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萌媽媽董小華

    《駁曉風2016》第二部

    曉風2016說:

    秦檜主和不假,但是,岳飛不主戰是真,第一,岳飛從來沒有明確表示主戰的舉動,甚至於連言論都沒有,不像韓世忠找人冒充紅巾軍刺殺金國使團,或者像其他人朝堂上就準備打主和派,更沒有胡㻇追著高宗皇帝請斬秦檜的舉動。

    第二,岳飛反而是在《謝講和赦表》裡,明確表示支援議和,讚美高宗皇帝議和是聖明之舉,岳飛就算不是主和派,也根本不是主戰派,最多算一棵牆頭草。

    駁斥:

    一、背景:

    紹興八年二月,岳飛還軍鄂州,堅持“戮力練兵”,“日夜訓閱”。

    高宗為“屈己求和”,進一步重用秦檜,並令其與金接通關係。韓世忠、岳飛對和議一事都表示堅決反對。飛在臨安朝見時對高宗說:“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高宗不聽。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詔諭使張通古、蕭哲,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

    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把南宋完全置於藩屬地位,訊息傳開,朝野上下,輿論沸騰。宋廷諸大臣對此議論紛紛,多有反對者,然而這些主戰派人物如樞密副使王庶、樞密院編修胡銓等人,或被罷官,或被貶謫;趙鼎也被罷相。

    十二月廿七日,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作金的藩屬,並每年納貢,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接受了金朝的"詔書",亦即承認了南宋只是金朝的藩屬,承認了金、宋之間的君臣關係。"詔書"中的語氣,早已把這種君臣上下之分充分表現出來,不再像前此的國書那樣,即不再把南宋視為對等的國家,而對趙構也直呼其名了。因而,在南宋趙甡的《遺史》當中,關於此事的一段記載便說道:"通古所持詔,其辭不遜。上皆容忍之!"

    金朝的詔書早已不把南宋作為對等國家看待,其中又全是以上臨下的語氣,亦即南宋人所說的"其辭不遜",可見在金朝一方原無所謂"存兩國大體"這一概念,而趙構此詔,無非要限制南宋所有具有國家民族意識的臣民,再不要對他和秦檜的屈膝投降行徑加以論列罷了。

    紹興九年正月,宋廷宣佈大赦天下,以慶賀"和議"的成功。岳飛接到赦書之後,讓幕僚張節夫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飛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雖三詔而不受,他在辭書中說:"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可訓兵飭士,謹備不虞;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夷狄。"高宗特下“溫詔”,飛才不得已受之。

    其後岳飛又自請隨宋使至西京洛陽謁掃先帝陵墓,以趁機窺探金國虛實,但未被允許。再後,飛又上二札子,要求解除自己的軍職,字裡行間對和議之事不無諷剌之意,高宗、秦檜先未予理睬,後批示不允所請。

    二、真相:

    對於《謝講和赦表》,岳飛雖自稱是"奉表稱賀",其實這與其稱做"賀表",遠不如稱做"抗議書"更為確切。《南宋書·張節夫傳》謂秦檜讀此表,切齒痛恨!可見對其譏刺之深。

    下面是《謝講和赦表》原文:

    今月十二日準進奏院遞到赦書一道,臣已即躬率統制、統領、將佐、官屬等望闕宣讀訖。觀時制變,仰聖哲之宏規;善勝不爭,實帝王之妙算。念此艱難之久,姑從和好之宜。睿澤誕敷,輿情胥悅。臣飛誠歡誠抃,頓首頓首!

    竊以婁敬獻言於漢帝,魏絳發策於晉公,皆盟墨未乾,歃血猶溼,俄驅南牧之馬,旋興北伐之師。蓋夷虜不情,而犬羊無信,莫守金石之約,難充溪壑之求。圖暫安而解倒垂,猶之可也;顧長慮而尊中國,豈其然乎!

    恭惟皇帝陛下,大德有容,神武不殺,體乾之健,行巽之權。務和眾以安民,乃講信而修睦。已漸還於境土,想喜見於威儀。

    臣幸遇明時,獲觀盛事。身居將閫。功無補於涓埃;口誦詔書,面有漸于軍旅。尚作聰明而過慮,徒懷猶豫以致疑:謂無事而請和者謀,恐卑詞而益幣者進。

    臣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令稽顙以稱藩!

    下面把謝講和赦表翻譯成白話文:

    (第一段)本月十二日接到進奏院遞到的頒佈赦令的文告,臣立即率統治將領佐官下屬眾人面向京幾宣讀赦書。察覺到國策發生變化,仰聖上宏達勝而不爭的胸懷,實在是帝王的妙算。想到艱難時期已久,暫且實行和好的權宜之計,您的明睿恩澤廣佈,人民都非常喜悅,臣岳飛也非常高興,叩首叩首。

    (第二段)我自以為婁欽獻向漢帝進言,魏絳獻策於晉公,(他們)與(北胡)所訂盟書墨跡未乾,(胡人搕破中指飲血酒)口中的血猶在,就在很短時間不認賬而驅南牧之馬,馬上興北伐之師。遂即動兵翻臉無情,無信於重要的文契,不守金石之約,難填欲壑之求。(所以用求和這種方式)暫時圖一時安逸而解倒懸,這種做法毫無意義。所以從長遠考慮要樹立中國的威嚴,難道是這樣做的嗎?

    (第三段)恭惟皇帝陛下,大德有容,雖神武而不想殺生,凡事身體力行,勤於政務,和眾以安民,乃是講信用而修睦鄰已逐漸成效,(使金人)還回所佔境土,我想(金人)已經攝於(陛下的)威儀。

    (第四段)臣有幸遇到國家昌明之時,得以看到如此盛事,我身為領兵在外的將軍,但是沒有多少戰功;宣讀聖旨,面對這樣的軍情我很慚愧,我自作聰明想太多了,白白的猶豫才產生了疑問,我認為要在事情發生前就要想好應對的方法,恐怕敵人派來的使者措詞謙恭卻正在加緊戰備準備進攻。

    (第五段)所以臣一定會想個能全勝的辦法,來收復兩河地區。唾手可得燕雲十六州,終將會復仇而報國;我以我心向天地發誓,必讓金虜稱藩!

    下面分段把岳飛這個《謝講和赦表》的真實含義進行剖析:

    表文的第一段,都屬於官樣文章,不說明任何問題。

    表文的第二段,就都是論證金人之決不可信,和平之決不可保。從此所能得出的最符合邏輯的推論,當然就是:不要在"和談"的幌子之下對金實行投降。

    表文的第三段,是替趙構說幾句遮羞的話。

    表文的第四段,則是以自我批判的形式,揭示了這次投降事件之可恥;並還進一步說,不要以為投降和受降的儀式已經舉行,即可保證無事;金人的陰謀詭計是隨時都會施展的。

    表文的第五段,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處,也是岳飛所一貫堅持的主張。岳飛斬釘截鐵地把自己的主張又藉此機會提出,這就等於說,對於所謂的"講和",他是根本上不予承認的;他不但堅決反對趙構、秦檜向金朝稱臣納貢的行徑,而且還要堅定不移地去收復失地,收復燕雲,最終還要把金政權做宋政權的一個屬國藩臣!

    三、結論:

    這道所謂《賀表》,悲憤激昂,壯懷激烈。他迸發出多年來鬱結在岳飛胸中的積憤,也代表著南宋人民的心聲,因而更能激勵人心,鼓舞士氣。在它傳播出來之後,立即被人們傳誦在口,由於岳飛大軍在握,而這支大軍又是當時最精銳的勁旅,所以他們在《賀表》中寫進了這樣一些話語,也更顯得格外響亮,格外雄壯。它給予所有具有民族意識的南宋人民和官僚士紳以極大的希望、信心和力量。然而也正是因其如此,便更惹得秦檜、趙構等民族敗類對岳飛嫉恨得咬牙切齒。

    總結:

    面對鐵的事實,像曉風2016、泰山情侶、柳香677這些人卻刻意的顛倒黑白,說著昧著良心的話。說這樣話的人真的是正常的華人嗎?我覺得不是。他們為什麼熱衷於顛倒黑白的說著這些言不由衷的話?難道他們不清楚事理的糊塗蟲?非也!他們的內心比誰都清楚岳飛是個大英雄,秦檜是個大奸臣。他們為什麼說違心的話?難道他們是秦檜的後代?事實上,說這些顛倒黑白話的人大部分人都不是秦檜的後代。有句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岳飛搞臭,把秦檜扶起來的結果是什麼?不言自明,結果是華人傳統的價值取向被徹底顛覆!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什麼?當然是西方的普世價值,因此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拼命的“開啟民智”。然而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巨大障礙不除,他們的灌輸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價值觀不顛覆掉,中國老百姓就不吃他們那一套。令人憂慮的是,許多不明真相的網民已經受到他們的蠱惑,開始把垃圾當成了食品,把糞尿當成了美味!秦檜變成了千古功臣,岳飛成了罪孽深重的禍國殃民者,如果這一認知成了主流,婊子成了貞婦,可嘆我中華文明就會淪落得一錢不值,被外邦所不恥。中華民族有何顏面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繡球花葉子怎麼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