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畫藝術

    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和其父一樣都是擅長書法,他在書法上和他父親米芾有大、小米之稱。

    米友仁的書法名帖《至性帖》。《至性帖》又稱《動止持福帖》,是一幅行書尺牘,看過米友仁的書法,真是應了一句話“虎父無犬子”。寫的很是養眼,功力深厚米友仁的書法比較父親米芾的書法,更是顯得筆筆沉著痛快,柔和內斂。米友仁的書法沒有那種凌厲的觀感,更多的呈現的是筆畫的柔和唯美,字字收斂,顯得那麼的自如。

  • 2 # 閒庭信步206252415

    謝大聖邀。已見網友回答米友仁與父米芾比較書法問題就不多贅述,簡單評論僅此。米芾作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書法歷來備受爭議,有人認為他的書法生性不羈,險絕有餘,更有甚者認為是“平民醜書",還傳他書寫一首詩賦往往三四遍不過,自己滿意的僅二三個字,直到50歲後才漸成自己的風格,但仔細研究他的書法感覺,隸、楷、行、草無一不精,並在書畫收藏鑑賞方面很有造詣,我認為人們的欣賞水平不必苛求一致。他兒子米友仁,繼承了其父米芾的衣缽也是一位書畫家,雖不及父親名望和成就,但特立獨行,自成一體,有些方面與父比較有過之無不及,應該說比起書法他的畫更受公眾認可,據說高宗皇帝喜歡他的為人和畫作,時常讓他參與宮庭和社會書畫鑑賞,足見米友仁自身功力和社會影響力。我作為一個書畫愛好者,在喜愛米芾作品同時也欣賞其子的藝術成就,但願中國書畫藝術瑰寶世代傳承,不斷創新,發揚光大。

  • 3 # 手帳王羲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因皇帝老兒賜他為“書畫學博士”,所以歷史上又稱“米南宮”。他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收藏家、鑑定家,書法成就極高,忝列於“北宋四家(蘇、黃、米、蔡)”。

    圖片選自《百度百科》

    《宋史·文苑傳》稱讚米芾說:“芾特妙於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 大文豪蘇東坡這樣評價米芾:“米書超逸入神。”說“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這個評價是極高的。

    撇開文學上建樹不論,單從書藝而言,米芾當為宋朝第一。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也說:“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

    米芾傳世的墨跡眾多,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碑版)等,手札小品也很豐富,為後代學習提供了經典範本。吳琚、文徵明、祝允明、王鐸、傅山等書法家,都從米芾的書跡中,汲取營養,成就自家面目。當代學米字成家的也不乏其人,如魏啟後、曹寶麟、陳忠康諸先生。

    圖片選自《百度百科》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暉,是米芾的長子。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鰲兒。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稱。

    小米在繪畫上成就很高,可與父親米芾比肩。但在書法方面,米友仁書法主要還是學習繼承“米家筆法”,從父親那裡要營養。古人是這樣評價米友仁的書法的:善行書,人謂其雖不逮其父,然如王、謝家子弟,自有一種風格。

    打個比方,老米寫字“八面出鋒”,小米得“四面”。而這也足以讓小米在南宋站住腳跟,在後世留下清名了。

  • 4 # 馬新民版畫藝術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是宋四家裡最具爭議的人物,但是作為書法家、畫家他頗具個性的作品是無可爭議的,米點菸雨無疑是中國藝術的瑰寶之作,最近發現的失傳的米芾《鮑參軍舞鶴賦》極具激情和飽滿的情緒,運筆狂放而且字的間架結構氣勢磅礴。

    米芾人格上爭議很大,毀壞了許多珍貴的國寶級的書法作品,如褚遂良臨《蘭亭序》、謝安《八月五日帖》、王珣《伯遠帖》、戴逵《觀音像》、六朝《英布像》、曹不興《如意輪圖》、韓幹《馬》、黃筌《牡丹》、徐熙《石榴》等被稱為民族罪人。

    米友仁,南宋時人,系北宋書畫家米芾長子,世稱“小米”。書法繪畫與父米芾並稱“大小米”。深得宋高宗的賞識,承繼了他父親“米氏雲山”的表現方式,以表現雨後山水的煙雨濛濛而見稱。書法繪畫上基本與他的父親的風格一樣,也可以稱為很有造詣,但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缺乏飽滿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只能說他是一個繼承家學的、不錯的書法家而已。但他用沒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來的雙勾法,是其個人在藝術上的成就,在中國繪畫史上有些不可磨滅的成就。

    米芾的《鮑參軍舞鶴賦》(選擇了幾個片段)

  • 5 # 翰墨今香

    米友仁原名尹仁,字元暉。米芾的長子,世號“小米”(不是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哦)。他的書畫得到的是家傳,南宋時是宋高宗的御用書畫鑑定專家。

    黃庭堅曾經有寄語米友仁“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元暉繼阿章”的詩句。米元章(米芾)米元暉(米友仁)父子同用一個“元”字,是與大書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皆有“之”字命意相同,因此米芾欣然接受。

    米友仁書法雖然盡得家傳,但是因為他本身的興趣點更多的是在繪畫方面,對於米家的繪畫雲山墨戲有所光大,而書法與米芾相比確實差距很大,不免墜其家聲,辜負了父親和老一輩書家對他的期望。米友仁因為喜歡繪畫的緣故,作字也多用羊毫,因此筆力顯得軟弱。而他的書法天賦本來也不如他的弟弟友知,再加上趕上亂世的流離,使得學書的環境和條件跟老米都不能同日而語。

    按理說米友仁天天跟父親在一起,應該能被老米學書的勤奮所感染,但有時候還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想到這種感嘆發生在老米家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老米對兒子有點溺愛,對於兒子一點點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友仁等古人書,不知此學吾書多,小兒作草書,大段有意思”,因此在對兒子的點化方面下的功夫不夠。還教唆兒子學書法只要學的像老子一樣就好了。看來不是每個好書家都能成為一個好父親的。

  • 6 # 翰墨書道

    米友仁的書法與繪畫皆有傳與後世,書法史上稱其為“小米”,米友仁在其父親書法作品上的題跋較多,如《米芾草書九帖跋》,從一些米芾書法作品上的題跋看,米友仁的書法沒有米芾的書法成就大,主要原因在於創新方面。或許米友仁由於恪守家法(米芾的兩個兒子均如此),米友仁的書法在法度更嚴謹,缺少米芾書法那種即固守法度之內,又有暢快淋漓,天馬行空,大刀闊斧的神彩與氣度,雖然米芾曾經“尹仁即米友仁等古人書不知,此學吾書多。”不過米芾晚年一些書法作品有過於草率之病。

    在古代對米友仁的書法也有不同的認識,認為米友仁最善於隸書題榜,書法酷似父親米芾。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大臣。】認為其書法造詣不如其父。康有為認為米友仁的書法行書中含,米芾的書法用筆外拓。說米友仁書法“南宮跳僄過甚”,“若小米書,則沉奇穠縟,肌態豐嫮矣”頗為可觀,說其工書法,雖不逮其父,然如王、謝家子弟,卻自有一種風格。

    從整體上看米芾和米友仁的書法米友仁在書法的創新,與寫出自我方面,遠不及父親。米友仁書畫造詣上繪畫之名大於書法之名,主要得宜與“米家雲山”。

  • 7 # 姓氏文化普及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書畫史上有不少父子畫家或是父子書法家的組合,比如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李思訓和李昭道父子、還有米芾和米友仁父子。米芾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大書畫家,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性格都是那麼的突出和耀眼。以至於雖然他和長子米友仁並稱“大小米”,但很顯然大家通常都會把目光放在父親米芾身上,而有些忽視米友仁。

    不過,這確實不只是米芾光芒太盛的問題,米友仁在藝術上的成就和貢獻確實跟其父有比較大的差距。米氏父子和王氏父子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雖然他們都是會常常被人們談論。但是王氏父子之間在書法上的成就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差距的,這就與米氏父子有很大不同了。儘管如此,小編還是想帶大家瞭解一下這位米友仁,畢竟他也是書畫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員。

    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字元暉,小名寅哥、鰲兒,黃庭堅戲稱他為“虎兒”,還寫了一首“我有元暉古印章,印不忍與諸郎,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元暉繼阿章。”的詩給他。作為大書畫家之子,米友仁的書法和繪畫皆承家學,早年便以書畫知名,南渡後備受高宗賞識,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

    和父親的“狂”不同的是,米友仁還是會迎合上意的。由於他也是收藏家、鑑賞家,所以高宗有時會命他鑑定法書,他在鑑定時"往往有一時附會迎合上意者"。其書法雖不如米芾,但也別有一種風格。在山水畫上,米友仁發展了米芾的技法,兩人運用"米點皴"的“米氏山水”對文人畫的影響很大。

    其實,除了本身獲得的一些成就之外,米友仁的存在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透過他對其父的研究,尤其是在繪畫方面。因為米芾作為對文人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書畫家卻幾乎沒有什麼畫作流傳下來。所以人們要想研究他的山水畫,就必須透過繼承和發展了他的“米氏山水”的兒子米友仁了,米芾的很多畫法和主張都在米友仁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張雲雷喜提非遺在身邊活動的最佳傳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