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桑的腳步
-
2 # 有趣的靈魂出竅了
媽媽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在家時感覺不到或者也不會注意這些。只有背井離鄉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成年後一個人吃飯時總會想到那個溫暖的地方,那個總在做好飯以後叫我們名字吃飯的人,她就是我們的母親!
小時候 我經常發高燒,身子弱,媽媽一天到晚送我去醫院。媽媽經常會給我加餐變著法給我做我想吃的。
離開家 媽媽的背影每一次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在我腦子空白的時候,彷彿一直在提醒著我什麼。
記得小時候我放學回家,還沒進家呢,都會先叫一聲 媽 我回來了!然後家裡就會傳出我熟悉而又親近的聲音。。。看到媽媽的背影,在廚房裡忙忙碌碌的。我總會偷偷的跑過去,看看今天媽媽做的什麼好吃的,嘴饞的我都會用手捏一塊拉饞。
媽媽會笑著罵我一句,快去洗洗手吧。一會做好了媽媽叫你!多麼熟悉而又溫暖的場景~可是這一切在青春期來到以後變了,當一切變成了習慣,我們就會不懂得珍惜。媽媽還是會像以前一樣,叫我吃飯,而我卻總是顯得不耐煩。我們這是怎麼了?
整天跟朋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家都很少早回,回去也都是夜半三更了,桌子上還放著不知道熱了多少邊的飯菜,想想那個時候的自己真是傷父母的心,父母想讓我們陪他們吃頓飯都覺得好奢侈~
成年後的我開始漸漸的喜歡陪著父母與家人,覺得陪伴很重要。也開始更喜歡就在家裡吃飯,母親也很高興,每天還是變著法子的做我喜歡吃的東西,而父親會吃醋。總會說母親,兒子這麼大了你還慣著他,我想吃的你也不問問我。。。其實我知道父親心裡也特別高興,只是他會開一種父親式的玩笑。這個就是家啊,一個溫馨的地方。
我抬頭看到廚房裡忙前忙後的那個女人,那個養育了我30多年讓我,最熟悉的背影!她的頭髮全白了 腰也彎了,她變老了~但飯菜的味道卻沒有因為時間的關係,變得不好吃,反而它就像酒一樣,越來越香。。。
飯菜的香味不一會就傳了過來,看著熟悉的父母,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飯菜。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愛吃的一樣菜,因為每一樣我都喜歡!因為它們的味道都好吃,這種被我們所依戀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和母親的味道。
抬頭看一眼父母,心裡很疼,看到父母老去的樣子。我覺得我經歷的這些事情,什麼事業與婚姻的得失,在他們老去的容顏面前,都顯得那麼不值一提。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兒女好,那麼兒子一定會好好的,努力生活!爹孃你們放心吧!
兒子以後出門在外,會經常想起媽媽的做的飯菜和家庭的味道!
-
3 # 美灝生態鴿業
經常吃媽媽做的飯呀!雖然嫁出去後分別在兩個城市,所幸的是離家並不遠,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回到媽媽家了。現在的工作也比較自由,想媽媽了就可以隨時回去看看,啦啦家常,很好吧?親情就在陪伴,孩子安心工作,無痛無難,父母才會過得舒心踏實。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們最大的願望!像我們的條件可以常回家看看,每每看到有的人離家很遠,一年難得回家一兩次,尤其過年過節的時候,每每看到他們靠回憶來慰藉久違的鄉愁,真是替他們心痛!
希望全天下兒女都如願得償,常回家看一看,我們的父母,我們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們的根。
欣賞下我們農場的美景吧!
-
4 # A晴天大雨
上一次吃媽媽做的飯是母親節的時候。
女人結了婚,回孃家的時間就少了,特別是有了孩子。
我很少去媽媽家,不是特別遠,30公里,我不會開車,以前回家都是坐公交車,得換2輛公交車,到鎮上再搭三輪車。後來有了孩子都是晚上老公開車去,吃頓飯再回來,2.3個月去一次。前段時間,買了輛小型的電動三輪車,方便很多,自己開著帶著閨女就去了,差不多1個月去一次,住2天。
每次回家我媽都讓我提前告訴她,她要多買些都是我愛吃的菜,水果,還有小孩吃的。
父母年齡大了,多回家看看,陪陪。
願天下父母親身體健康。
-
5 # 夏日蓮兒
我上次吃媽媽做的飯是2月份。
那時天還挺冷的,家裡還有酸菜,妹妹週末自己去媽家。她平時忙,自己都很少做飯,趁著老公孩子不在家想回媽媽家偷懶,去以前就打電話要吃媽媽烙的酸菜餡餅。
老媽領命就忙碌起來:
從漬菜缸裡拿出酸菜,清洗乾淨,酸菜切成丁,攥幹水分。
大蔥切碎。
挑一塊五花肉切片放鍋裡煉成油滋啦,然後把油滋喇切碎。
麵粉燙三分之一,其餘加水揉好。
把切好大蔥,香菜沫,生薑沫,油滋啦放入酸菜餡裡,加花生油,花椒粉,鹽,醬油拌勻。
擀皮開始包餡餅。
包好後把電熱鍋底加少許油,開始烙餡餅。
媽媽做的時候妹妹就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吃,因為我也愛吃。
其實媽媽住的離我不遠,但我們也不是總回去。即使回去了,有時忙放下東西就走了;有時坐著聊聊天,我們也不吃飯;媽媽的吃飯時間很早,和我們也對不上。
要是和媽媽逛街就一起在外面吃了,有時過節也覺得在家麻煩,領著父母出去吃。真的,細想一下,結婚後我們也真的不經常回家吃飯了。
嫁人後就覺得在媽媽家有多幸福,可能在你還沒醒的時候早飯已經做好了;不願意乾的時候,也沒有心裡負擔就靜等著吃現成的;想吃什麼就點名要吃。
長大後或許因為遠,因為忙,我們不能經常回家陪陪父母,可是媽媽做的飯卻是兒女記憶深處的溫暖,永遠那麼可口。
時光荏苒,轉眼父母都老了,“常回家看看”,讓媽媽經常吃上我們做的飯。
-
6 # 小窩的生活理想號
粗算一看,差不多有一年了。上一次吃媽媽做的飯還是去年的下半年,去媽媽工作的地方看她的時候,媽媽煲了排骨湯,家鄉的釀豆腐,軟和的餈粑滿滿都是從小到大熟悉的味道。自從結婚以後,回家的時間就少了很多,有了自己的家庭,然後是女兒的出生,跟隨老公來到他工作駐在的地方,路途遙遠。我很慚愧,這麼多的理由和藉口。你要是問我,想不想家,我能肯定的告訴你想的,有時候做夢都能夢到。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已經跟媽媽說好了,要回去看她。
-
7 # 奔跑的一夢
上次吃到媽媽做的飯是20多年前了,媽媽去世已那麼多年,一直想念。有時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想起媽媽做的水晶蒸餃,熱氣騰騰,讓人流淚。還有五花肉清湯火鍋,紅蘿蔔拌辣椒粉,粉蒸肉,滿滿一鍋清燉豬腳,想吃就夾一塊。想起,滿眼就霧汽朦朦。半天說不出話來。現在,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
-
8 # 盧汝群
哈哈,兩週前,正好跟老媽在一起,老媽炒了家鄉菜,炒血鴨,快兩年了,再吃到媽媽做的飯菜。
這個問題隱含的是現代都市人忙碌工作之下冷落了親情的悲哀現狀。
說白了,就是該怎麼生活的問題。
記得好些年前,鄭淵潔老師問了個問題,你多久沒哭了,引發大家的良多感慨。
道理一樣,喧囂焦慮的社會底下,我們的內心深處,總有無法安放的柔軟情感,但無法訴說。
所以,活得真實,開心就好,這是簡單而又難達到的生活境界,因為慾壑難填!
-
9 # 鑫雨親子講師
昨天晚上,哈哈。
這是我感覺特別幸福的事情,媽媽七十幾歲了,身體依然健康,每天和父親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給他們的兒女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一家子圍在一起吃飯、聊天、講講今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講講孩子的成長故事,再相互打趣開玩笑,真是美好的夜晚。
當然,畢竟父母年紀大了,如果每天都要做很多飯菜也會感覺累。
不過,每次去的時候,一定會大聲誇獎他們:哇,老媽又燒了我愛吃的肥腸!老爸今天這個魚燒得太棒了,要叫你女婿好好學學(我家是老公掌勺,我打下手)。吃完飯再幫他們老倆口按摩肩背,這樣既讓他們有滿滿的成就感,心裡愉悅,也讓他們在勞累了一天後有一個身體的放鬆。
所以,無論跟父母是否經常在一起,還是儘可能給他們感覺,你心裡一直牽掛著他們,你希望他們好好的,你有空就會陪伴他們,跟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讓他們感覺,兒女不管是否在身邊,也一直把他們放在心裡。
-
10 # 咪咪笑666
今年五.一,孩子放假。
我抽空去看看父母。媽媽腰疼,吃藥,打針總是不見好,但見到我回家,依然露出久違的笑容。唉,為人子女,只有當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才能真正理解父母,才能打心底真正心疼父母。
我的父母身體不好。常年生著病,但想得最多的是孩子們過得好不好。
無奈,生活總是殘缺的。很慚愧,我沒有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常常害他們擔心,牽掛。
五一這天,一家人吃了團圓飯。媽媽殺了只雞。這雞是留著等我回來才殺的。他們吃的少,我們走時又把剩下的半隻讓我帶走了……
返回學校,想起媽媽的種種,不禁淚眼婆娑。
唉!一輩子無法還清的養育之恩。
-
11 # 蒙自英茂張國亮
現在家裡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做飯比較多,但真要自己想想,也只能追溯到12年,那時我還在讀書,因為離家遠,所以一般有長時間的節假日才會回家,正好那時候爺爺奶奶去了姑姑家,所以就只有爸爸媽媽,老爸一直不會做飯,還被老媽經常罵。因為我很少回家,所以老爸說殺一隻鴨子,原本老爸是想給我做的,但老媽吃不慣老爸做的菜,所以我和老媽殺了一隻鴨。現在老家已經不養鴨了,但我覺得那晚我們吃點鴨還是超好吃的。每次在外面吃鴨子都會記起那天老媽的手藝,但不管吃多貴的都沒有老媽的味道。
真懷念。
-
12 # 王愛萍30
吃媽媽做的飯是七年前,七年前媽媽得了肺癌,自己不知道,雖然身體不舒服,中秋節的時候還是包了水餃,叫我回去吃。那是我這一生中吃媽媽最後做的一頓飯,回想起來覺得心酸無比。
-
13 # 萌萌媽媽加油記
上次吃媽媽的飯是在春節時,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長大了,很懷念小時候媽媽飯的味道,自己也已成為媽媽了,現在的我非常理解媽媽,有媽在,家就在,特別安心,記得每次媽媽做的飯菜味道,暖暖的,小時候的自己都會跟在媽媽屁股後面和媽媽說自己想吃的菜,在做菜過程中,隨做隨吃,一起說說笑笑,非常開心,嗯,真希望每天都和媽媽一起吃飯,懷念,愛的味道
回覆列表
離家赴深工作以前,只要沒應酬,吃的都是媽媽做的飯菜。
光陰似箭,轉眼已經17年過去了。其中只有在每年春節長假、因公出差或因事返回故鄉才能吃到媽媽做的飯菜。逐漸的,媽媽的頭髮蒼白了,印象裡圓潤面龐被斑駁的皺紋替代,不裝假牙嘴巴癟癟的樣子看起來頗有些心酸。
計劃經濟時代的1985年前後,我們四口之家每年冬天都要買五六百斤大白菜(白菜燉土豆以及醃漬一些酸菜)、四五百斤土豆、還有一些青蘿蔔什麼的放在地窖裡吃上整個冬天,那時候在東北冬天也沒有其他可吃的,糧食方面是憑糧本去糧店購買的,按人頭供給每人每月領相應的口糧。肉是憑肉票購買的,如果想吃饅頭,那就要需要糧票(地方糧票、省內糧票和出差時候攜帶的全國糧票)。
記得媽媽年輕時候做菜非常好吃,她總能把白菜燉土豆和玉米飯做的香噴噴,讓我們吃的飽飽的,如同今天吃大餐。偶爾逢年過節,家裡會買一點點豬肉,加了肉的菜飯那感覺真的是“瞎子鬧眼睛—沒治了”。
然而這時候的肉菜媽媽和爸爸一般不吃的,他們會去市場買一點“高溫肉”(就是痘豬肉用高溫滅活後出售的,一般是不給我們小孩子吃的),兩個人弄一點點小酒喝的很開心。
那時候我15歲,妹妹13歲,每天開開心心的,有媽媽做飯給我們有喝也不覺得苦。
90年代,東北也已經轉入了市場經濟,肉票糧票逐漸的用的少了,農貿市場品類豐富了起來,吃肉的時候也多了。那時候媽媽就換著樣的給我們做菜,今天吃魚,明天買只雞。,後天弄點啥燉粉條。我最喜歡吃的是媽媽做的紅燒鯉魚。所以近些年每次回去我都要買條肥鯉魚讓媽媽燉,細細品味回家的感覺。
逐漸的,母親年齡大了,歲月不饒人啊。她走路要彎著腰,有時還要用手扶著腿,腿和腰都有些問題,骨刺折磨她十幾年了。當然去了幾次市醫院詳細檢查過,大表哥是院裡的主治醫生,大家根據病症召開了家庭會議,因為年紀大了就都不希望她受罪去做手術,同她溝通後愉快的接受了。
近些年我回去的時候一般不再讓她上灶做飯。我自己去超市去農貿市場採購一些肉蛋魚青菜,自己下廚。姑且不管好不好吃,每天老兩口都是滿臉的開心,逢人便講現在我兒子回來,都是他給我們做飯吃。
今年過年時候就讓媽媽露了一手,當然是那道名菜:“紅燒鯉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