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學理

    劉邦率兵攻入關中,進軍霸上。秦王子嬰頸系白組丶奉玉璽降於軹道。劉邦不殺,深知秦法嚴酷並非子嬰之過,由此也體現出有其人性寬厚的一面。當他進入咸陽後,也有點坐上帝位飄飄然起來的神氣。當蕭何等謀士進言,分析項羽將入關爭權的形勢後。他為爭取三秦父老的支援丶收攏人心,於是“約法三章”,也為以後在關中建立根據地、打敗項羽打下基礎。

  • 2 # 天之雲翳

    秦朝二世而亡,使得它也成為了歷史上非常短暫的王朝,僅僅只有十五年。古有云,所謂得民心者,必定能夠得到天下。從秦國的經驗來看,確實是因為它失去了民心,始皇帝建長城,修阿房宮,修皇陵再加上此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滅六國戰爭。秦朝其實已經外強中乾,而陳勝起義爆發以後,接連出現多起起義,更讓國家千瘡百孔。正是這些起義戰爭,在時代的發展當中它們凝結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軍閥勢力,最終使得秦末以來的農民起義戰爭演變成了各個軍閥統領爭奪天下權利的戰爭。

    在多年的混戰當中,最終剩下來的只有兩個大頭,那邊是漢軍和楚軍,而它們的首領分別就是劉邦以及項羽。下過象棋的都知道,上面分為了楚河、漢界兩塊地方,而這指的就是漢王跟楚帥兩人爭奪天下的情況。

    在共同推翻了秦王之後,他們選擇以一條河作為界限將天下劃分成為了兩個部分,兩人各佔一半。但是對於劉邦而言,他最終的目標還是要掌握整個天下的大權,於是兩軍之間繼續開始著無休止地爭鬥。

    對於天下的爭奪,由於此前因為和楚懷王約定好誰先進入關口誰就能夠稱王,於是劉邦就抓住了這個機會,當時他率先領兵進入了關中,正式從關中稱王。而秦朝皇室的後代秦王子嬰也是在這個時候向他投降,劉邦高興地接受了他的投降,並將他視為自己的貴客。

    讀過有關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當時劉邦稱帝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不惜一切代價將之前陪伴他打天下的人全部殺掉,手段非常的殘忍,那麼既然劉邦連這些共同爭奪天下的功臣都不放過,為什麼還要將原來秦朝皇帝后代視為貴客款待呢?

    其實,當時劉邦和項羽是整個天下最大的兩股勢力,但是他們之間的實力還有一定的差距。項羽是楚國舊貴族,劉邦不過一介布衣。在進關前,劉邦的實力是遠遠低於項羽的。之所以他能夠率先領兵進入關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項羽在外迎戰秦朝的主力軍隊,使得咸陽城內空虛,劉邦因此抓住機會進入到了關中。

    但是這樣一來,項羽就會非常的不高興,畢竟他在外辛辛苦苦征戰這麼久,本來怎麼說也是他最先入關才對,卻沒想到發生了意外。劉邦倒好,幾乎毫不費力,如此輕鬆地就進入到了關中,可以說幾乎沒有花費任何的軍力、物力。

    對於項羽這個要強的人來說,心裡肯定是非常不服氣的,在他的眼裡,他就認定了這個天下是屬於自己的,畢竟這個時候的項羽在整個天下還沒有任何強有力的對手,即使是劉邦也不敢與他正面迎戰。

    劉邦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於是他聽從了手下張良的建議,採取了退讓。於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和保全自己,他在進入關中之後就顯現出了君子風範,先是對咸陽城內的百姓施以恩惠,還下令約法三章全軍不許危害咸陽城內百姓的利益,也不許擾亂他們正常的生活,其次他對於秦朝的舊臣和秦王也是好生招待。

    這樣一來,他在人民百姓心中的地位就提高了,很多百姓認為劉邦是一個好的領導人,適合作一個皇帝。然而,項羽則與他截然相反,由於項羽向來愛憎分明,對秦朝特別的厭惡,於是一進入咸陽就大開殺戒,使得咸陽百姓怨聲載道,紛紛訴苦。

    由於劉邦所到之處對當地老百姓都非常愛護,他的部隊從來不會騷擾良民,更不會有搶劫等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部隊的紀律非常的嚴明,不會影響百姓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所以沿途的百姓和當地的鄉紳都非常愛戴劉邦的部隊,劉邦也在這些地方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這也作為他以後能和項羽抗衡的重要基礎。我們從以上的描述也能看出來,由於項羽等造反勢力對於秦國遺老的忌憚,以及劉邦等人對於這些人的人心的收服,使得秦國舊部最終堅定地站在了劉邦一方。漢代之所以能夠建立,其自身便是眾多老秦人支援的結果,劉邦的軍隊和政權裡有很大比例是秦人舊部。

    另外一方面劉邦擅長利用和媚諂民氣,成功地把楚地的人和秦地的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組建了一支百折不撓的軍隊,也正是憑藉秦人秦地的大後方,劉邦能在滎陽前線多次與項羽對峙。個人看來,漢朝的建立不過是老秦人選擇了另一個代言人對六國的又一次滅國戰爭。

    秦楚合流是這一段時期的大走向,恰恰是憑仗秦人的忠心和勇猛,劉邦才可以戰勝強大的項羽。最初項羽身死前面對的幾位漢軍將領,如呂馬童、楊喜等人都是以前的秦軍將領,劉邦正是利用自己初入咸陽,善待子嬰,約法三章,成功收買人心,收服了以前秦人的眾多部隊和眾多將領,而且這些人充滿了對項羽等人的仇恨,而對劉邦則是忠心耿耿,這也是項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 3 # 一個喜歡思考的學者

    為了收買人心

    當劉邦的大軍進入咸陽,當子嬰降帝號為王號,當山東各地義軍揭竿而起,當項羽的軍隊逼近咸陽時。

    這種情況下,秦國、秦軍、秦人已經不是劉邦最大的敵人,劉邦的最大的敵人是項羽。

    昔日的起義軍現如今都是劉邦的敵人,都是將來一統天下要肅清的物件。

    項羽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後人,屬於楚國老世族。

    而劉邦不過是沛縣的一個亭長,一個平頭百姓。

    比起項羽,劉邦是個沒有根基的人,更需要取得支援。

    關內的百姓受秦國嚴刑峻法、酷吏苛政之苦已久,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站出來廢除這些嚴刑峻法,必能深得人心。

    在這裡,項羽做得就不如劉邦。

    項羽為了報復秦國,在章邯投降後坑殺其手下秦軍二十萬,跟劉邦的約法三章行成強烈反差。

    在這點上,劉邦盡得人心,項羽是人心盡失。

    得人心者得天下,故劉邦贏了,項羽輸了。

  • 4 # 漩渦鳴人yy

    很簡單,因為劉邦想活命。

    沒錯,他一開始放了秦王子嬰,然後和觀眾老百姓約法三章,不是說他想稱霸中原,不是說他想當皇帝,真正的原因是他想活命,畢竟有一個怒氣衝衝的西楚霸王,提著槍,證的要過來,踏著七彩祥雲取他狗命。

    饒了秦王子嬰本身就是劉邦的無意之舉,他不需要去殺了情況,只因對方都朝他投降了,軍隊一時間也救不了他,此時的秦王子嬰完全沒有任何反抗之力,他為什麼要殺他?況且劉邦和那些六國貴族不同,他本身就是平民老百姓出身跟秦國之間並沒有上升到那種生死血稠的地步。

    至於說和當時的關中地區的老百姓約法三章。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劉邦想要跟觀眾老百姓約法三章,他是拒絕的,為什麼天下的諸侯都想著找秦華人復仇?他為什麼要跟對方約法三章?進入阿旁宮以後,他看見了各種各樣的經營珠寶美女,以後他都不想動了,認為人生嘛就是享受,至於說秦國老百姓的死活,管他呢。

    這件事情讓劉邦徹底驚醒了,他明白這個時候他最要緊的一關是如何應付西楚霸王項羽,只有應付完了西楚霸王項羽他才能夠活下來,所以為了活命他去找關中的老百姓約法三章。

    當然效果不錯,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劉邦進攻咸陽的路上的時候,秦王子嬰殺了趙高,然後聽說劉邦的軍隊要過來湊了5萬的秦兵過去防守一個關口,劉邦感覺十分麻煩,所以繞道然後拿下了咸陽。

    5萬人覺得麻煩,證明劉邦手底下的軍隊並不多,最多也就5萬人上下,跟秦國這些軍隊的人數一樣,當然後來面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時候,劉邦手底下的軍隊猛增到了10萬人。

    這證明什麼?證明劉邦曾經大量的吸收關中地區的老百姓作為自己的軍隊,其他的諸侯的土地上面,老百姓都有自己服務的主人,比如說南韓的貴族,楚國的貴族,齊國的貴族這些人你要想讓他幫你服務,這是不可能的。有人曾經對劉邦說過,說我是南韓的貴族,別人呢是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你把這些諸侯國鋒做完了以後誰還替你服務?這就是劉邦的一個尷尬之處,他沒有穩定的軍隊來源。

    所以這個時候找到一個穩定的軍隊來源對於劉邦來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然對於劉邦來講他不是沒有選擇,他的選擇就選擇在了關中地區,這個原先的秦國之地,首先秦國的建制已經被打爛了,秦國的主要的高層全部在他的手裡面都任他擺佈,第二秦國和他並沒有生死大仇,她一路打過來並沒有爆發太多的心血衝突,所以秦國老百姓和劉邦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但又不像西楚霸王項羽那樣生死大仇的那種。

    基於以上的原因,劉邦選擇和秦國老百姓合作,各取所需嘛,我想在西楚霸王手底下活命,你們也想在西楚霸王手底下活命,那大家一起合作抱團取暖,豈不是更好?試問天下誰敢饒了你們秦國的百姓,那些六國的諸侯一旦進軍到關中地區,肯定就是生靈塗炭,所以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天使,我能饒了你們,只要你們能夠洗心革面,能夠服務於我,我就幫你們活命!

    同時這也是在幫他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油水大,有什麼清淡而且可口的菜品?