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查德弗曼
-
2 # 榮耀歷史
這位仁兄已經是穿越小說看多了,看看《回到明朝當王爺》,楊凌可以娶公主,還可以擁有3個妻子,其中1個是正妻,2個是平妻;還有一些小說更荒唐,凡是主角看到的美女全部都收了,比如說《極品家丁》,今天我就來一棒子敲醒大家,娶妻納妾這件事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幸福!
妻子有且只能有一個各位狼友,你們也不動腦子想想,皇后有幾個?當然是只活著的!是不是有且只有一個,縱使皇帝有後宮3千佳麗,是不是隻有1個皇后,其他的都是妃嬪或者答應啊,常在啊。這說明皇帝只有一個妻子!
皇帝都是一夫一妻制,你個平頭老百姓還搞一正妻、兩平妻,那不是比皇帝老兒還性福?所以中國封建社會從始至終就是一夫一妻制。
《春秋》裡面就明明白白地寫著:“諸侯無二嫡”。
各朝的律法也規定,只能娶一個妻子,如果多娶了,那就是重婚罪,要被打板子,或者流放,完了還要把多出來的妻子休了。
為什麼古人只取一個妻子呢中國封建社會有一個核心的教條——嫡長子繼承製!
所謂的嫡子就是妻子所生的兒子,只有他們才是一個家族未來的繼承人,而其他小妾生的庶子並沒有多少地位,能分多少家財也要看嫡子的臉色。
為了保證家族的穩定傳承,也不會允許很多人來分家產,所以註定妻子只能有一個。
那麼妾能有幾個呢?對很多狼友來說,如果真的只能娶一個妻子那能不能多娶幾個妾來彌補損失呢?
朋友,你想多了!先不談數量問題,先談你有沒有資格納妾。
平頭老百姓是沒有資格納妾的,一旦發現大刑伺候,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放開,而且要滿足一定條件:大於40歲,沒有生出兒子的,可以向政府申請納妾!
狼友們又要哀嚎了,憑我幾千年的閱歷,穿越回去不做皇帝也能做個王爺吧,總可以納妾吧!
那是必須的,但是對數量也有規定,各個王朝數量基本差不多:
親王爵可以納8個妾;郡王、侯等爵位可以納6個妾;一品、二品大員就是4個;三品、四品3個;五品、六品2個;七品芝麻官可以納妾1個。
妾可以取代妻嗎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在封建禮教裡絕對是亂了綱常,妾更多的是僕人,妻則是主人,這就像庶出的見到嫡出永遠要低人一等。
如果覺得妻子人老珠黃,硬是把小妾提升為妻,官府可是要介入的,必須打板子,而且必須改正過來。
如果髮妻死了,可不可以把妾變成妻呢?那也是不行的,只能再娶一位妻子,否則就算你有再多的妾,你也是單身狗!
娶了公主還想拈花惹草嗎做了駙馬,你這一輩子就別想再多看其他女人一眼,否則會死人的!
駙馬不叫娶公主,而是“尚公主”,也就是倒插門女婿的意思,你都倒插門了還好意思再納小妾,況且你的老丈人還是皇帝,哪個皇帝願意看到女兒吃虧?
騷年們,看完之後還有穿越的衝動嗎?
-
3 # 香茗史館
嚴格來說,古代的婚姻制度被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更為恰當,於是很多人便會問,那麼是不是在古代就可以隨便娶老婆了呢?顯然並非如此,古代等級觀念極為森嚴,納妾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權力,從漢朝至元朝只有權貴階層才有權納妾,元朝之後才相應有所放鬆。
漢朝明文規定,“功成受封,得備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婦”。也就是說,只有為朝廷立下功勞,且獲得封爵之人,可以娶一個妻子,納八個妾;普通官員可以娶一個妻子,納兩個妾;而普通百姓,只允許娶一個妻子,不允許納妾。
在這種制度之下,納妾這種事情便成為了權貴階層特有的特權。當然,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一定程度上也是朝廷鼓勵百姓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一種方式。因此,這種制度從漢朝一直到元朝,一直都得以嚴格貫徹,想要獲得特權,那麼你就必須得努力成為“上等人”才行。
直到元朝時期,隨著外族入主中原,這種嚴格的納妾制度才得以一定程度放寬,《元史》有載:(譚澄)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宜令民年四十無子聽取妾,以為宗祀計。”意思是說,如果你四十歲還沒有孩子,為了保證血脈的延續,那麼朝廷便允許你納妾。
明朝對這一制度進行了繼承,明朝規定“至於庶人,必年四十以上無子,方許奏選一妾”。注意,雖然允許你納妾,但同樣只限製為一人。
此外,即使你擁有了納妾的資格,同樣不是說想娶就能娶。例如明朝便明文規定,“官員不可納妓為妾,否則革去官職,永不敘用”。
當然,很多時期朝廷的追查也不是那麼嚴格,因此有很多並無資格納妾,但家中甚有資財者,也是可以偷偷納妾的。最典型的就是商人,他們雖然地位較低,但卻有錢。例如朝廷規定商人不能穿絲綢,那麼他們就在家裡偷著穿。納妾也是一樣,他們雖然沒有資格,但卻可以偷偷養在家裡,或者養在外面。
總之,古代雖然沒有嚴格的“一夫一妻”要求,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納妾還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就算放開了讓你娶,你也得養得起啊。
-
4 # 小油瓶侃歷史
對於封建帝王來說,一夫多妻制表現為妃嬪制,而官吏階層和老百姓階層則表現為納妾。所以確切的說,中國古代並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那麼明明都是娶媳婦為什麼不能叫一夫多妻,而叫一夫多妾呢?
那是因為妻妾在古代有著嚴格的區別,《禮記.內則》有云“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意思是說但凡妻子都必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要向女方下聘,女方出嫁也得帶著嫁妝出嫁,這才能叫明媒正娶。
此外妻和妾的地位也是天差地別,在家中妻子與丈夫是一個等級平起平坐,是內宅中的掌權人,從禮制上講叫“夫妻一體”、“齊等”,娶妻就要拜宗廟,家祭時妻子也是重要角色,甚至死後也要入宗廟祠堂,配食香火供奉。
而小妾的等級在傭人和妻子之間,也沒有資格參與宗廟祭祀,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朋友們也會發現,小妾生的孩子只能叫主母為母親,叫自己的生母為小娘,也就是說妾連自己撫養、教育自己親生孩子的權利也沒有,地位極低。更有甚者,古代妾都可以相互贈予與轉讓,秦代呂不韋就曾經將自己的妾室贈予秦國公子異人,後來剩下了秦始皇嬴政。
所以古代娶妻和納妾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那麼在古代,可以隨便娶老婆嗎?
當然不能
對於皇帝來說,皇帝也只能娶一位正妻也就是皇后,其他的只能做嬪妃,此外嬪妃的數量在有些朝代也有要求,譬如在周代,制度規定有云,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但是大多數正史上一般皇帝妃子的數量是沒有限制的,少的有幾十個,多的成千上萬,心疼皇帝一秒鐘,難怪大臣們老說要保重龍體啊。
對於大臣們來說,大臣們納妾的數量在法律上也有具體的規定,親王最多12個,一品大臣10個,二品8個,三品6個,四品4個,五品3個。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到時沒有什麼規定,只要有錢,納妾的數量就沒有限制,只要你有錢,想納多少納多少。
所以,自高高在上的皇帝到普通平民老百姓都是隻能娶一個正妻,按照現在娶媳婦的規矩,等同於古代娶妻,所以想在古代隨便娶老婆也不能為所欲為啊,但是隻要你有足夠的錢有沒有官職上的束縛,還是可以隨便納妾的~
-
5 # 唐古看今
古時候並沒有一夫多妻,所謂的一夫多妻其實是以一夫一妻多妾這種形式出現的,正妻只能有一個,並且正妻的地位要遠遠高於底下的那些妾們,這種形式在中國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的歷史了。
這個就好象大家熟悉的宮鬥劇裡的劇情一樣,皇后的地位要遠遠高於貴妃,下面的那些妃嬪就更不用說了,皇后有權管理下面的妃嬪們,皇后的兒子才是嫡出,以後才有機會當皇帝,同理古代能有一妻多妾的家庭一般都是豪門大戶,正妻管理家庭裡的其它小妾,小妾再受寵也得聽從正妻的,生的孩子的地位也遠不如正妻的孩子,有的小妾的地位甚至還不如家裡僕人。
像這種一夫多妻制的制度。到民國時期才被慢慢淡化,那時候的妾被稱為姨太太,並且已經不是那麼盛行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的一夫多妻制已經被徹底,一夫一妻制到新中國成立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改造,並且新中國不光將它列入法律中,還嚴格執行,中國正式進入一夫一妻制社會。
回覆列表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多指的是奴隸主,或者封建官僚地主階級,平民大多是一夫一妻制,甚至沒有妻子,實際上中國古代更多的是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總要有一個正房,也大多是非富即貴之人才有的選擇,所以你如果穿越回古代,只是一介草民的話,你恐怕媳婦都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