的,他們能辨認出來,《冬牧場》裡寫到大夥圍著看電視裡的騎馬場面,前個場景馬摔壞了腿,後一場馬兒居然馬上就好了,導演們實在想不到在馬兒專家的牧民眼裡有多麼穿幫。牛媽媽和小牛要分別趕,羊媽媽和羊寶寶見面時居然會“咩”聲震天,還有,駱駝攢一口唾沫能準確地“啐你一臉”,大尾巴綿羊下山時屁股重頭輕,一不留神就要翻下山坡,每天看著再一隻只地“數綿羊”,估計催眠是不管用的。

    無論是冬天還是春夏,一個漢族姑娘,生活在哈薩克牧場裡幾個月,半通不通的溝通,不管是孩子們還是媽媽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幹什麼事都要一起的好朋友,雖然扎克拜媽媽總是寵著她,也親暱地呼喚她“親愛的李娟,羊的趕”,在廣袤的荒野中,在高高的草地和深深的叢林旁,總是有深深的孤獨吧,儘管李娟很剋制。

    這種寂寞我也常有,周圍都是說另外一種語言的,我和孩子們說漢語,畢竟不能深度溝通,我家附近住的華人很少,步行距離內有一家,那個媽媽摁門鈴的主要目的是傳教,唉。有時候會有強烈的說話願望,我就跑到同樣愛做飯的好朋友家,我倆站在灶臺前和麵刷碗,忙活著聊著,不停歇地說幾個小時就能熬過幾個星期。

    “儘管溝通如此艱難,但是,再無助的兩個人,再封閉的兩顆內心,眼睛在不停看到,耳朵在不停聽見,什麼樣的情景對應什麼樣的表達。漸漸地,人心都會豁然開朗。語言封閉不了感知。”

    只有生活是一直往前的,這幾本書裡,我們跟著李娟在氈房幹活繡花做飯,去散步,去串門,騎馬搭車去縣城買東西,去參加託伊,去看唱歌賽馬,唯一感到驚險的是騎馬過額爾齊斯河的眩暈感,這個我小時候經歷過,很可怕的幻覺。

    而這樣的體驗,《深山夏牧場》快結束時,李娟也說,“知道得越來越多時,會發現不知道的也越來越多。這知道和不知道一起滋長。這世界從兩邊向我開啟,當我以為世界是籽核時,其實世界是蘋果;我以為世界是蘋果時,其實世界是蘋果樹;我以為世界是蘋果樹,但舉目四望—四面八方是無邊無際的蘋果樹的森林……”

    十多年前,我曾經去過兩次新疆,都在火熱的夏天,去的也是火熱的南疆,對北疆真是無比嚮往啊,不過看完李娟的牧場系列後,沒有執念了。沒有圖片的文字更有沉靜的畫面感,合上書,彷彿能聽到山谷裡的風聲、樹木晃動的聲音,能看到站在山頂上看著羊群的卡西,在綠海孤島中盪鞦韆的小女孩加伊娜,牧場山上漂亮的大白石頭,母親和孩子在草地上親暱,不遠處靜靜凝望的爺爺,而遠處,髒髒的羊群們經年往復,踏出來無數條細細的羊道,在Sunny下,“一閃一閃亮晶晶”。

    那是李娟去附近鄰居家做客時笨拙彈撥的琴聲,“一閃一閃亮晶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俞敏洪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