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鳥使用者4492455905
-
2 # 精靈兔寶寶
個人觀點:
1.家庭構成=男主人+女主人+孩子,對這個必須清晰,其餘都是外人。
2.所有家庭成員都是獨立個體的人,包括剛出生的寶寶,誰也不是誰的附屬和配件。那麼最主要的就是精神獨立,當然男女平等是前提,特別家務等,很多妻子喜歡強加自己的意志給男人,比如買衣服買菜,必須培養男人獨立自主的需求。
3.共同進步:所謂的三觀合,無非就是不斷的修正契合,教育不單單是對於孩子,大人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家庭教育基金的設立是非常有限的。
4.心裡的互相尊重:我們家我成了先生的“偶像”,先生總是會製造小驚喜,和錢無關,而我也會給先生工作上各種排解
5.夫妻、夫妻,這才是一個整體,相比較孩子倒是外人
-
3 # 偶的世界定格動畫
你沒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吧?人的最高層次精神需求是人類共性的,無關父母君臣。
人的最高精神需求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自我價值實現;按儒家思想,應是聖賢;按道家理論,是天一合一;按佛家講,是普渡眾生。
父母對子女的需求當然是健康快樂,這是父愛和母愛的天性,只是教育目標和方法是否得當的問題。現在華人強調是精英教育,這本身沒問題,問題是華人教育的是逐名逐利的精英,而非君子品德或貴族精神的精英,這個問題就太大了。
你倒提醒我了,作為父母,最高層次的教育境界是以身作則,你想讓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按那個標準修煉自己,這樣子女才會耳濡目染,最後真的成為那樣的人。
父母最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是什麼?此問題因人而異,不能一言以概之。要根據每個人的各個年齡段、各個人的興趣愛好、家庭條件、工作環境、文化素養等方面來確定。從我夫婦的親身經歷,切身體會來看,各個階段的精神需求是不一樣的,下面談談自己的親身感受。
我夫婦倆均出生在五十年代,我們結婚生子時,政府提倡晚婚晚育,一胎化。我們初為人父、母時,我已三十,妻子也二十好幾了。在小孩嬰育兒時,因身體較差,三天二頭跑醫院,加之我倆均有工作,那時是每週六天工作制,產假也才四十天,男的無護理假。小孩三歲前放託兒所,三歲去幼兒園。下班回家就要照顧小孩,所以一天到晚忙不過氣來,特別辛苦。一天下來,特別想的就是美美的睡一覺。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六歲後,小孩上學了,身體也一天天的好起來,但下班(我倆都做常白班)後,要照料小孩生活,輔導小孩學習。所以在小孩嬰兒到高中畢業這段時間裡,是我們最艱難、最辛苦的時間段,我們的最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就是能忙裡偷閒翻翻雜誌,看看電視了。
到小孩考起了大學,遠離我們去求學,後又讀研三年,這個時間段,我們除了上班,別無他事,最多也就是星期天去看看雙方的父母。所以這個時間段我們的精神需求就是看書、看電視、練書法,還學會了跳交誼舞。
我想到了七、八十歲時那個時間段,我們的精神生活又會發生變化,旅遊行動不便了,看書視力不行了。到那時能看看電視可能就是最高層次的精神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