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3934732797

    馬遷在《史記》裡把前世帝王都歸在黃帝族下,並非是他一廂情願地瞎編,而是有所依據也有其原因的。

    司馬遷《史記》的開篇,是《五帝本紀》。

    在此篇的結尾處,史遷先說了一段話——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譯成白話文是——

    “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只是確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顯各自光明的德業。所以,有熊是黃帝的號,高陽是帝顓頊的號,高辛是帝嚳的號,陶唐是帝堯的號,有虞是帝舜的號,夏後是帝禹的號。後來帝禹改變姓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

    按照這個說法,從黃帝之下的帝顓頊開始,一直到周朝姬氏,的確都是黃帝的子孫了。在《五帝本紀》當中,他也具體說了誰誰是兒子,誰誰是孫子;誰誰傳誰誰,後來傳到了誰。

    司馬遷在《五帝本紀》的最後,又說了一段話——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餘嘗西至空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也譯成白話文——

    “太史公說:很多學者稱道五帝被,可年代畢竟很久遠了。《尚書》只記載著堯以來的史實;而各家講述黃帝,文字不規範且粗疏,士大夫們也很難說得清楚。孔子所傳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後來的讀書人也沒傳下來。我曾經往西到過崆峒,往北到過涿鹿,往東到過大海,往南渡過長江、淮水,到過的所有地方。各處的老前輩們都談到他們各自聽說的黃帝、堯、舜事蹟,教化風俗也都不盡一致。總的來說,我認為那些與古文經籍記載相符的說法,更接近事實。我研讀了《春秋》《國語》,它們對《五帝德》《帝系姓》的闡發都很明確,只是人們不曾深入考求,其實它們的記述都不是虛妄之說。《尚書》已經殘缺有好長時間了,但散軼的記載卻常常可以從其他書中找到。如果不深思好學,真正領會於心,想要向那些見聞不廣、學識淺薄、不學無術的人說明白,也非常困難。我把這些材料加以評議編次,選擇了那些言辭特別雅正的,著錄下來,才寫成這篇本紀,作為全書的開頭。

    這講的是司馬遷寫《五帝本紀》的依據——第一是他認為可信的古籍;第二是他經過了一番規模很不小、時間也很長的實際田野考察。在此基礎上,才寫了此篇本紀,作為《史記》的“書首”。

    司馬遷寫《史記》,所依據的古籍,有學者做過統計,所明引先秦古書共一百多種。其中,《六經》及記傳說解書二十餘種;諸子百家書籍五十餘種,歷史地理書籍二十餘種,文學藝術書籍近十種。

    上述這些書中,觀點、材料肯定有所差異。司馬遷怎麼選擇呢?有沒有側重呢?

    顯然有。

    司馬遷在《史記》的最後一篇《太史公自序》 裡說——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他說,古人云,能夠承續前世清明的,只有《六經》。意義就在於此吧,意義就在於此吧!我怎麼敢不這樣做呢。

    司馬遷是把《六經》作為主要的古籍依據的。這是《史記》所遵循的根本原則。

    所以,《史記》主要取材於六藝經傳。

    《五帝本紀》,所依據的是《尚書》之《堯典》、《舜典》;《大戴禮記》之《五帝德》、《帝系姓》。

    《夏本紀》,所依據的是《尚書》之《禹貢》、《皋陶謨》、《益稷》、《甘誓》;《大戴禮記》之《夏小正》。

    《殷本紀》、 《宋世家》,所依據的是《尚書》之《湯誓》、《洪範》、《盤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詩經》之《商頌》。

    《周本紀》、《魯世家》,所依據的是《詩經》之《大雅》、《小雅》、《周頌》、《魯頌》;《尚書》之《牧誓》、《金滕》、《無逸》、《呂刑》、《費誓》、《多士》、《顧命》。

    兩宋學者鄭樵在《通志總序》中說——

    “司馬氏世司典籍,工於製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故謂周公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五百歲而在斯乎?”

    這是很中肯準確的評價了。

    司馬遷沒有瞎編,所寫的內容均有所依據。

    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選擇。比如,他寫了“五帝”,但是沒寫“三皇”,離的太遠了,材料極其匱乏,難定真假。比如《楚辭.天問》、《山海經》,他認為荒誕不經的內容太多,不予採納。

    這與他深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分不開。

    但也正因如此,《楚辭.天問》、《山海經》都記載了殷族先公王季的兒子王亥與兄弟王恆為王的世系,司馬遷卻依照儒家祖父子三代直傳的宗法世系,把王恆一世刪掉了。這也正是他記載的殷商王系唯一有出入的地方,是個很大的遺憾。

    至少從殷商開始往後的記載,司馬遷的《史記》是具有相當歷史真實性的。

    那麼,至於黃帝開始到夏商周三代,是否真的都是黃帝一系呢?

    這件事的真假,責任就不在於司馬遷,而在於《六經》了。

    《六經》裡,真的說過黃帝之後直到夏商周三代,都是黃帝子孫嗎?

    其實沒說過。

    中國歷史上能查到最早記載黃帝的,是“陳侯因諮敦”。

    陳侯,就是田侯。陳侯因諮,是田齊桓公的兒子,史稱齊威王。他前356-320在位37年。

    “陳侯因諮敦”,是他制的青銅器。上面的銘文說,他的祖先是黃帝。

    後人們考證,“黃帝”,實際上是“皇帝”的字變。

    原來的“皇帝”,是人們祭祀的天神,比如有“三皇”之說,還有“九皇之說”。從陳侯因諮開始,至少現在看是如此,把天神變化成了先祖人君。

    孔子本人,對於歷史,是一種比較嚴謹的態度。他說過,夏朝和商朝的史籍太缺乏了,所以他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但是,從戰國到秦漢,是一個文化大發展時期。好處是文化的繁榮,壞處是人們開始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者把傳說都摻雜進了古籍之中。

    這樣的事情,不是發生在“經”中,而主要發生在“傳”裡。例如,《繫辭傳》裡,插進了不少“子曰”,即所謂“孔子說”。這使“傳”的分量和重要性大大增加,也是上古史變得傳說和史實真假難分。

    這些摻雜進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帝王世系”。這件事,發生在漢代的可能性最大。起作用最大的當屬董仲舒、劉歆等人。

    “帝王世系”的重要性,在於與漢儒的“天人合一”及“大一統”思想相配合。所謂“天子令德”,“君權神授”,也恰好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想配合。

    司馬遷師從董仲舒,接受這樣的觀點,就很可以理解了。

    按照這套理論,天子是講出身的。

    其實,漢高祖劉邦,是平民出身,他自己也並不在乎這一點。但是漢儒們,非要論證出高祖是五帝之後。

    後來的王莽篡位,特意搞了一本《世系》,以證明他是帝舜之後。為什麼呢?無非是為自己篡權找理論根據。

    《中國大百科全書》關於“五帝”有一個說法,說現在來看,這總體上是一種先祖傳說。就是說,“五帝”,很可能是遠古時期的部落酋長,人們一代代把他們的事蹟傳了下來,但裡面一定有再加工的成分。這可以看作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崇尚祖先的傳統。

    黃帝,很可能是可知的、最大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顓頊和帝嚳的傳說相對較弱。堯舜則現實存在的可能性更大。大禹,不屬於“五帝”了,當算是夏的開創者。

    他們之間同族同姓這種可能性,太小了。那麼早的時候,應該也沒有姓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史之亂時,殺了小妾做軍糧誓死守城的張巡,值得後世推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