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慄廣野鶴

      最早見於漢代佚名氏巜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摺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何?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

      開篇,先寫織女隔銀河悵望對岸的牛郎。“迢迢”描繪了織女咫尺天涯而不能相會的心情。牽牛星既是織女眼中的牛郎,也是心中的牛郎。第一句從織女的感受來寫,第二句才正面寫織女。這一二句詩就為後文的種種場面描寫、情思描寫而張了本。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是描寫織女在勞作中思念心上人的情景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描述了織女雖然整天在忙碌地織布,卻因思緒不寧而織“不成章”的情態。

      最後四句是詩人的慨嘆:“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去也並不遠,但一水之隔卻相視而不得相語的情態。

      全詩以物喻人,構思精巧。從織女織布“不成章”,到“淚如雨”,再到“不得語”,充分表現了分離的悲苦。全詩對織女的描寫很細膩,動靜結合,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是靜態的描寫,“纖纖擢素手”“泣涕零如雨”。“札札弄機杼”又是動態的描寫,使織女思情如織的情態躍然紙上。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音詞,即“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i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音節和諧,質樸清麗。特別是後兩句,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躍然於紙上。這首詩對後世詩人影響極大,所以有許多仿作,如魏晉時的陸機,明代的王立道,鄭學醇,清代乾隆皇帝弘曆都有“擬迢迢牽牛星”的詩作。

  • 2 # 阿呆有點呆

    很久以前,民間就流傳有關牛郎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其中《古詞十九首》中描寫的河漢女,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裡面講到了這個故事,和天上的牛郎織女相對應的有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不同的是人間的織女是由良人從軍,已別三年。超出了她自己的預期,這不能不使得她柔腸百結,睹物思人,恨不能化作明亮的日光,去追尋自己的愛人。

    這首詩以閨婦為中心,有借喻,有敘事,有寫景,更有抒發情感的想象,表達了戰亂給人帶來的創傷。

  • 3 # 小腦斧的雜貨鋪

    牛郎織女的古詩是一個可謂人人皆知的神話傳說,“七夕節”的由來就源於此。 而這一傳說的形成又來自於古人對牛郎、織女星座的遐想和創作。現存有文字記載有關牛郎織女的天象的描述最早見於漢代史籍,《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周代《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這其中出現了有關織女、牽牛星宿的記載,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和胚胎。

    到了漢朝,基本形成了牛郎、織女悽美愛情傳說的故事,而且民間有了二人的塑像。在此時期流傳的《古詩十九首》其中一篇《迢迢牽牛星》也有了有關兩人的描述:“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灌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問,脈脈不得語。 ”

    從中可以看出,牽牛、織女已是一對相互傾慕的戀人,飽受相思之苦。

    文字記載中,最早稱牛郎、織女為夫婦的,應是南北朝時期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這就基本形成了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 4 # 塵世曉書僮

    牛郎織女的傳說可謂是深入人心,相信對於任何一個華人來說,只要一提起這個愛情故事,那都是能夠如數家珍地脫口而出,並且可以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完。雖然這只不過是一個民間故事,但是由於這個故事太過精彩,也太深情,從而也令很多人以為這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愛情故事,其實這也只不過是後人的一種美好想象而已。

    古代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古詩詞,那也是比比皆是,但是要數最早,也最為完整的則是要數《詩經》,雅篇的部分裡有一篇《小雅·大東》,這大概是描寫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古詩詞。可能一些朋友都知道《詩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也是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裡,裡面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收錄了三百多首詩。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雅·大東》的原文: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鬥,西柄之揭。

    我們可以很直觀地從這首詩中,看到有牛郎織女星的描寫,雖然這首詩並不能把它定為情詩,但大概也是最早描寫牛郎織女星,整首詩寫得行雲流水,儘管到了現在可能我們會比較難以理解,但是隻要細細品來,還是能夠從中感受到那一份唯美。

    後世對於牛郎織女的描寫,則是有了更為豐富的畫面感,故事也更加的清晰,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儘管在《詩經》中的這首詩,並沒有講述這個故事,但如果要論最早的話,自然是要數《詩經》裡的這首《小雅·大東》。

  • 5 # 湍水釣叟

    牛郎、織女原是天上兩個星宿名字。至少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與牛郎織女相關的記載。《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翻譯成現代漢語:

    看那天上的銀河,照耀燦燦閃亮光。鼎足三顆織女星,一天七次移動忙。縱然織女移動忙,沒有織出好紋章。牽牛三星亮閃閃,不能拉車難載箱。

    這段文字中,說織女在銀河邊,一天至少工作十四個小時(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時辰,白日分卯時至酉時共七個時辰,織女星座每一個時辰移動一次。),不停地工作,恐怕織不成美麗的雲錦。讓守在一邊牽牛空車而回。

    這也許是牛郎織女傳說的最早的詩歌記載吧。

    到了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流傳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古詩十九首中有: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詩人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詩想象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的新格高調。

    流傳到南朝梁,在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有一個名字叫“殷芸”的才子,《梁書》上說他:"性倜儻,不拘細行。然不妄交遊,門無雜客。勵精勤學,博洽群書。幼而廬江何憲見之,深相歎賞。"

    他在《小說》寫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kūn),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基本上奠定了牛郎織女故事的原型。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夫小說家盛於唐而濫於宋,溯其初,則蕭梁殷芸,始有小說行世。"

    比殷芸小32歲的宗懍基本上沿襲了殷芸的說法: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到了唐代,這個故事流傳更為廣泛,自然而然也成了唐詩中經常吟詠的物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為何不殺秦王子嬰,為何要約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