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天涯飛虹TYFH666

    我雖沒坐過戰鬥機,也沒見過戰鬥機(實物)。但我認為戰鬥機座艙,人坐下當然身體可以左右轉動,這是戰鬥靈活的需要,但不可走動,這是武器裝備的不允許。高度當然沒有一人高,戰鬥機的要求。人可以開啟天窗蓋子進去,這就是為什麼教練機(雙座艙)特別吃香的原因了。

  • 2 # 造物主20曹黎明

    昆明圓通山動物園就停著一架殲五(米格十七)戰鬥機,專供遊客參觀拍照,2004年我爬上去照過像,座椅被拆了,空間還完整,但比較狹窄一一即比抗美援朝時期的米格十五比斯要稍寬暢一些,米格噴氣系列的設計是建立在德國梅賽斯密特Me262風暴鳥的基礎上,和蘇聯嘎斯69卡車一樣,其駕駛艙都比較狹窄一一飛機的駕駛艙最早就是以汽車駕駛艙為藍本的,相比之下,美軍最早的噴氣戰鬥機F80、F84、F86等等,都要比蘇聯最早的噴氣戰鬥機米格十五比斯的駕駛艙寬暢許多,難怪1996年一位參加過北韓戰爭退役的北韓人民軍空軍老飛行員到美國探親,曾以私人身份參觀了美國軍史博物館,坐進了他曾與之交過火的F86的飛機駕駛艙,不由感嘆說道:“當初最高指揮部告訴我們,說米格十五是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但我現在坐進F86的座艙才發現,就寬暢舒適度來說,F86才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噴氣戰鬥機,但我們卻相信了米格十五是最好的……”和日本轎車以及西裝一樣,美國轎車和西裝,比日本人的寬鬆舒適得多,而日本人的轎車和西裝,講究緊湊合體不浪費材料,總而言之,機種不同決定了飛機駕駛艙的大小,就猶如貨車大小同樣決定了駕駛室的大小,不可能有一個統一標準一一中國軍人穿軍裝還分大、中、小號呢……

  • 3 # 兵工科技

    圖注:F-16戰鬥機採用氣泡式座艙設計,座艙內部空間較大,乘坐舒適

    戰鬥機的座艙,是位於戰鬥機機頭位置上部的,為了保證飛行員有較好的視野,因此戰鬥機的座艙必須一定程度凸出戰鬥機,但同時,座艙凸出於戰鬥機表面,也會造成飛行阻力的顯著增加,為此,戰鬥機座艙的高度就不能過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戰鬥機自身的空間是有限的,一般的戰鬥機長度在10~20多米之間,因此戰鬥機的頭部用於放置座艙的空間也不大,這也對戰鬥機的座艙尺寸大小有限制作用。

    早期的噴氣式戰鬥機,比如米格-15,整機長度才10米出頭,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第一代噴氣式發動機功率有限,為了保證飛機有良好的機動性和飛行效能,飛機就不能做得很大很重。因此,我們在航空博物館能看到的米格-15系列戰鬥機,其座艙之狹小,是令人瞠目的,一般個頭較高或者體重過重體格較壯的人,都很難把自己“塞進”米格-15的座艙裡,那個時候選拔飛行員——“招飛”,甚至是有一定的體重和身高限制的,不能選太高太壯的,因為無法在座艙里正常操作戰鬥機。

    圖注:米格-15比斯戰鬥機,由於該機尺寸本身就小,因此其座艙空間非常狹小

    隨著發動機技術的不斷髮展,戰鬥機也越來越大,目前除了一些輕型戰鬥機的機長在15米以內之外,一些中型、重型戰鬥機的機長,都普遍在20米左右了。這就給飛行座艙的空間增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特別是西方第四代戰鬥機,非常注重飛行員在座艙內的有效空間和寬闊的視野,因此採取了高高凸起於戰鬥機上部的氣泡式座艙設計,典型就是F-16戰鬥機,它們的座艙內空間是相對寬裕的,筆者就曾坐進過歐洲“颱風”戰鬥機的座艙,對於體重較重、或者身高超過180釐米的人而言,“颱風”戰鬥機的座艙內空間都算得上非常寬敞舒適。相對而言,蘇式戰鬥機在座艙空間和環境設計上沒有西方戰鬥機那麼注重,空間稍小。但隨著第四代戰鬥機蘇-27系列的出現,這一問題也得到解決。在蘇-27基礎上衍生而來的蘇-34甚至有了“座艙裡大到可以安裝一個小型廁所”的傳聞,當然,蘇-34的座艙裡實際上是沒有廁所的,但它的座艙較大,兩名飛行員並排坐在裡面也十分寬敞,這點卻是真的。

  • 4 # 蝸牛沒腹肌

    飛行員都是坐在戰機頭部的座艙裡,來進行飛行、戰鬥的。那麼作為飛行員在戰機上僅有的活動空間,戰鬥機的座艙到底有多大呢?

    為了保證良好的視野,在設計上,將座艙安置在戰鬥機機頭位置上部。座艙會一定程度凸出戰鬥機,但由於對飛行阻力的考慮,座艙的高度不能太高。所以就得在保證視野和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限制座艙的大小。

    另外還有一個限制,就是戰鬥機的長度一般也就十幾米到二十米,座艙的空間肯定不能太大。所以座艙都是比較小的,小到僅僅只能容納一人。

    早期的噴氣式戰鬥機,由於發動機功率有限,必須控制機身的尺寸和重量,才能保證良好的機動性。那時候的戰鬥機座艙小到僅能讓一箇中等身材或者中等身材以下的人把自己塞進去,個頭稍微再大點都沒辦法進入座艙。所以那時候招收飛行員,都很注重飛行員的身材,太高或者太壯的都不能要。只有小個子的飛行員才能操作飛機,這是那時候的慣例。

    隨著技術的發展,更好更具效率的發動機問世,對戰機的限制也就沒以前那麼嚴苛了。現在的座艙變得更大,操作起來也變得方便許多。歐美國家的第四代戰機就比較注重飛行員在座艙內的舒適程度,就算是一些體型較大,體重較重的飛行員,也可以坐擁較為寬裕的座艙空間。俄羅斯的蘇-34戰鬥轟炸機甚至讓兩個人並排坐進去,也能覺得十分寬敞。只能說,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戰機的駕駛員會在機艙裡坐得越來越舒服。

  • 5 # 聯合防務

    有幸參觀過幾種戰機的座艙,殲七、殲八、F-15、F-16、歐洲“颱風”等,這些單座戰機的座艙都不大,也不可能多大,就是容納穿抗荷服的飛行員坐下,手腳都有工作空間,區別在於,老式3片風擋和一體風擋或氣泡座艙的視覺感差別非常大,採用儀表的殲七、殲八各種儀表,開關按鈕密密麻麻,給人不小心就會碰到哪個開關的感覺,會者不難,據飛行員說,並不需要隨時動那麼多開關,看那麼多儀表。三代機的一平三下顯示器給人感覺好很多,座艙清爽了,就像收拾乾淨的房間,雖然小,不覺得亂,據參觀過四代機座艙的朋友講,那感覺跟老戰機比,就好像坐在勞斯萊斯里跟坐在拖拉機裡的區別。想來也是,一億多美元的東西跟千萬甚至幾百萬美元的東西肯定不一樣。

    但是,也別指望空間大到哪兒去,飛行員同樣不能站起來活動活動,不能伸直胳膊舒展舒展,舒服也是有限度的。

    真稍微舒服點兒的戰鬥機,咱們擴大一點範圍,那就是從蘇-27改進來的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並列雙座,空間比一般單座或串列雙座的戰機要寬敞很多。

    蘇-34的飛行員可以站起來活動身子,可以用微波爐烤肉,甚至有廁所和一點空間能輪流躺下休息,對於戰機而言,這空間簡直可算奢侈了,所以蘇-34能夠經過數千公里的飛行,飛行員體力仍能保持充沛,遺憾的是,蘇-34的空戰能力有限,大多數強調機動性的戰鬥機都不可能做到這樣,不過,隨著雷達和導彈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戰機機動性要求不再那麼高的話,改善飛行員的座艙條件就可能實現了。N

  • 6 # 航空君

    戰鬥機的座艙非常狹小,比轎車還小,乘坐上沒什麼舒適性可言。

    戰鬥機作為一種武器系統,當然不會像民用的車輛或飛機一樣採取各種提高舒適性的用具或做法。但為了保持駕駛員在一定時間裡的戰鬥力,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不過真皮座椅,按摩功能,空調冷暖自動調節等等,就別想了。

    戰鬥機座艙一般在前面佈置了各種儀表,開關、或是顯示器及按鈕,在兩側也有油門,操縱桿(側位操縱桿),各種不是特別重要或是不常操作的開關。要是中置式操縱桿,會從飛行員兩腿中間伸出來。飛行員其實是半躺在這堆複雜的裝置之間,兩腿從前方儀表盤下方伸過去踩著腳踏板,甚至沒有辦公椅坐著舒服。個別型號的戰鬥機座椅後仰角度更大,比如F-16達到30度,這樣飛行員更接近於躺著的角度,降低心臟和大腦的高度差,能使飛行員抗過載能力更強。

    戰鬥機座艙的狹小也是效能要求的,省下來的空間和重量都用在了提高作戰效能上,每節省的一公斤重量,半立方空間,都能塞下更多裝置,把效能提高微小一步。很多戰鬥機的空調系統在低空都是不工作的,可想而已飛行員在這麼小的空間裡穿著厚厚的飛行服會是神馬感受。

    為了應對這樣的狹小空間,飛行員一般都穿著連體飛行服,方便萬一出事時能被人一把拎著領子揪出來。而且飛行服的各種口袋都放在大腿正面,也只有這裡才方便擺弄。要是像一般服裝那樣把褲兜放在側面,一坐下來就會被側面儀表板擋住,無法使用。另外飛行員在小腿上部還有一圈金屬環,在彈射時自動把小腿和腳拉回來緊靠彈射座椅,不然就會被前儀表板割斷。

    而且還因為彈射座椅的關係,對飛行員的身高體重都有要求,太輕太重,太高太矮都不能擔任戰鬥機飛行員。總體來說,老式戰鬥機,如F-4,F-5那些裝置沒現在複雜,顯得寬敞一些。西方戰鬥機也比俄羅斯戰鬥機寬敞一點,還會有地方給飛行員擺個小包包的地方,放點水和食物,以備長時間作戰任務使用。當然,廁所就別想了,怎麼解決大家可以發揮想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你們都用什麼身體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