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津城沐雨
-
2 # 中孚鑑
魏延字文長,是蜀漢關張趙馬黃之下的第一大將,追隨劉備後,因為軍功,被封鎮遠將軍,同時又為漢中太守,成為能獨擋一面的將軍!
劉備死後,多次追隨諸葛亮北伐,在北伐期間,多次向諸葛亮獻計,希望諸葛亮給他一支兵馬,走另外一條路取關中,和諸葛亮在潼關會師,可是諸葛亮卻一直不答應。
威脅覺得諸葛亮不聽自己的計謀,認為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於是心中不滿。
後來魏延又和楊儀不和,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後,兩人之間的矛盾更加厲害,最後魏延失敗,被馬岱殺死。後被滅三族。
那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為什麼會認為魏延有反骨,將來會反叛呢?
第一,是因為魏延多次改投主公,開始魏延在荊州,後來又去了長沙,之後劉備攻打長沙,又獻城投降劉備。
雖然魏延立了大功,劉備非常喜歡,但是諸葛亮覺得,他過於反覆,非忠義之輩,所以諸葛亮覺得他有反骨。
第二,諸葛亮知道魏延的才能,可以堪當大任,但是諸葛亮覺得他這個人過於剛強。怕以後不好指揮,所以就給魏延來個下馬威,讓魏延有所忌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特的才能。
後來果然,魏延戰功不小,諸葛亮生前不用魏延的計謀,魏延雖然心裡不滿,但終究不敢發作,直到諸葛亮死後,魏延覺得丞相已死,蜀漢又有誰是敵手呢!但是最終還是被馬岱所殺。
第三,諸葛亮用兵,他除了會用火攻敵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就是遣將不如激將。所以他是故意激魏延的,讓魏延覺得只有忠於蜀漢,才有活路,不然就隨時可以取他性命。也就是給魏延敲個警鐘!
所以在三國演義諸葛亮會說魏延有反骨,開始的時候還要殺了他!
-
3 # 史海爛柯人
認為魏延有反骨,是後人在《三國演義》中演繹出來的情節。事實上,魏延自投靠劉備以後,便受到重用,正史中並無“反骨”這一情節。《三國演義》畢竟是歷史題材的小說,有時為了情節需要,根據史實進行再加工,是很常見的事。
歷史上的魏延,在得勢後確實有些驕狂在蜀軍將領中,魏延是較早投靠劉備的,也是很受重用的一位。當時劉備佔據荊州後,應邀前往益州,所帶的兩員大將便分別是黃忠和魏延。在劉備奪取漢中後,更是封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要知道,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漢中應由張飛鎮守的。
劉備死後,魏延依舊不斷遷升。在後主劉禪掌權時,魏延被封為都亭侯,之後諸葛亮駐軍漢中,準備北伐,也是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等職。不久,又因擊退魏將郭淮而被升為徵西大將軍,假節鉞,進封南鄭侯。
不過,隨著魏延功勞的日益增多和官職的不斷升遷,他本人也逐漸變得驕狂起來。在諸葛亮在世時,便已經顯露地十分明顯。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一點是,魏延一再主張自己領精兵一萬,出兵子午谷,再與諸葛亮匯兵於潼關。被拒絕後,魏延還不斷埋怨,滿口牢騷。
更為重要的是,魏延的日漸驕狂,引發了楊儀等人的不滿,而諸葛亮內心深處也是日益看不上魏延。這成為日後魏延殞命的重要原因。
諸葛亮死後,魏延同楊儀等人徹底鬧翻,並因此喪命諸葛亮病重時,同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商議退兵之時,決定讓魏延斷後。不過,魏延卻一再堅持要繼續北伐。此後,蜀軍內部矛盾公開化,甚至直接爆發了衝突。
按照原來的計劃,魏延應該是領兵斷後的。不過,他卻轉而帶來部下先行撤兵,並且一邊撤,一邊燒燬棧道。等楊儀等人率大軍追趕上時,魏延再擺開軍隊與之對陣。不過,魏延的部下自知理虧,大部分都自行散去了。
見軍卒渙散,魏延便帶領自己的兒子和幾個心腹向漢中逃散。此後,楊儀命馬岱率軍追趕,將魏延的腦袋帶了回來。魏延死後,楊儀的做法也是相當之恨,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也就是說,楊儀用腳踢著魏延的腦袋,一邊踢以便罵,並且誅殺了魏延三族。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添加了“反骨”情節,主要是為了凸顯諸葛亮之神和魏延之奸無論事情的來龍去脈如何,魏延確實是因觸犯軍法而殞命的,當然,這其間也有政治鬥爭的因素。為了情節需要,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增加了“反骨”的情節,是為了凸顯諸葛亮的識人本領,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富有奸佞意味的魏延,從而增加的可讀性。
透過以上介紹,大家應該就會明白,其實諸葛亮從未說過魏延有反骨,而魏延的腦袋長成什麼樣,也只有魏延最清楚。再說,後腦勺大,本該是智慧象徵才是嘛!
-
4 # 康夫大大
首先,說魏延腦後有反骨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內容,要談論這個就只能根據《三國演義》而不能去找啥《三國志》;《三國演義》裡面降將很多,但像魏延這樣直接拿自己老大腦袋做新主子見面禮的整本書裡面就兩個人,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呂布(呂布手下侯成魏續這些雖然也出賣了主子,但他們還是沒有直接殺呂布而是綁了呂布去投降的),也就是說在《三國演義》裡面魏延的道德水平是呂布級別的,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一點問題都沒有。
-
5 # 種地的秀才
因為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兵,都想自領一軍與諸葛亮兵分兩路,總想獨立領軍,總嘆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施展,作為領導的諸葛亮會怎麼想?不好控制。但諸葛亮並沒說出魏延有反骨的話。只能說魏延太不懂政治了,不會規避鋒芒不會思考洞察形式,性格耿直,心高氣傲,只會帶兵打仗,就算從沒想過背叛,也已註定了他的命運
-
6 # 天外村藥房
“諸葛亮認為魏延有反骨”,這是《三國演義》的描繪。歷史上是沒有的。
那麼,為何諸葛亮單獨認為魏延有反骨呢?先看看原文:
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玄德驚問孔明曰:“魏 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 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 “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 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喏喏連聲而退。諸葛亮要殺魏延,首先給出的原因是兩條: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當然,這裡面,後一條“獻地”,其實看起來像是諸葛亮為了增強氣勢排比句而多說的。因為劉備手下獻地的降將也不少。主要問題還在“殺其主”上面。
按照我們今天的觀點,魏延殺韓玄,是在韓玄要斬黃忠的情況下,為了救黃忠而為之。而且殺了韓玄獻出長沙,對劉備也是有功勞。但是在古代,講究君臣之間的忠信(那會還沒到君為臣綱的地步),食其祿忠其主,是一種重要的倫理道德。主子若是不好(不管對你不好,還是對民眾不好),你大可以掛冠而去。臨陣倒戈,已經是不太好,更別說居然殺主公了。有了殺主公的先例,那麼下一個主公也會惴惴不安。
包括之前的呂布殺董卓,按說董卓是超級大魔頭,呂布此舉是為天下除害,但依然成為了呂布的一條罪狀,劉備後面一句“君不見丁建陽董太師乎”就堅定了曹操除掉呂布的決心。因為這對君臣之間倫理的傷害太嚴重了。
其次,諸葛亮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這裡沒啥好說的。按三國演義設定,諸葛亮就是個半仙,能夠推算過去未來。他既然推算魏延久後必反,魏延就是久後必反,為此挨刀也是沒法子。不過說實話,以演義的魏延來說,至少劉備時代沒有反,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沒有反,到諸葛亮死後他才反的。魏延人品如何不論,對劉備政權還是很忠誠的。相反,前期魏延在襄陽和長沙兩次造反,都是為劉備效力。
然而諸葛亮說要殺魏延,最後被劉備勸了,沒殺。個人覺得,其實諸葛亮也不是真要殺魏延。他還要借魏延的才能。所以後面第四次北伐,魏延和陳式違令,諸葛亮都只殺了陳式,沒殺魏延,就是要留著魏延用。諸葛亮這裡的“腦後有反骨”,更像是警告下魏延,讓這個不安分的傢伙乖乖聽話,不要生異心。
回覆列表
諸葛亮認為魏延有反骨,主要是由魏延的種種表現和品性看出來的。
第一,魏延殺其主投降劉備,有謀反先主在先,就難保其不背叛自己。
第二,魏延能征善戰,不輕易把別人放在眼裡,容易反叛。
第三,魏延權力慾望強烈,有利則圖之,沒有人能震懾自己的時候,自然會擁兵自重,甚至反叛。
因此,很容易判斷魏延在劉備諸葛亮死後,會謀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