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峪秦劇社

    京劇主要由南方的徽劇發展而來,其中只是借鑑了秦腔的某些唱段和音樂。不可籠統地說京劇是由秦腔演變而來,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

  • 2 # 神諞秦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京劇的形成過程,19世紀中葉,崑曲、秦腔、徽劇、漢調四劇種以其精華培育、滋潤了京劇的誕生和發展。

    周貽白先生《中國戲劇史長編》引述文獻推論:“西皮”確為“梆子”(秦腔)蛻變。秦腔流傳湖北,經鄂人改造而另成一調,因其來自陝西,故稱“西皮”。湖北人叫“唱”是“皮”,一段唱叫一段皮,“西皮”當是“西秦的唱”或“陝西的唱調”之意。

    由此可見,秦腔傳入湖北,演變為襄陽腔,再變而為“西皮”。皖南四平腔演變為“吹腔”,與秦腔等亂彈入皖後形成的“撥子”融合,形成“二黃”。乾、嘉間,“二黃”入鄂,與“西皮”結合,形成“皮黃腔”,在湖北叫“楚調”(漢劇),在安徽叫“徽調”。

    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初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班、和春班演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融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最易於京人接受。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融,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起始,視不同劇目的不同來源,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如源出徽調《淤泥河》的《羅成叫關》就是明證。傑出的藝人余三勝(1802—1866)、張二奎(1814—1864)、程長庚(1811—1880),是徽漢合流皮黃交融,形成京劇的代表人物,時稱“老生三傑”,亦為“三鼎甲”——“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具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京劇形成的標誌是:形成了以西皮、二黃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伴奏樂器幾經反覆,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廢笛,西皮、二黃兩腔統一使用胡琴伴奏(定弦不同);“中州韻、湖廣音”的聲韻格律——吐字間雜京音、鄂音,兼用京、鄂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行當齊全,唱唸做打表演體系完備。

    由此可見,雖然京劇的形成不是直接由秦腔演變而來,但是就促成京劇形成的“徽漢合流”而言,徽據和漢劇都是從秦腔演變而來的,因此上就源頭而言,說京劇發源於秦腔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這種說法在京劇界也是有共識的,被京劇界所認可的。

  • 3 # 嘟兒拉八大

    京劇只是吸收了一些梆子聲腔和移植劇目,起源並不是秦腔。如果說所有的梆子系列的聲腔是起源於秦腔還是能說得過去的,尤其是山西省的晉劇(山西梆子)、上黨梆子、北路梆子等等,以及河北梆子(也有按風格細分為直隸梆子、衛梆子、京梆子的叫法,但是隻是一個劇種之內的風格韻味之別),河北梆子一直到民國時還有秦腔的叫法,比如高亭公司錄製的河北梆子唱片幾乎都是標“秦腔花旦***”,河北梆子前期一直有濃烈的山陝梆子風格,甚至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剛剛建團時就叫“新中國秦劇團”。

    京劇的母體以徽劇和漢調為主,在不斷同臺演出的融合中,又吸收了崑曲、亂彈、弋陽腔、梆子腔和地方小曲的養分,這才成為集大成的京劇。比如京劇《徐策跑城、野豬林、楊門女將》等劇目裡面的高撥子就是徽劇的,《掃松下書》的清江引更是老徽班的,連李少春在創作《紅燈記》的“黨叫兒做一個剛強鐵漢”時都用上了清江引,京劇的“南梆子”就是從河北梆子脫胎而來,《奇雙會、古城會》用吹腔,武打或者其他場面使用崑曲牌子更多,至於其他用地方曲調的也不勝列舉,比如《大保國》李良下場唱河北梆子,《小上墳》用柳枝腔,《打瓜園》的陶洪唱山西梆子,《探親家》唱銀紐絲,《鋸大缸》唱雲蘇調,《打花鼓》唱鳳陽歌、鮮花調,《蕩湖船》唱灘簧調,《打麵缸、打槓子》唱南鑼,其他還有丑角在戲中自由發揮所唱的曲藝類噱頭插科打諢就更多了,比如報菜名、《胭脂寶褶》裡馬富祿唱岔曲……京劇就是這麼好玩!

  • 4 # 碧梅園趣生活

    首先秦腔與京劇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於他們的淵源,我想分兩部分來談:(一)秦腔所處的深遠的歷史背景及其厚重的文化底蘊。文化內容必包涵歷史,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戲曲是歷史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文化,,所以要談一種戲曲的起源、發展,變化,必然要說到歷史,所以我們就從它談起。:當人們提到秦談到三秦大地,就有一種壯麗、豪邁之氣撲面而來:漢唐的雄風,秦始皇的吞海內、並八方、平六國的氣勢,三國的金戈鐵馬:天水關,劉備稱漢中王,更有古詩詞中所描繪的盛唐的瀟灑、自信,富庶:“春風得意馬碲疾、一夜看盡長安花”“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些我們後們後人耳熟能詳的,令後人激動感慨,深思神往。

    我們中國有著光輝燦爛沒有斷檔的歷史,在這連綿的歷史長河中, 三秦陝西就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長江,黃河從中穿過。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鄉與黃帝葬地,,省會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十四個朝代建都於西安,且四個大一統王朝(秦,西漢,隋唐)建都於西安,從上面可以看到令我們華人引以為豪的創造最為光輝燦爛的文明都是與陝西有關(陝西也叫秦,三秦),因為戲曲是歷史風俗的展現,我們可以看出誕生在這快土地的秦腔的厚重與古遠,如水是從高往低,文化流傳的特點是:發達到不發達,就比如當今歐美文化全球效仿,還有當今普通話,京劇都是自京城再向外傳散,從這點來看,不需考證,就可猜到,來自繁華中原大地的古代秦腔腔調就必然會被流傳開來,事實也是如此據實際的考證:秦腔可能最早形成於秦代,或唐代,唐玄宗時,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秦腔流傳十分廣泛,盛行於陝西的關中、商洛、漢中等地,流行區域西抵隴州,東至潼關,北達榆林,南過寧強,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魯、豫、皖、浙、贛、湘、鄂、粵、桂、川、滇、青、寧、新、藏等省區。甚至1949年後還傳至臺灣,域外遠達吉爾吉斯斯坦,秦腔向外擴散的過程中,又與地方戲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劇種,秦腔經襄陽南下後演變出西皮腔調,而流行於湖北的漢調就吸收了秦腔中西皮腔,西皮就成為了漢劇的主腔調,然而歷史風雲變幻,在宋以後曾經長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三秦在歷史的風雲中,逐漸退去了它的光環,所以現在的秦腔你既能感受到它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能感受到他的蒼涼,悲傷,空靈。我認為當秦地繁華富庶時,早期秦腔多是由入京或原來在秦地的人們把他作為時尚,帶入各地,然後在以後隨著秦地的衰落,秦腔藝人們為謀生,不得不展轉漂移到外地。在清朝,秦腔藝人們又來到當時的首都北京來謀生

    (二)京劇的形成

    清時的京城戲曲舞臺色彩紛呈,各劇種劇群活躍在首都舞臺上,崑曲,弋陽腔,漢劇,京腔徽劇等都亮相京城。

    清乾隆時,秦腔名角魏長生三次入京以精湛的演技,以通俗動人的腔調、通俗的詞句、轟動京城,名滿京華,由此導致別的在京的劇種衰弱,如京腔,崑曲藝人紛紛改學秦腔。此後半個多世紀,秦腔幾乎一直是北京舞臺上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1790年秋,為慶祝乾隆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安徽人)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戲班,第一次進京的三慶徽班即嶄露頭角,引人矚目!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等徽班進入北京。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而秦腔原本在京城佔據重要地位,但是後來清庭以為魏長生的戲有傷風化,把魏長生逐出京城。從此,秦腔藝人被迫搭班徽班,而徽班則吸收了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華,並且徽班移植了秦腔的大量的劇本,為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交融,嘉慶初,前面提到的漢調,其聲腔中的西皮由自襄陽南下演變而來,甚至一些人堅持漢調中二黃都是由秦腔演變而來,認為二黃乃“秦聲吹腔古調新聲”。這種說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它與“西皮調”東傳的時間,雖然有先有後,但追本溯源,則二黃與西皮一樣屬於早期“隴東調”、“西秦腔”在江漢流域的分支。漢調藝人搭班徽班,這樣秦腔,徽班,漢調合融交匯,在吸收崑曲,弋陽腔等劇種的精華。這樣一個新劇種就產生了。簡言之,總結如下:

    早期秦腔經襄陽南下,湖北漢調吸收秦腔西皮腔(其中些人認為漢調中二黃也由秦腔演變)――

    2清朝秦腔,漢調,徽班入京,,秦腔、漢調,藝人搭班徽班,於是秦腔、漢調,徽班三者交融,再吸收崑曲,弋陽腔,於是京劇誕生。

    結論:京劇從源頭來講很大部分起源秦腔,秦腔與漢調,崑曲弋陽腔,等劇種,一起締造了京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電機220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